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华润集团与哈尔滨市11区、县(市)签约计划 四成秸秆将变清洁能源

2019-02-26 11:24:45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华润集团与哈尔滨市11区、县(市)签约计划 四成秸秆将变清洁能源,大家是否对华润集团与哈尔滨市11区、县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华润集团与哈尔滨市11区、县(市)签约计划 四成秸秆将变清洁能源,大家是否对华润集团与哈尔滨市11区、县(市)签约计划 四成秸秆将变清洁能源感兴趣呢。

2月25日下午,华润集团与哈尔滨市香坊、呼兰、阿城、双城、五常、尚志、巴彦、宾县、依兰、延寿、通河等11个区、县(市)就秸秆气化清洁能源项目签订合作协议——计划今年在我市11个区、县(市)建设10-30处秸秆气化清洁能源项目。副市长赵革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首批2个项目已于去年10月开工

记者从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去年5月8日,市政府与华润集团就秸秆气化清洁能源项目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华润集团计划投资120亿元,利用3-5年,在我市建设200处秸秆气化清洁能源项目。该项目以2兆瓦为一单元,每年可消化秸秆3.5万吨,年产400万立方米天然气,可发电1600万度,同时产生余热0.8万蒸吨,生产有机肥1.5万吨。项目完全达产后,年消化秸秆可达700万吨,接近全市年可收集秸秆总量的四成。

目前,首批两个项目正式落户依兰县达连河工业园区,并于去年10月开工。今年计划在我市11个区、县(市)建设10—30处秸秆气化清洁能源项目,为哈市农村及乡镇提供清洁、稳定的可再生分布式能源,实现电、气、热一站式供应。该项目的落地建设将推动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一个较大的跨越,对全市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发展高品质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秸秆如何变成清洁能源?

该项目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把秸秆转化为能源——沼气,实现秸秆资源变废为宝,生产的沼气可用于发电,余热供暖,剩余的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据了解,秸秆焚烧不仅产生大量烟、雾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更是资源浪费。近年来,哈尔滨秸秆燃烧虽大幅度减少,但同国外发达国家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此次签约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采用“兼氧水解+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有机肥”工艺模式。收集的秸秆经兼氧水解后进入生物质气化系统,生产的生物气经脱水和化学脱硫等净化工艺处理后,全部用于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发电上网,余热用于系统增温、保温供热。经固液分离后的残液全部回用,残渣用于生产固态有机肥。

此次签约的相关项目为利用秸秆,以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为主线,利用产出物及附属产品生产多种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该项目将配套建设秸秆储存料场、水解池、生物质气化罐、落地储气柜、有机肥生产车间等。

新闻链接

签约项目将收获诸多效益

能源效益 项目生产的生物质发电上网,提供生物质电,减少利用煤等其他化工原料的发电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极大提高了当地电网的供电能力。包括生物气,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起到有效作用。

社会效益 项目运行稳定后,将成为该区治理区域有机废弃物的示范带动工程,社会效益显著,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问题,实现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残渣是优质有机肥,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增加了土壤肥力,减轻污染,促进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周边土地利用残液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等问题。

生态效益 项目运行稳定后,项目地点附近的水稻秸秆经过中温生物质气化处理,产生优质可再生能源生物气,有利于缓和温室效应和净化空气。产生的固态有机肥出售,利用有机肥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基地内水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经济效益 项目发电规模、年可发电量、固态有机肥产量等,达产期内年均销售收入可观。

(逍遥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