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风暴中,钢厂由全面亏损到3天赚1亿!看似红利,实则是这群人在买单

2018-07-08 16:16:30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环保风暴中,钢厂由全面亏损到3天赚1亿!看似红利,实则是这群人在买单,大家是否对环保风暴中,钢厂由全面亏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环保风暴中,钢厂由全面亏损到3天赚1亿!看似红利,实则是这群人在买单,大家是否对环保风暴中,钢厂由全面亏损到3天赚1亿!看似红利,实则是这群人在买单感兴趣呢。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高层的一句话,不是文艺表达,而是重拳出击。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环保风暴。2017年,在全国,因环保不达标已经或正在被关停整顿的企业,不是几百家、上千家,而是以万为单位计,甚至带来了某些行业生态的重大变化。

一方面,环保企业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

另一方面,环保督察力度之大,执法之严,速度之快,使得不少中小企业陷入停工、停产的困境,更普遍的影响是原材料涨价,零件断货,波及到了更为广泛的产业链上下游,令本来就“利润薄如刀片”的制造业雪上加霜。

640.webp.jpg


在于茂松的印象里,钢铁企业从2014年开始大面积亏损,2015年钢铁更沦为“白菜价”,每斤约7毛钱。当时全国只有一两家钢厂不亏损,其他全部沦陷。

但是,从2016年开始,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下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之后,“2017年钢厂反而都赚钱了。2015年每吨亏损将近100元,2017年每吨反赚1000元”。因需求增长、政策利好、环保限产等综合因素,使一家钢铁企业居然三天赚了一个亿。

尽管钢厂赚得盆满钵溢,但实则是下游企业为之买单。据于茂松介绍,整个钢铁产业链的利润几乎集中在上游。而下游80%-90%的企业是亏损的。到2017年下半年,中国的钢铁出口量呈现断崖式下滑。从2016年开始,全世界较贵的钢铁在中国。但是,2015年、2016年、2017年钢铁的出口量依次为:1.1亿吨、8000万吨、6000万吨。

在造纸行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从业者透露:“为什么贵呢?环保突然严了,工厂开工不足,甚至很多工厂停产,国家专项行动查获进口废纸,进口的部分减少了,供需平衡就被打乱了嘛。”

但是比涨价更要命的,是供应商的断货。

2017年9月,一封因供应商断货而向政府发布的《紧急求助函》在网上传播。全球知名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滚针供应商某公司因环保原因被关停。

而由此引发的直接影响是:零部件缺货。

其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为环保停产整顿等原因,不少制造型企业,其生产设备大多是连续性设备,停一次再开一次,直接损失甚至可高达几十万元。

有时候,环保政策变化异常之快,也产生了企业刚刚按照新政策执行下去,匹配好设备,但标准又上调了的不适应症。尽管标准的出台会带动一系列设备厂家的繁荣,但政策变动太频繁,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个天津的砖窑老板,为了进行环保升级,几乎把身家性命都投了进去。投资改了天然气,相关手续也都办齐全了,但刚把天然气装好,准备投产的时候,却被告知该行业在本市被取缔了。老板直接精神崩溃了。

640.webp (1).jpg

无论如何,环保是大势所趋,而此轮新政,绝非一阵风,环保已从一道是非题升级为全社会的共识。

不过,企业对环保政策的理解,把环保放在何等位置,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环保仅仅是等于达标排放,还是把环保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契机?这些问题仍然在考量着企业家对于企业作为社会细胞的角色认知……是牺牲环境来创造财富,还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创造价值?

环保,实际折射出来的是企业自身价值的认知态度,它更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环保,将同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样,将无时无刻不考验着管理者对短期和长期,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三对矛盾的平衡和把握。

2018年1月1日,环保税征收正式实施。有人说,2016是环保政策元年,2017年是环保政策爆发年,2018年将是环保政策落实年。这可是动真格的。

(逍遥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