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4.87万户

2019-07-04 12:39: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4.87万户,如果您想了解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4.87万户,请往下看。“前后只是两天时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4.87万户,如果您想了解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4.87万户,请往下看。

“前后只是两天时刻,全部在网上办理,领证也别用到现场,节约了来回路费和住宿费近千元,网上政务服务真是既方便又高效。”在成功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后,金寨森鑫建材助剂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汪达武讲。

近年来,我省把“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别断升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大力进展智慧政务新模式,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制造动能。

深化简政放权,别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6月20日,合胖市蜀山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科副科长何琴琴早上一上班,就把氨鹫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给寄出去了。“前几天,这家企业需变更法定代表人,然而新、老法人代表都在杭州,无法回合胖现场办理。因此,我们经过氨鹫政务服务网长三角‘一网通办’专栏,举行了别见面审批,两天时刻实现了从申报、预审、收件到受理、审查、决定的全流程办理。”

“异地通办、别见面审批”,得益于互联网带来的政务服务效率提升。去年6月,氨鹫政务服务网已在省市县乡村五级实现全覆盖,为各地、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了一具入口、一网通办。“目前,总访咨询量突破2亿次,注册用户超1500万,各类办件量近3000万件,下一步将打造更多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联办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省数据资源治理局有关人士表示。

互联网时代,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有着更高期待。为营造良好进展环境,我省持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完善项目审批流程,深入开展以备案、登记、注册、年检、监制等凶裳?变相设置审批和许可的专项整治,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的审批事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持续清理各种收费行为,别断提升便民利企水平,激发更大市场活力。2018年,我省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至197项,为全国最少,“减证便民”省市县三级申请材料分不精简51.9%、57.7%和56.2%,企业开办时刻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突破80万户,同比增长21.5%。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4.87万户,同比增长23.07%,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制造活力,今年,我省环绕市场主体“痛点”“难点”“堵点”,对标一流,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别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纳税服务、跨境贸易、企业注销、办理破产等营商环境20个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并且,在氨鹫政务服务网、省政府网站、皖事通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发“营商环境咨询题你提我办”通道,广泛收集市场主体各类咨询题并限时催促有关单位竭诚做好服务,依法依规关心解决实际艰难,营造良好进展环境。截至目前,共收办企业反映咨询题5710个,90%以上企业对办理事情表示中意或很中意。

打造智慧政务,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中意度

6月4日,氨鹫省居民身份证网上办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省居民身份证办理进入全程网络化时代。“新系统一次性推出智能预约、智能收缴、人像智能采集、全程查询智能回馈、身份证‘网上办、挪移审、零跑腿’、缩短制证周期等六项服务举措,能够一次都别用跑,直截两脖在网上完成身份证办理。”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有关负责人讲。

“全程网上办”,得益于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的应用。近年来,我省立脚建成政务服务“一张网”,环绕打响氨鹫政务服务品牌、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经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着力打造“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的智慧政务新模式,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中意度。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以提高全流程网上办理的事项比例为建设目标,以有用易用好用为应用追求,别断迭代升级功能,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据省数据资源治理局有关人士介绍,力争到2019年底,我省80%个人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做到“零原件、别见面”,其中部分事项“秒批秒办”;打造50个法人事项集成套餐式服务,推出50个以上事项全省通办、跨市可办。

“年初,我省印发了推进智慧政务实施方案,按照‘省级统筹、顶层规划、试点先行、成熟推广’原则,在16个省辖市分批分时期开展‘办好一件事’‘跨市通办’等专项试点行动。”省数据资源治理局有关人士表示,经过组织评审和专题研讨,已确认并下发各市首批677项全程网办任务清单和54项“办好一件事”任务清单。目前,各市已完成近200项个人事项的全程网办开辟工作(别含查询、问类事项),马上全面上线运行。

创新监管方式,加快 “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

近年来,我省在“互联网+监管”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究,形成了特不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省市场监管局建设了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初步实现了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省司法厅建设全省行政执法综合治理监督系统,加快推进执法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提升行政立法、行政决策和风险防范水平;应急、药监、生态环境、住房间和城乡建设等部门都建设了各自监管领域的业务系统,为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省是全国“互联网+监管”系统首批对接试点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刻全面启动各项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印发了《“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规定,履行了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公开招投标等各项程序。目前,项目胀彡挂网马上结束,近期开标后即可开辟建设。依照《方案》,今年7月底前,我省系统初步完成监管数据中心等重点功能建设,实现与国家系统的对接联通;9月底前上线试运行,建立常态化监管数据归集共享机制;12月底前正式上线运行,实现执法监管、风险预警、决策分析等要紧功能。

“互联网+监管”系统将依托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子系统,建立监管对象风险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频次和被抽查概率。各地、各部门将使用系统相关功能,组织开展单一部门或跨部门联合抽查,实现全程留痕,并将结果同猜浣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氨鹫”等平台举行公示。

“目前,我们对各业务监管系统的风险预警模型举行了全面摸排和梳理,初步确定了几类重点风险预警模型并举行优化,争取系统上线后即可发挥效用。”省政府办公厅有关人士表示,我省将营商环境监测纳入“互联网+监管”建设内容,经过汇聚营商环境涉及的企业开办和注销、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别动产登记、获得水电气等方面数据,建设“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实时、动态、全样本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提升评价及时性和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别断提升智慧监管的能力和水平。(记者 鲍亮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