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国绿发会弥补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共建全覆盖自然保护体系的建议

2019-01-25 16:53:19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中国绿发会弥补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共建全覆盖自然保护体系的建议,大家是否对中国绿发会弥补国家自然保护区体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中国绿发会弥补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共建全覆盖自然保护体系的建议,大家是否对中国绿发会弥补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共建全覆盖自然保护体系的建议感兴趣呢。

2019年1月10日,在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人民网发布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处,占国土面积18%以上。其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世界自然遗产13项,自然和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7处,国家地质公园212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71处,取得了巨大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建议推广中华保护地理念?

1.国家、地区自然保护区是垂直保护模式,且模块化、破碎化,对迁徙性动物保护力有未逮。

例如,鸟类中的大熊猫—大鸨,东方亚种现存约800只,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极度濒危鸟类。这种鸟类每年冬季,就会从遥远的内蒙地区迁徙到黄河中下游湿地,在这块土地上越冬。大鸨并不知道保护区边界在何处,面对不法分子盗猎投毒威胁,国家的保护区体系需要民间力量及时补位,联合巡护,开展普法宣传,推动执法和保护工作。目前,我会在大鸨迁徙沿线的停落点,河南长垣、封丘、辽宁锦州、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图牧吉保护区、天津蓟州建立6个中华大鸨保护地,守护迁徙廊道。据国家林草局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境内有三条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全球八条),对迁徙物种,特别是鸟类物种保护,亟待加强。

2.国家、地区自然保护区需要长期、大量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在资金投入方面严重缺乏,部分保护区不得不“自养”。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做了相应的研究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王晓霞提到,2014年,我国各级政府投入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量已经达到60.14亿元。即使如此,与东北林业大学王群提到的发达国家自然保护区每年投入平均约为2058美元/平方公里、发展中国家157美元/平方公里相比,中国仅52.7美元/平方公里,相差甚远。

3.地方性自然保护区地域偏僻,工作环境恶劣,工作难度大。

我国政府办公区多位于人口聚集区,而保护区多在人员罕至的偏远地区,仅靠体制人员,难以开展保护工作。

4.靠近人口聚集地的自然保护区,易发生资源抢夺。

因动物无边界意识,因食物、水源的缺少,野生动物常常至村落取食,长期如此,会引发更频繁的资源争夺。

“中华保护地”体系(CCAfa)是一种横向、动态及时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是对现有保护区体系的补充。核心特点是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社区人民保护体系。

1.“中华保护地”保护范围不受保护区勘界、审定的约束,可根据物种的迁移路线、物种栖息地的变化而随之改变。

2.“中华保护地”管理体系是由我会支持,与有关部门、民间志愿者、一线NGO等,分地区、分类别按需建立。自主成立,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中华保护地”志愿者体系是对当地林业部门和森林公安人力资源的巨大补充。例:“中华大鸨保护地·长垣”。

3.“中华保护地”运行资金主要来自公益筹款和项目资助,为保护区在资金来源上提供新途径。且“中华保护地”全部资金公开化、透明化,在阳光下工作,能够保证用好每一份爱心资金。

4.“中华保护地”创新社区野保模式。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进行保护,普适性更强,也能让民众参与其中,拉近自然保护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是一种保护性和普及宣传性共有的生态保护方式。例如:“中华保护地”的首个海外保护地—奥肯耶狮子社区保护地。

“中华保护地”在探索民间自然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18年12月,绿会在全国20多个省份建立“中华保护地”104个,涉及穿山甲、大鸨、斑海豹、黑鹳、白鹤、海水江豚、野大豆等几十个物种保护,筹集社会资金上百万,志愿者数千人,在国际国内享有声誉。为使这种模式得到推广,我们建议:

1.建议完善《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管理办法》相关条例,并制订国家层面《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开放,让民间公益组织和社区居民参与其中。

2.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增设《民间保护地法》或《自然保护地法》,并将“中华保护地”作为试点模式推广。

3.建议开设民间保护地专项资金申请项目,鼓励民间组织更多参与全国保护地建设工作。

4.建议有关执法部门在官网搭建平台,供民间组织参与协同保护工作。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