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论文(再生资源回收文章)

2022-10-20 15:17:10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论文(再生资源回收文章)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论文(再生资源回收

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论文(再生资源回收文章)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论文(再生资源回收文章)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文/刘育英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

过去10年,中国原材料工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规模体系优势明显,关键材料不断突破,重大装备、重大工程材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等重大装备重大工程。

规模体系优势愈加明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介绍,从2012年到2021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由6.9万亿元增加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4.5%,占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

中国钢、铜、铝、甲醇、尿素、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产业体系完整优势不断巩固,拥有10个大类、34个中类、118个小类,多达15万余种产品,基本满足了国计民生和国防建设需求。

从2012年到2021年,原材料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0万亿元增加到41万亿元,年均增长3.1%,占规上工业比重在30%左右;利润由1.6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年均增长5.8%。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一大批领军企业脱颖而出,45家原材料企业入围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7家化工企业入围全球化工50强。

原材料工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新材料领域培育了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96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十三五”以来,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新材料发展系列指导文件;搭建民机材料等重点领域上下游合作机制;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推动190个品种500亿元新材料产品进入初期市场;建设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资源共享等三类29个平台。

关键材料不断突破

10年来,原材料工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0.62%提高到2021年的1%左右,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数量全球第一,300余项材料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原材料工业关键材料不断突破。超导材料领域具备全球唯一的全流程生产能力,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实现国际引领,C919大飞机用铝合金厚板、特种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等一批新材料实现突破,重大装备、重大工程材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邢涛介绍,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以来,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在原材料工业占比达15%,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规模第一的材料产业体系。

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批新材料有力保障了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等重大装备重大工程。如,复合材料主结构件应用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铝合金厚板等应用于C919大飞机;超纯净、超均匀集成电路材料取得突破;0.015毫米“手撕钢”实现世界首创。

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走在了前列

原材料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具有原料来源多、工艺流程长、工况环境复杂等特点,数字化转型要求高,难度大。近年来,原材料工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探索与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介绍,原材料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走在了前列,2021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9%,已建成6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化车间,7家智慧化工园区,培育了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如,宝武集团的“黑灯工厂”,改变了“灯火通明、炉火通红、热浪滚滚”的传统作业景象,车间不开灯全智能生产,实现从“体力炼钢”向“指尖炼钢”转变,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灯塔工厂”。

下一步,工信部将推动原材料工业主动融合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着力在加快制造过程智能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夯实数字化支撑基础等三方面下功夫,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标准体系、组织试点示范等,加快行业智能化转型步伐。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产业,也是制造业最上游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介绍,今年以来,原材料工业呈现“V”形发展态势、低于工业总体水平运行,但产品价格已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其中,钢材、铜、铝、水泥、平板玻璃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均在去年达到历史最高点(铜价为历史次高)后有所回落。8月第4周,螺纹钢、铜、铝、水泥、平板玻璃价格分别较去年最高点下降33%、17%、23%、28%、38%。

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料,是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介绍,近年来,工信部引导企业有序开发国内铁、铜、锂等紧缺资源和石墨等优势资源,强化国内资源“压舱石”作用和基础保障能力。下一步,将强化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加快铁、锂等矿产资源开发进程,提升集约化开采、精深加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培育一批上下游一体化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

有色金属、建材碳达峰方案将发布

原材料工业因工艺特点等因素影响,是能耗碳排的大户,是高耗能也是高载能行业,也是为下游产业输入能量的行业。据有关机构测算,原材料工业碳排放约占规模以上工业排放总量的2/3以上,约占全社会排放总量一半以上,是节能降碳的主战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介绍,近期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对原材料工业进行了总体部署。同时,工信部牵头制定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方案,拟于近期发布实施;并配合制定了石化化工、钢铁行业碳达峰方案。

下一步,工信部将围绕落实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碳达峰方案,着力在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低碳行动、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生产、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支持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先进技术示范试点,加快提升原材料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如期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贡献行业力量。

部分产品将进入全球中高端供应链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表示,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原材料工业大国,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和产品体系,有效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对照制造强国建设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部分原材料产品质量还不够高,高端新材料和“货架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足,品牌意识不强,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工信部将推动出台《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方案包括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三方面9项重点任务和原材料品种培优、原材料品质提升、原材料品牌建设3项重点工程。

方案提出,到2025年,高温合金、高性能特种合金、半导体材料等产品和服务对重点领域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质量分级和追溯体系更加完善,建设关键基础材料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培育一批质量过硬、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产品进入全球中高端供应链。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昊星

责编:魏晞

【来源:国是直通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