厦门再生资源怎样收费(厦门鑫合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2022-10-28 17:17:10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厦门再生资源怎样收费(厦门鑫合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厦门再生资源怎样收费(厦

最近很多人关心厦门再生资源怎样收费(厦门鑫合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厦门再生资源怎样收费(厦门鑫合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9月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从居民小区到商业街区,从宾馆酒楼到办公楼宇,从学校公园到农贸市场……如今,走进繁华商埠与老旧小区交错的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除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这里的居民对垃圾分类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从起初的“别人要我分”,到今天的“我要分”,居民思想观念上这种“从外力倒逼到内心认同”的扭转,得益于江头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方法中坚持不懈的创新探索。在创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过程中,江头街道由点到线,由线拓面,全力打造全方位、无死角、可追溯、全覆盖的垃圾分类新格局,获得了创建评比考核第一名。

江头街道的做法还被当成经验,在省住建厅组织召开的2020年全省生活垃圾管理培训交流中进行推广介绍。

以定时投放唤起责任感

每天晚上8点多,吕岭社区一元花园二期小区业主杨爱荣都会提着分类好的垃圾下楼投放,“已经习惯了晚饭后扔垃圾”。

杨爱荣的“习惯”,是被“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制度“逼”出来的。以前,随时可以扔,现在小区垃圾收集屋每天投放时间固定在7:00—9:00和18:00—21:00两个时段。小区物业主任白海波说,现在居民大都能在规定时间内自觉地分类投放垃圾,垃圾屋周边再也不见错时投放的垃圾。

与吕岭社区定时投放到垃圾屋不同,祥店社区金祥花园小区则直接撤掉垃圾桶,居民要定时直接把垃圾投放到垃圾回收车里。小区此前放置垃圾桶的位置被改造成了一个小花园,环境更美了。

据悉,江头街道敢于先行先试,2018年5月就开始在金祥花园等小区试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并从2020年1月1日起在辖区140多个生活小区全面推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同时不断优化合并垃圾投放点,生活小区垃圾投放点由最初的710个缩减为222个,城中村垃圾投放点位由301个缩减为102个,垃圾桶数量由7500个减少为5500个。目前,江头街道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准确率超过90%。

定时定点投放模式,为垃圾错峰直运创造了条件。江头街道根据商业街区营业时间、居民作息规律,精心策划,确定了4条垃圾分类错峰直运线路。保洁人员提早准备,车辆无缝对接,形成了作业流程清晰的垃圾定时定点直运制度。

“我们就是要通过一定的‘强制性’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让群众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唤起大家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江头街道环卫所所长李启超说,江头街道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走向“无桶化”生活,改善居住环境,减少对公共空间的占用。

在源头减量上下功夫

如今,金尚社区金尚小区业主吴国生习惯把果皮、菜叶等制作成环保酵素,用来当清洁剂,残渣则沤制成有机肥料,用来种花草,减少垃圾量。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减少垃圾,源头减量最关键!”李启超说,近年来,江头街道以目标为导向,从源头抓起,积极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从2020年4月1日起,江头街道辖区内的31家酒店,不再主动为住店客人提供“六小件”等一次性日用品,改为放置征询意见牌的方式,需要的住客主动向前台申领。实行这一新规后,江头街道辖区内酒店一次性用品使用量每天比以往减少了40%,从源头上实现了垃圾减量。

江头街道还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宣传,积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无论是在餐饮店,还是居民小区,大家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的产生。

在探索垃圾分类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面,江头街道一直在“破题”。蔡塘社区蔡塘广场建立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点,基本能满足商场每日的厨余垃圾产出处理,残渣作为土壤改良剂卖给农场;厦门市再生资源回收示范门店2月在江头街道祥店社区启用,推动了“两网融合”的落地实施,实现了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通过设立大件垃圾开放日的形式,社区居民可以预约大件垃圾处理厂回收处理,让乱扔的“大件垃圾”变成“宝贝”。

此外,江头街道还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将玻璃陶瓷、废塑料废纸、废纺织衣物等多种低附加值可回收物,从其他垃圾中分拣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提高了垃圾资源的利用水平,也减少了垃圾的处置量。

如今,在江头街头,通过加强源头减量,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更加深入人心。

以监管倒逼制度落地

在做好垃圾分类源头分类减量的同时,江头街道更是注重强化监管及提升服务,通过强化措施、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建立起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去年4月27日起,街道联合派出所、城管中队、社区等单位部门,开展“百日综合整治”行动,巡回检查生活小区5600次、店面7400家,通过集中整治形成日常监管和执法整治工作常态。

在执法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江头街道探索制定全过程可溯源、可取证、可直通的垃圾分类方案。同时,街道联合派出所、城管中队、社区等部门成立了小区物业的垃圾分类联合考评组,每天对生活小区、公共机构、沿街店面、酒店、农贸市场进行巡回考评,并建立考评-通报-整改-反馈的高效检查考核制度,形成日常考评监管和执法整治工作常态。

江头街道还分类梳理出各种难点问题,形成分类解决方案,以每日量化表作为协同基准依据,并与各部门和单位共享更新数据。对异常情况实现管理先行、对点分析,对确有具体问题的人和商业主体、物业、社区、收运单位重点监控,连续取证并加强考评考核,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形成管理事件处理档案,梳理记载问题来源、职责区分、解决办法;对确不整改和拒不配合的,通报街道执法中队,按照取证所获线索和证据立案查处。(林泽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