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周晋峰从非洲猪瘟谈生态文明,也谈生物多样性

2018-12-29 12:35:56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周晋峰从非洲猪瘟谈生态文明,也谈生物多样性,大家是否对周晋峰从非洲猪瘟谈生态文明,也谈生物多样性感兴趣呢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周晋峰从非洲猪瘟谈生态文明,也谈生物多样性,大家是否对周晋峰从非洲猪瘟谈生态文明,也谈生物多样性感兴趣呢。

最近的非洲猪瘟,给我国的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疫情从8月份开始,我国辽宁省就发现了首例,接着迅速在全国各地扩散,肆意泛滥,很多猪被捕杀。它的传染速度很快,得病以后,死亡率是100%,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对抗。

从非洲猪瘟的话题,引起了我对人类文明阶段的思考。事实上,我国本来就有很多本土猪种,将近90种。但是,这些遗传资源流失的非常快。中国家畜群体中,存在对湿热、干旱、高海拔生境的抗性基因,对威胁畜牧业的多种疫病的易感性也低于欧美品种。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稳定,也意味着在这类重大疫病面前能够降低风险,在应对上会有更好的弹性。

摄影/陈雄伟

然而,前几年农业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的结果显示,31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或濒临灭绝。

现在,随着一些土猪的濒危或灭绝,正宗传统的回锅肉我们已经吃不到了,这是我们可能感觉得到的地方。而我们可能看不到的是,随着地方品种被大规模的工业化综合养殖品种替代,在非洲猪瘟病毒这种灾难性疾病面前,我们的餐盘正岌岌可危,而我们子孙后代的饮食也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工业文明使人类发现了自己的潜质,随着技术发展,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使资源消耗加速,基于发展需要,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具有大规模、单一性的特点。工业化对效率的追求,导致某些适合高效生产的品种或物种大受青睐、大行其道;相反,另外一些哪怕是灭绝了,都没有人去关注。

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就相当于给人类的未来上一个保险。

工业文明时代,消失的不仅仅是土猪。其实,中国是很多物种的发源地,如野苹果、荞麦、土猪、土鸡……等等,它的丰富物种多样性正在迅速丧失。以苹果为例:虽然全世界栽培苹果的“老祖宗”源自中国,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市场上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苹果的生产,为了追求口感好、甜、漂亮,原来的苹果品种现在都看不到了,被市场上流行的一些经过改良的品种、外来品种取代。如今,少数几个品种的苹果,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

从真正的生物与科学伦理上说,这只是一种极端错误的途径。也只有工业文明,才会追求这种批量化、规模化、最优化,最高的经济收益,最好的甜度、最佳的口感。现代人对美味的判断,已经被糖脂盐香辣所操控。

但是,生态文明对这些都是统统说“No”的。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要最少地使用农药、化肥,最强的对传染病的抵抗,最好的、最多样性的营养物质,而不是简单的口感。人类如今已经知道了,口感不是第一位的,糖不是第一位的。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认知、理念、文化。我们现在必须根本去改变。

无论是工业化的苹果生产还是养猪,大家都去追求养猪最快、长得最快,卖钱最多,这就是工业文明,追求单向的工业指标。或者叫做经济指标,用它来衡量一切。但是这是根本错误的。

有人提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对此我不能认同。我们知道,所谓“扬弃”,是一个辩证法的术语,含有发扬和抛弃两重意义。但是我提出,生态文明不是工业文明的“扬弃”――它是根本的、全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种新的文明,对于人类历史上有价值的部分,它会吸收;但它的吸收,并不是简单的吸收,实际上是一种根本性的、革命性的、伟大的变革。

这种变革的核心,在于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这是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

所以,生态文明的追求,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了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在生态文明时代,我们不能因为追求一种食物的美味或猎奇,将它吃光、吃绝;我们不能因为一味追求甜美口感,而反过来,给自己的健康埋下隐患。生态文明,对于人类整体上的生存及发展,对于每一个人个体的健康,都是正确且有益的。Its good for globe, its good for you - 对地球好的,就对你好。宏观上来说如此,微观上亦然。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