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保护海洋动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向联合国倡议标记所有渔具

2018-07-17 14:29:57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保护海洋动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向联合国倡议标记所有渔具,大家是否对保护海洋动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向联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保护海洋动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向联合国倡议标记所有渔具,大家是否对保护海洋动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向联合国倡议标记所有渔具感兴趣呢。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长期致力于动物保护事业。在国际上,我们拥有联合国的全面咨商地位,确保将动物保护纳入全球亟需解决的议题之中,推动世界保护动物。近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25年之前,标记所有渔网,从源头防止“幽灵渔具”的产生,以保护海洋动物。

标记所有渔具的必要性和方法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建议将所有的渔网都进行标记以减少因丢失、遗弃和废弃渔网死亡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如果所有的商业渔网都做标记,这能够帮助渔船尽量确保自身的渔网不遗失,即使遗失也可以尽量找回。执法机构也将有机会通过ID标记的追踪检举连续犯者。

目前可使用的部分标记方式有:物理标记、化学标识、彩色编码、无线电信标以及卫星浮标等。每一种标记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尽相同,也有各自的优劣势。随着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成本效益越来越高,在不久的将来,先进的渔具标记技术一定会成为渔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夺走百万生命的“幽灵渔具”

“幽灵渔具”是指被遗失或丢弃在海洋里的捕鱼设备。目前,“幽灵渔具”是海洋生物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只海洋生物被“幽灵渔具”缠绕、伤害、致死。绝大多数的渔具都使用塑料制成,这意味着遗弃在海洋中的渔具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降解,且数量逐渐累积。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表示,每年有13.6万只海豹、海狮、鲸类等海洋生物因“幽灵渔具”死亡。此外,还有不尽其数的鸟类、海龟、鱼类及其他物种因此而受伤、甚至死亡。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估算,超过70万只鸟因被海洋垃圾缠绕或摄食海洋垃圾死亡。

海洋里有多少“幽灵渔具”?

据估算,每年有超过64万吨“幽灵渔具”被丢弃在海洋里。相当于,每分钟丢弃在海洋中的渔具有一吨左右,每天大概有2000吨。目前,“幽灵渔具”总重已经超过泰坦尼克号的重量。大概每125吨鱼被捕获,就会有一吨的渔具被遗弃在海洋中成为“幽灵渔具”。

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

目前,因摄食海洋垃圾或被海洋垃圾缠绕受到影响的物种数量已经达817种,与2012年相比受影响物种总数上涨23%。其中,大约10%为近危、脆弱、濒危或极度濒危的物种,例如大型蓝鲸和鳁鲸等。

海洋生物可能被“幽灵渔具”缠困或者将“幽灵渔具”吃掉。“幽灵渔具”造成的死亡是强烈且短暂的,一些动物可能在水下被固定的“幽灵渔具”缠绕,导致它们无法浮上水面呼吸,在几分钟之后溺亡。这种情况下,动物将承受极大的压力和痛苦。

也有一些动物被缠困之后,经历漫长的痛苦,这个过程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例如,海豹和海狮可能不小心将头伸进塑料绳或者塑料环中,这些物体将紧紧地缠绕在动物颈部。“幽灵渔具”会陷入动物的皮肤、肌肉,如果动物处于生长期还会陷入骨头,形成伤口且会引发严重感染。在逐渐收缩的过程中,“幽灵渔具”可能会切断动物的动脉,最终造成死亡。

对于鲸类等动物,如果被大型或重型的渔网缠绕,可能会拖行渔网游弋数英里,最终因精疲力尽而溺亡。此外鸟类可能会摄食带饵的鱼钩和鱼线,并被留在体外的绳子缠绕致死。

“幽灵渔具”影响人类健康?

“幽灵渔具”通过缠绕螺旋桨和干扰导航等形式对渔船和国际运输造成威胁。例如1993年,从韩国出发客船的螺旋桨被丢弃的绳子缠住,导致翻船并沉入海中,292人丧生。 此外,“幽灵渔具”也会对潜水员及其他在海洋中活动的人员造成威胁,他们也有可能在水下被困。在海滩上,各种海洋垃圾也会对海岸上的游客造成潜在的威胁。

塑料渔具最终会分解成沙砾大小,也就是“塑料微粒”。目前,已经发现这些微粒分布在海洋、海岸线、表层水以及海底沉积物中,从北极到南极无一例外。现已经在无脊椎动物、鱼类、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的体内发现“塑料微粒”。“料微粒”分解后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被海洋生物摄入体内,经人类的打捞和食用,直接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和危害。

“海洋巨变”行动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致力于推进有效的、具有经济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防止现有渔具对动物和海洋环境造成威胁。

01减少

在整个供应链体系内建立更加有效的渔具管理流程,以确保渔具得到妥善管理进而减缓“幽灵渔具”所造成的威胁。

02清除

我们将尝试更进一步,清除海洋中的“幽灵渔具”。

03救援

我们在全球海洋生物缠绕问题严重的地区开展安全有效的救援行动。

04回收

我们支持具有战略性的可持续倡议,在幽灵渔具的回收再利用和报废问题上,提出具有经济可行性的备选方案和商业模式。

(编辑:Athena)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