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会沙产业基金顾问田裕钊创建新绿洲是沙产业的明天

2019-02-13 16:53:56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绿会沙产业基金顾问田裕钊创建新绿洲是沙产业的明天,大家是否对绿会沙产业基金顾问田裕钊创建新绿洲是沙产业的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绿会沙产业基金顾问田裕钊创建新绿洲是沙产业的明天,大家是否对绿会沙产业基金顾问田裕钊创建新绿洲是沙产业的明天感兴趣呢。

田裕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荒漠植物生态与荒漠化治理研究专家,曾担任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是绿会沙产业基金顾问。沙产业是田老为之奉献和始终关注的重点。在钱学森科学思想论坛上,田老就“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与实践”,做了“创建新绿洲是沙产业的明天”的详细报告,经绿会整理,现分享给广大读者:

沙产业的明天我们要做的主要有四点,一是在不毛沙漠戈壁上生产未来的食品;二是用微生物藻类植物取代高等植物是手段;三是选定在湖泊周围、洪积扇及大河两岸这些特殊的地段建立新绿洲;四是完善装置,创建智能化的叶绿素工厂。

具体怎么样做呢?在沙漠建一个智能化叶绿素工厂,叶绿素是附在生命体上的,把工厂建在湖泊周围等,生产未来的粮食。

把不毛之地变成沃土,叫沙产业。中国土地是有限,人口众多,要在中国的领土上扩大耕地面积是非常困难。我们需要找不毛之地要食物,如果不毛之地能生产的话,这就给土地资源缺少的中国开辟新的农业生产空间,这就是未来粮食能源努力的目标。对当代的中国显然是非常重要。其困难之处就在于沙产业本身是一种艰难技术。

基辛格是非常聪明的人,基辛格讲到谁掌握了粮食就控制所有的资源,粮食生产是个制高点,像中国这样没有大面积耕地的粮食消费的大国,除了买国外的还有什么办法?这就逼迫我们要想办法,不用耕地生产粮食。正如中国计划委员会原主任宋平同志所说,他当主任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就是粮食与能源。这两件事对于中国来都是大事。他讲怎么不用耕地生产粮食呢?留下阳光,把阳光留下来。

阳光很重要,所有吃的东西都是太阳能转化而来,怎么利用太阳能进行转化?具体就是不用高等植物,用生产效率高的低等植物。比如美国考虑玉米、大豆、向日葵、油菜,欧洲计划使用油菜,东南亚利用油棕等。但这所有品种都没有微藻利用效率高,一平方米的微藻产量比上述种类高远远不止多一倍。原因是小球藻生长速度非常快,正如赤潮一旦泛滥起来是非常可怕的。

另外藻类种类非常多,地球上有10万多种,其中有些像螺旋藻、小型藻可以食用。小球藻利用阳光吸收了二氧化碳,放出了氧气,产出了生物,本身营养价值非常高。1公斤螺旋藻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吨蔬菜,相当于20公斤肉、10公斤鱼、40g鸡蛋、60斤牛奶加起来的组合。小球藻在国外被称为超级食品,有俄罗斯作者写到,螺旋藻是21世纪的食品。

现在微藻食品多种多样,国际有些微藻用在营养品上。钱老1994年就说过,微藻生产将扩大食品来源,如果给我们一平方米面积,给我们一天的时间,用现在的工艺水平,都可以生产10克微藻,即相当于10公斤蔬菜。回想我们传统的蔬菜生产,怎么可能从一平方米产10公斤蔬菜呢?所以微藻效率奇高,利用阳光的话,微藻是最理想的生物。

青藏高原上有超过1千个湖泊,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水源地,这些地方有淡水、咸水,独特的条件可以养不同的藻类,每一个湖泊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养殖场,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例如盐湖可以生产螺旋藻。

沙产业还可以在其他地方发挥作用。

中国的大沙漠都有盆地,例如帕米尔高原、阿尔金山,山上流下来的雨水、雪水,形成洪积扇,这些洪积扇要么是戈壁,要么是沙地,这些地方都可能做成绿洲。例如格尔木附近的洪积扇,是有可能建起智能无人工厂,光伏发电的同时开创新绿洲的。

全世界最大的螺旋藻厂就在鄂尔多斯,8个月时间建成。建厂之前都是沙漠地区,建厂的同志们都来自沙漠地区。

现在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钱老的科学构想,这些科学构想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因为现在已经有了案例!

以上内容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核实。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