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公司收购旧木材吗(回收木材废料)

2022-10-18 19:17:33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公司收购旧木材吗(回收木材废料)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公司收购旧木材吗(回收木材废料

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公司收购旧木材吗(回收木材废料)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公司收购旧木材吗(回收木材废料)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换季的旧衣服扔去哪儿?家里酱油瓶啤酒瓶扔去哪儿?曾经,大部分市民都丢入垃圾桶,混入生活垃圾。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随着垃圾分类的逐步深入,广州今年提出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废玻璃、废塑料、废木质、废布碎、废纸类等低值可回收物分流分类处理,广州增强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与城管环卫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两网融合”深度,确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逐年提升。

而这,也正打开了垃圾分类产业链的新想象。全市层面,广州市正加快建设广州市综合资源(大件家具)回收拆解处理中心项目,推进番禺会江低值可回收物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玻璃、木材、旧衣物……多个企业已经瞄准垃圾源头减量的市场,尝到了资源化利用的“甜头”。

●南方日报记者 冯艳丹

供销社回收系统再回归

为了解决社区低值废旧玻璃回收零散无序的状况,白云街从2014年5月起试行开展玻璃回收工作。通过供销社再生资源企业合作,采用定时定点模式,设立专属工作房,减少回收的中间环节。因为回收价格高于市场价,吸引周围市民主动参与。截至目前,每月白色玻璃回收量可达到30桶左右,杂色玻璃回收量可达到20桶左右。

事实上,早在2013年,市区两级供销社在白云区成立广州再生宝废玻璃处理有限公司,当时一个啤酒瓶5毛。而随着人工成本逐年增加,没人再愿意收玻璃瓶。居民家里玻璃瓶都丢在垃圾桶,混入生活垃圾,最终被拿去填埋。

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分类管理办主任陈小龙介绍,环卫部门将废玻璃运往填埋场,每吨运费在160元至200元之间,每吨还要付填埋垃圾生态补偿费75元和垃圾处理费每吨过百元。实现“两网融合”之后,废玻璃直接运送至企业回收,环卫部门节省了一大笔支出。同时,广州市为了鼓励资源化利用,奖励30%的处理费给区财政。为补偿企业经营支出,区城管部门会将前一年的垃圾处理费全额补偿给企业。

“企业拿出处理费的50%用来提高收购价钱,鼓励居民积极回收。剩下的50%用来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监督分类是否准确。还有一部分抵消工人基本工资的涨幅。”广州市供销联合经营公司总经理助理詹文裕说,“废品回收是供销社的传统行业,但曾经一度处于不温不火状态,垃圾分类让供销社又迎来了高光时刻。”

目前,公司业务遍布珠三角。2018年,供销社回收处理废玻璃28万吨。仅仅在越秀区就有33个回收点,一年能回收3500吨。“随着货源增多,公司在肇庆建了新工厂,”他介绍,在越秀区回收的废玻璃在广州进行简易分拣后都运往肇庆的工厂,肇庆工厂年处理能力将达到8万吨。

而早在2015年,越秀区引进企业参与废木材垃圾分类分流处理,在全区18个街道辖区内设置了大件垃圾收集点和废木材回收点。由街道环卫站负责管理,环卫工人利用加班对旧家具等大件杂物要进行分解,将废木材分类出来集中到回收点,再由区城管局车队派可回收物车将统一收运到广州市源度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广州市源度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燃烧桔柑的生物质发电厂燃料提供商。

与玻璃回收一样,政府实行返还补贴政策。企业扣税后返还50%的处理费给区城管部门,用来补贴拆解费用,环卫工人谁分类废木材谁获利。

随着环卫工积极性增强,回收体系的逐步建立,越秀、黄埔、天河、海珠等区逐步加入废木材回收体系,广州市源度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每年在广州回收的废木头合计20万吨。如果按照木头占生活垃圾的比重为3%计算,废木材回收将打开垃圾减量的新窗口。

旧衣物有了好“归宿”

“那些回收箱回收了我们的衣服,不知道衣物去哪了,最担心被拿去商业售卖。”住在光塔街的市民张小姐正走到“衣旧换钱”鸥燕智能回收箱前,“广州的秋季来了,拿了一些夏季的衣服来。”

扫码、开箱、放入衣服……短短几步,一分钟不到她就搞定了。“回收箱关闭,后台就会看到信息,然后派给相应的环卫工。环卫工到现场开箱收取衣物,称重后将相应款项自动转入居民账户中。”经营鸥燕智能回收箱的广州市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唐茂强介绍,目前,仅光塔街就已经有20个这样的回收箱。在越秀区有150多个,未来在越秀区18条街道全覆盖。

在位于越秀区光塔街纸行路65号的光塔街道环卫站资源回收站,环卫工小张正在分门别类打包,这些都是小张根据鸥燕社区服务平台派单从智能回收箱取回来的旧衣物。“我都是下班后有时间就接单,利用休息时间取回来,再分类打包,挣一点工资外的收入吧。”小张付给居民的价钱是普通旧衣服每公斤5毛,而分类好之后卖给普联再生公司的大概是1.5元。

废纺、冬衣、夏衣……他身后是一包包打包好的衣服,等待越秀区城管局环卫专用车运往普联再生公司设在花都的工厂。“一车是一吨多,我们环卫工大概可以赚1000多元。因为有些废纺不值钱。”

“我们的概念是衣旧换钱。通过这样的模式,老百姓和环卫工人、企业、政府实现多方共赢。”唐茂强介绍,“部分深色的废纺可以制成保暖大棚用的保温棉、空调隔音棉,浅色的废纺则可以加工成劳保手套、环保袋、收纳盒、防水卷材等”。越秀区常住人口190万,旧衣物年回收量可达2万吨,如果广州市按越秀区的模式进行旧衣回收,回收量将超过10万吨,通过城管部门环卫专用车进行运输,能节省物流成本超过3000万元,节省的成本可以返利给居民。

今年8月份开始,越秀区试点安装“衣旧换钱”鸥燕智能回收箱,“环卫工10天左右可以卖一车,一个环卫工赚1200元左右。居民卖衣物得800元。”陈小龙算了一笔账。

目前,居民的旧衣物除了可以拿到回收箱回收,还可以登录鸥燕社区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直接下单,超过5公斤的订单就可以预约环卫工上门回收。以旧衣物为基础,越秀区鸥燕社区服务平台将回收品类扩展到大件家具、玻璃、旧书、塑料、家电等。“预计月底会在越秀区上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一键预约上门回收,变废为宝。”陈小龙展望,还考虑将报刊亭、便利店纳入回收网点,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回收便利度。

《广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19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2020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以上,2021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

随着企业纷纷加入垃圾回收,广州垃圾分类形成新的产业链。广州正全链条提升垃圾分类水平,朝着三年目标奋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