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抢救最后的五只穿山甲,绿会救护人员四处找口粮救急

2019-04-21 12:02:08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抢救最后的五只穿山甲,绿会救护人员四处找口粮救急,大家是否对抢救最后的五只穿山甲,绿会救护人员四处找口粮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抢救最后的五只穿山甲,绿会救护人员四处找口粮救急,大家是否对抢救最后的五只穿山甲,绿会救护人员四处找口粮救急感兴趣呢。

4月19日上午10点多,广州大雨。在穿山甲救护人员眼前,一只名叫“打呼”的穿山甲再次去世。这也是目前幸存下来五只穿山甲中身体最弱的一只。

(来源/绿会)

“看着它死去,心里很难受”,绿会穿山甲工作组负责人苏菲为抢救这批穿山甲,已是一周内两次飞往广州,且自17日参加救援专家研讨会以来,她在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大力协助下,一直守在救护现场。

这批被紧急救护的穿山甲,与以往被海关查获的大批同类一样,是在今年3月底由海关总署缉私局统一部署和广东分署缉私局直接指挥开展的“守护者2019”打击濒危物种走私专项行动中查获而来。据通报,这次大型专项行动,共在广西、广东两省的14个地方一举查获象牙14.55千克、犀牛角315.7克、虎牙1对、穿山甲活体103只、死体52只、鳞片21.55千克及鹰、熊掌等瀕危物种及制品。其中,被海关人员从盗猎者手中抢救下来的103只活体穿山甲命运令人揪心。

这批被查获的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随后被分别移交广东、广西两省。103只活体穿山甲,更是直接被送往两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紧急抢救。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得知信息后,第一时间要求加入救护。3月25日,21只活体穿山甲、5只死体穿山甲被移交至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高度重视,立即对其开展体检、鉴定及治疗。然而,因为被盗猎的穿山甲救治,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前还有诸多技术问题难以破解,加上广州近日连续大雨,气温较低,这批马来穿山甲在进驻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后,仍相继出现死亡。

3月25日移交当天,一只腹部有严重抓痕、且多处有蜱虫叮咬痕迹的穿山甲死亡;29日,第二只皮肤有大量外伤的穿山甲再次死亡……至4月14日,这批共21只的活体马来穿山甲已陆续死亡16只,仅剩5只,命悬一线。

(来源/绿会)

4月17日,经多方努力,感谢国家林草局和广东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负责人苏菲赶往广州,参加联合紧急救助。18日、19日,为尽可能多地照护穿山甲,苏菲两次前往穿山甲救护地进行夜晚观察,察看穿山甲们的身体状况。19日一早,为了便于识记和观察,绿会工作人员还分别为这五只穿山甲取名为“always sleep”(嗜睡)、“no move”(不动)、“snore”(打呼)、“little kid”(小毛)、“last night”(昨夜)。其中,“小毛”是最小的那只,“昨夜”是最活泼、连续两个晚上都起来走动的那只,而“打呼”看起来体质最弱。不幸的是,19日上午10点左右,在救护专家眼前,“打呼”再次停止了呼吸。

(来源/绿会)

一边是专家救护组对活体穿山甲的几乎24小时监测、消炎治疗、以及对死体的及时解剖并进行病理分析,另一边则是要及时为这批仅存的幸存者寻找口粮。穿山甲食性独特,在大自然中,它主要以捕食白蚁为生,且为夜行性动物,生性胆小害羞,其生活习性人们所知甚少。经相关专家观测,一只穿山甲每天至少需要进食30ml,可在现代大都市里该如何去找到合适的食物来源呢?

(来源/绿会)

18日上午,在近距离接触到穿山甲后,绿会穿山甲工作组即兵分两路,一路专门在网上负责为穿山甲寻找口粮,另一路也作出了随时进山为穿山甲寻找白蚁、或其他蚂蚁窝的准备。可惜天气不给力,广州一连两天大雨不断,在广州北部的流溪河区域更是大雨倾盆,野外为穿山甲寻找食物的行动临时被搁浅。

(来源/绿会)

19日下午,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相关专家加急制作出了一批特殊配方食物,送至穿山甲救护地,并特意叮嘱要低温保存,投喂之前要加冷开水(消毒后)用粉碎机粉碎后再搅拌喂饲。同在当天下午三点多,中国绿发会从贵州凯里订制的一批干黑蚂蚁也已送至广州。尽管“snore”(打呼)没来得及抢救过来,但看着救急的口粮被陆续送来,救护人员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每抢救一只穿山甲,就好比从马路上抢救回来一个孩子”,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在长期的穿山甲保护工作中,曾如此形容保护穿山甲时的心情。19日晚上,在夜晚观察时,苏菲欣喜地发现“last night”(昨夜)和“always sleep”(嗜睡)都起来行动了,其中“last night”(昨夜)不仅吃了东西,还调皮地爬到了树桩上,在那里溜达了一圈。

“对于正在治疗抢救中的穿山甲,后续其体力和精神状态都很重要”,苏菲希望在接下来的治疗、食物寻找、以及合适野外救护基地方面,欢迎社会大力提供援助,共同保护好这一全球性濒危物种。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