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中国知识产权运用加速推进

2021-11-02 09:09: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中国知识产权运用加速推进,如果您想了解中国知识产权运用加速推进,请往下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密集部署改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中国知识产权运用加速推进,如果您想了解中国知识产权运用加速推进,请往下看。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密集部署改革举措
中国知识产权运用加速推进

一个多月时间里,知识产权领域两份重要文件面世。9月22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简称《纲要》)对外公布;10月28日,《“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简称《规划》)对外公布。

无论《纲要》还是《规划》,都强调了知识产权运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双双突破100万件。伴随中国知识产权运用加速推进,如何把大量知识产权资源盘活用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近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布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重点加大对后续转化运用的支持。”

专利密集型产业加快崛起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引导市场主体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组合效应,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知识产权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专利密集型产业加快崛起。

一块屏幕,厚度比一张纸还薄,还能实现弯曲折叠;高铁的玻璃也可以成为一块屏幕;博物馆的透明展柜能显示展品信息……走进京东方科技集团的智慧系统创新中心,各种基于屏幕的技术创新让人目不暇接。

这家1993年成立于北京的企业,凭借大量专利,一步步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企业。截至2020年,京东方可使用的专利超过7万件,2021年上半年又申请专利4500多件。

新装备制造、信息通信、新材料、医药医疗等产业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是典型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同济大学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单晓光认为:“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动力突出的代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有力推动国家科技和经济竞争力提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1463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6%。《纲要》提出,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到2025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更多具体举措:“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指导地方制定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目录,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监测评价。”

对专利密集型产业而言,知识产权就是核心竞争力。浙江省九州量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量子通信的企业。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变频门控技术和相关采样技术,大幅提升了量子通信核心设备的性能。最近,凭借多项专利技术,九州量子相关核心产品整体销量提升30%以上。“专利就是我们的‘护城河’。”九州量子创始人郑韶辉说。

知识产权也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纲要》提出,“健全运行高效顺畅、价值充分实现的运用机制。”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越来越顺畅,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机遇。

一项专利能救活一家企业。重庆市晶渝玻璃有限公司曾连续4年亏损。通过发明专利技术转让,晶渝玻璃获得了“火焰抛光的气泡玻璃成型方法”专利。就是凭借这一专利,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晶渝玻璃打了一场翻身仗,产值比之前翻了一倍。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认为,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一个产业的知识产权支撑力度增强了,这个产业一定能更好地发展。

9月17日9时6分,在浙江省海宁市盐仓开发区启辉路段,一台挖掘机正在施工作业,离它10米远处就是天然气管道。此时,与天然气管道并行铺设的分布式光纤智能监测系统捕获到振动信号,并向浙江省能源集团天然气运行公司嘉兴站发出报警信号。接到报警后,巡检人员及时赶到施工点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浙江省能源集团天然气运行公司科创中心主任钱济人介绍:“经过近10年的自主创新和攻关,我们实现了油气管网安全多维度感知和管控的重大突破,获得专利23件、软件著作权登记12件。”据了解,该研究成果已在全国1万多公里油气管道上进行规模化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为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申长雨表示:“我们将进一步畅通要素流转渠道,加快专利转化实施,加速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知产”变“资产”更顺畅

随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兴起,知识产权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真金白银”。《纲要》提出,“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鼓励开展各类知识产权混合质押和保险,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