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发布,如果您想了解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发布,请往下看。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发布
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兜底保障
“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学位增加23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7平方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万元,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43岁,常住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2.6年……北京公共服务水平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提高。
近日,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从“保基本、扩普惠、提品质、优布局”四个方面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框架,提出了40项重点任务举措。其中,对于聚焦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将主要由政府兜底保障。
保基本
供应各类住房100万套左右
政府应该向老百姓提供哪些基本公共服务,一份清单可以说明白。
“《规划》一大亮点是制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按照这份清单向老百姓提供服务。”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清单聚焦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有保障、文体服务有保障”等民生保障目标,充分体现首善标准,构建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服务项目及相应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保障标准。
记者注意到,《规划》对标对表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发展目标和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提出“十四五”时期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8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8年等20项民生发展指标,目标设定走在全国前列。
疫情让各方更加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本市计划出台《北京市传染病防治条例》,完善全市应急救灾储备库布局,建立医学观察隔离点、方舱医院等储备清单,实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工程建成投用。一些地方医疗资源薄弱,积水潭医院、安贞医院、北京口腔医院等一批优质医院新院区将在“十四五”建成投用。
很多家长关心的教育供给方面,中小学建设专项行动将实施,持续增加优质资源覆盖面,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同时,大幅扩大郊区优质高中资源,持续加快重点产业功能区和人才聚集区优质学校建设。
此外,还将出台包括开辟老年人绿色通道、推动线上服务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举措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数字鸿沟”问题;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15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确保年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6万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多举措增加住房供给,新增各类居住用地5000公顷,供应各类住房100万套左右,其中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套数占比不低于40%。
扩普惠
鼓励支持幼儿园设托班招两三岁幼儿
如同菜单上不同品类、水准的菜肴,老百姓需要的公共服务也是五花八门、层次不一。
为此,《规划》将社会公共服务分为三大类:基本公共服务聚焦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主要由政府兜底保障;普惠性公共服务主要着眼于群众生活品质升级有需求、政府不能有效满足的需要,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实现品质更优、价格可承受;针对群众高品质服务需求,提出了发展纯市场化供给的生活服务,推动健康、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服务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升服务国际化水平,政府主要负责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相关负责人说,《规划》提出要聚焦基本公共服务不能有效满足的服务需求,着力扩大重点领域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
托育方面,支持公办和民办普惠托育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到2025年底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托位4.5个;学前教育方面,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课后服务方面,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完善中小学课后服务,开展假期托管服务;养老方面,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推动一批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养老服务设施。优质医疗供给方面,增加产科、儿科、口腔、精神等专科医疗服务供给,规划建设首都医科大学研究型医院,加快建设一批研究型病房。
提品质
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记者获悉,《规划》提出为不断满足市民消费升级需求,要积极发展生活服务业,提升优质服务供给。
按照《规划》,本市鼓励服务供给社会化,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健康服务提档升级,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丰富高质量文体服务,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推动服务发展国际化,加快发展国际教育和国际医疗,满足国际人才、引进人才公共服务需求;大力举办高水平国际品牌赛事活动,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引导服务产业品牌化,塑造健康、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服务业品牌,推动连锁化发展。
优布局
优质医疗教育资源落户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