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再生资源七大类(绍兴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2022-11-16 14:18:40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绍兴市再生资源七大类(绍兴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绍兴市再生资源七大类(绍兴再生能源

最近很多人关心绍兴市再生资源七大类(绍兴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绍兴市再生资源七大类(绍兴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创新是迸发前行力量的“金钥匙”。“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绍兴这片古老大地上,智慧快速路项目展示的,不仅是串联起围绕绍兴中心城市东南西北的发展片区,更是代表了绍兴面向智慧时代数字化转型的创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绍兴市城投集团审时度势,以市场化转型为契机,撬动创新思维“支点”,提高工程数字化和智能化运用的力度和深度,造就企业发展的一个个奇迹。

理念创新

打破常规实现“换道超车”

绍兴智慧快速路建设项目,可谓绍兴市城投集团“换道超车、创新前行”的一个典范。

绍兴越城、柯桥、上虞三大城区路网连接先天不足,主城区又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与周边城市相比,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城区至今没有一条像样的快速路,影响了三区市民的往来,也给三区融合发展带来了障碍。

如何破解这一民生难题,就需要决策者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实现“换道超车”。

什么是“换道超车”?通俗地解释,就是换条道路超车。按以往常规的办法建设快速路,是很难实现超车的,也不符合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只有顺应时势,特别是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造智慧的路,才会领先于其他城市。

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它必须足够智慧。快速路建设中所应用的五大智慧系统,就可看出这路有多“聪明”。

五大智慧系统具体为: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结构健康监测(IMS)、智慧交通(ITS)、车路协同(ICV)、智慧照明(ILS),对应功能分别是三维可视“数字工地”、健康检测“平安之路”、全息感知“知行合一”、越州文化“惠民之路”。

这五大智慧系统,涵盖了智慧设施、智慧决策、智慧管控、智慧服务等多个方向,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国内领先的技术。

而在绍兴智慧快速路建设中,绍兴市城投集团开创性地将五大智慧系统进行了体系化建设,并进展顺利。在2019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绍兴市城投集团与百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申报国内首个非封闭式自动驾驶测试环境。今年新年上班第一天,百度公司与红旗汽车联合生产,基于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试乘用车,就在新建成的越东路智慧快速路中兴大道跨线桥段主线上,进行了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测试,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国内首条真正落地融合多元智慧的快速路!”上海城建设计集团的调研报告这样描述。

绍兴城投集团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换道超车”,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创新。2018年7月30日,根据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绍兴市城投集团对外宣布市场化转型,即由政府融资平台转向市场化运作国有企业,赢得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转型后,他们积极主动地谋划项目和寻求产业发展需求,深入研究智慧快速路数字化系统、5G、人工智能等行业的特点和发展“痛点”,并将产业空间打造与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园区运营服务进行一体化运作。他们研发的智慧民意感知系统,便是生动一例。

智慧民意感知系统,包括了智能客服和民意感知分析等主要功能,以语音、文字相结合的多种形式,通过工单流转让数据自动跑路,全面提升了全市公安机关的内部协同沟通能力、网上服务群众能力,拓展服务领域,以全方位、全覆盖的回访监测,创新民意警务机制,进一步服务老百姓,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使综合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强化同业治理体系建设,是绍兴市城投集团另一项创新举措。针对绍兴市城投集团旗下各企业同质化严重,内部业务相互竞争的局面,2017年下半年,城投集团系统开展内部改革,取消同业竞争,进行同质整合,打造专业团队,实行差别化考核,形成了基础设施、房屋公建、房产开发、资产经营等十大业务板块,实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各自板块中发挥出最大实效。

技术创新

给道路背上动态“心电图”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绍兴市城投集团乘势而为,数字赋能,推动创新技术与产业应用,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化水平。

据相关专家介绍,绍兴智慧快速路的设计寿命周期为100年。为实现使用效率最大化,绍兴市城投集团引入“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的先进技术与理念。他们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全覆盖的传感器布设采集方案,在桥梁结构中埋设、贴片大量微型传感器设备,相当于给道路背上一个个动态“心电图”。从高架箱梁内部温度到桥梁动力特性、内部结构受力等,原先隐藏在黑箱中的数据,都能够通过感应设备动态采集、实时呈现,全面掌握路桥的健康状况。

