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再生资源回收(启航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2022-10-31 14:17:11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启航再生资源回收(启航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启航再生资源回收(启航再生资源回收

最近很多人关心启航再生资源回收(启航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启航再生资源回收(启航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日前,《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启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确定雄安新区、重庆市、深圳市等13个省、市、区域作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近1-2年来,在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央企负债规模以及 PPP 项目持续清理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下,基建投资增速放缓。面对新形势,以基建为主业的建筑类公司能否走出困境?

作为国内建筑企业10强,葛洲坝不仅面临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新机遇,同时需要面对的是资金和负债的压力,以及环保业务板块的一些列挑战。

“快快投入,慢慢回收”的不归路

葛洲坝以水电起家,独家承建了葛洲坝工程,并主力承建了三峡工程,并逐步发展为以建筑为主业的大型建筑集团公司,涉足的建筑领域含铁路、公路、水电、机场、港口、风电、桥梁、轨道交通、市政等方面。

自2015年开始,公司加大对PPP投入,在国内建筑业务新签合同中,PPP合同占国内新签总合同金额约50%,自此,PPP项目成为影响公司建筑业务重要因素。由于资金投入较大,回款周期较长,在央企降负债的背景下,投资PPP项目成为考验企业资金实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关键。

从财务数据表现看, 近三年公司实际完成投资额,2016-2018年分别达到311亿、446亿、533亿,对应不断扩大的在建基建项目,投资力度不断在增加,可是对应的2016-2018年经营现金流分别是-34亿、-8亿、13亿,严重的入不敷出。

为此公司不得不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在2014年进行了一次非公开增发融得一笔资金后,两年后的2016年又大幅度发行永续债券,合计发行了160亿永续债券,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比例达7成,以此继续降低负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2018年公司负债率又上升到了74.8%,净负债率达到114%,又面临央企负债率75%的红线,看来公司又不得不想办法进行新一轮的融资方案。果然,2019年公司又发行了50亿元的可续期公司债,进一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虽然负债率情况得到暂时解决,但是按此情况发展,公司是走在一条“快快投入,慢慢回收”的不归路上。虽然业绩在增长,利润率也在提升,但每年留给公司的只有一堆报表的利润数字,管理层该如何破局?

涉足环保你都想好了吗?

为了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公司与大连环嘉集团签署合作,共同出资设立葛洲坝环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公司持股55%,主要经营废旧钢材、塑料、纸张、玻璃、有色金属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加工、循环利用,正式踏入环保领域。

随后,公司在环保领域进行了快速大扩张。2016年,通过设立 6 家分公司和3家子公司,加大投资并购和管理融合力度,完成了中原地区再生资源业务的布局。2017年,通过三家大型再生资源企业,构建全国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同时加快推进加工基地、再生资源园区建设,完成16个再生资源园区选择和投资方案,首个再生资源园区2018年全面投产。

不幸的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再生资源市场行情大幅度波动,对公司再生资源业务造成较大影响,2018年环保业务收入锐减,并且出现首次亏损。2019年上半年,环保业务收入77.59 亿元,同比下降 32.19%,收入的下滑势头没有得到遏制。

可以看到,再生资源业务受废旧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明显,成品却没有定价权,因此一旦上游原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公司业务往往会造成收入和利润的双重打击。我们认为由此暴露出公司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产业和业务长期发展的战略思考。公司再生资源业务的起步是和环嘉集团合作而发展起来,首先是业务基础不足,行业经验缺乏,其次对于行业盈利状况(毛利率极低,只有低个位数)缺乏深度分析,上马项目快且过于乐观快速扩张。

第二、扩张速度过快后续面临产能过剩。公司在2015年明确再生资源业务后,2016年和2017年分别大幅扩张设立分公司,构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网络,2015年-2017年环保业务收入分别是66亿、139亿、267亿,增长速度惊人,每年收入均实现翻番。同时公司完成了16个再生资源园区的投资方案,目前已经有多个产业园区落成投产,但随着2018年-2019年废旧原料价格波动,公司收入锐减,未来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公开信息和草根调研而来,仅供讨论分享并非荐股,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关注“上市公司调研圈”,调研君陪你走进那些有意思的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