同时为智慧快速路专门搭建的BIM综合信息系统,能够整合采集这些动态数据。从建设阶段开始到日后使用期间,工程结构每一毫米的形变、沉降等,全部采集、整合在BIM综合信息系统中,最终在运营期形成建筑信息数据库,生成数据报告和模型图表,为快速路建成投运后的运维养护,提供辅助决策,确保通行安全。

赋予一条路以“智慧”,只是“城投大脑”赋能城市智慧运营的一个例子。

近年来,绍兴城投集团与绍兴文理学院、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签约,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包括在工程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课题研究、科技应用与推广、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等领域,开展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新产品新科技研发以及新标准编制,为再生资源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该集团工程科技产业研发的用于再生料的专用固化剂,已在二环北路智慧快速路建设中应用,老路拆路后产生的沥青面层、老路基砼块等经破碎、筛分、定级之后,加入规定“秘方”,就可再次应用于新路结构层中,让道路材料“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工程科技产业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2500万元,开展研发课题26项,申报专利48项,并多次主导或参与产品地标编制。

绍兴市城投集团还相继与华为公司、浙大中控等高新技术行业巨头合作,挺进尖端技术领域。以黄酒大脑、珍珠大脑为代表的产业大脑,基本确定了实施路径;数字政府、数字法治、数字社会的建设,均已破题。绍兴城投,正以奔跑的姿态,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更多创新的经典案例。

管理创新

最大程度地“还路于民”

数字化赋能,不仅让绍兴快速路充满“智慧”,还让在建工程管理发生了积极变化。

修桥铺路,短时间内势必会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这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特别是绍兴“日字”形快速路建设四面开花,市民进出城区要避开工地,简直是“避无可避”。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城投集团依托大数据支撑,创新提出了“优化方案、分段通车”要求,明确各项目部加大施工投入、动态监控进度、合理安排工序,尽早“还路于民”,尽早让具备通车条件的匝道、高架先行通车。

这些天,在绍兴329国道智慧快速路袍江段,中铁四局二公司的施工人员在高架上正忙着铺设沥青、地面道路绿化,机电设备正有序进场……中铁四局二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多更快地‘还路于民’,我们通过数据建模、精密推算、优化工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施工时间,争取在9月底,让高架部分先行具备通车条件。”

运用数字化实施管理创新,正在渗透到各个项目工地的各道工序、各个角落。在绍兴越东路北延智慧快速路项目工地,智能架桥机器人于近日试运行。这个机器人不一般,它可以实现桥上装配式施工、桥下半封闭通行,既提高施工能效和安全,又进一步减少了大型履带车吊装施工的安全隐患。根据试运行情况,每公里架设施工可节省7天,误差在毫米级。

与此同时,绍兴市城投集团还要求施工队优化施工作业,在铺设高架路面沥青前,对可能影响周边小区环境的路段提前安装了隔音栏,并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展开噪音扰民及沥青烟气污染治理,将污染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为进一步创新和优化管理,最近,绍兴市城投集团上线了“城投大脑”1.0平台。此平台可以进一步打通城投集团系统内横向部门和上下层级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集掌握、分析、研判、预警于一体的“整体智治”。通过这一平台的数字驾驶舱,管理人员可“一屏掌控”工程建设、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运营等七大领域最新动态。通过数据的“一网互通”,管理员还可对关键数据、重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让决策更加精准化。

此外,这一平台还拥有“3色1动”监测体系,通过红、黄、蓝三色显示和图标跳动方式,可对项目进度、文明施工、扬尘管控、安全生产等重要指标实现全程管控,确保应急预警精密智控。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技术革新、有序管理,这两年绍兴城市交通、环境不仅没有受到施工影响,还得到了较大改善,绍兴在2020年度全省除杭甬温之外的同类城市组别治堵考核中再获第一,越城区2020年PM2.5年均浓度同比改善26.32%。

(孙金良 孙广雨 杨姗姗)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