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西门子气电是能源转型的核心 深耕中国本土市场

2018-07-17 10:08:12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西门子气电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深耕中国本土市场,大家是否对西门子气电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深耕中国本土市场感兴趣呢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西门子气电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深耕中国本土市场,大家是否对西门子气电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深耕中国本土市场感兴趣呢。

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与2016年相比新增装机量增幅超过80%。随着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扩大,未来发电用燃气轮机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近年来,西门子不断推进燃机生产制造的本土化进程。在宜兴投入运营燃气轮机部件制造厂,近日西门子中国发电服务-宜兴一站式服务中心也在此地落成,同时又不断加大燃机核心部件制造以及服务的本地化力度,持续深耕中国的燃气发电市场。

“中国的市场目前正面临能源转型的时期――去煤电,上新能源。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谁来满足基础负荷?谁来调峰?燃气发电便成了最优选择。”西门子(中国)发电与天然气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姚振国在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燃气发电业务就是能源转型中非常核心的业务。”与此同时,西门子(中国)发电服务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罗克(GeryNocker) 表示发电服务集团近几年也在不断深耕本地市场。

《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之下,您认为目前中国的燃气发电市场的现状如何?

姚振国:中国的市场目前正面临能源转型的时期――去煤电,上新能源。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谁来衔接转型过程中的空缺?这是能源转型里面的核心话题。 因此,燃气发电业务就是能源转型中非常核心的业务。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燃气单一市场,西门子为中国市场提供的重型燃机数量约达60台,就单一市场来说,中国已经变成一个很大的市场。

《能源》:2016年以来,35%以上的合同被H级燃机为代表的“特大型”燃气轮机所包揽。那么H级燃机在中国的市场推广情况如何?

姚振国:H级燃气轮机代表了技术的先进性。H级燃机在中国市场上目前还不是主打产品,中国目前的燃机发电主要是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的,这需要考虑各地区的热负荷多大。H级燃机的热负荷很大,从目前的市场来看H级燃机还不是主流的产品,但是对未来十分重要。

近日西门子获得在中国内地的首个H级燃气轮机订单,将于明年年底在广州增城投产的两台SGT5-8000H重型燃气轮机,这两台H级燃气轮机不单单为普通用户服务,还将服务工业用户,比如富士康的生产基地,所需蒸汽量较大,这两台H级燃气轮机将发挥供电和供应工业蒸汽的作用。

像富士康这类项目可能对H级燃机的需求很大,所以我们预见未来H级燃机会逐渐成为和F级燃机平分市场的燃机机组,而且未来在沿海地区会投产部分H级燃机。因为H级发电的效率高,供热的能力也高。例如,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一台H级燃机联合循环机组,就保障了杜塞尔多夫一个城市全部的供暖和供电需求。

《能源》:在燃机领域,西门子如何践行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

姚振国:讲本土化不讲核心部件的本土化是没有意义的本土化。西门子践行燃机本土化策略的目标是将燃机最核心的部分即热部件本土化,而不是辅助设备本土化。西门子去年在中国建设的燃气轮机叶片厂,主要生产燃气轮机设备热通道部件,其中包括西门子先进的燃气轮机透平叶片。不仅仅解决了燃机最关键的部件生产问题,而且增加了未来服务市场的竞争优势,解决了整个产业链里面最核心的环节。

《能源》:西门子发电服务集团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取得不错成绩,您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哪些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克: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首先,西门子发电服务集团在中国市场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过去几年里面在本地化的策略方面有非常好的战略制定以及实施。最主要的是本地化团队的建设。例如在全面本地化之前,如果客户有比较急的需求,按流程是从德国派工程师到中国,可能需要花费至少两周的时间才能到达客户现场。但是现在基本上就是点对点的差旅过程,大大地提升了响应速度。

第二,从设施上讲,西门子在中国设立包括现场服务设施、战略备件及检修工具仓储和依托燃气轮机热部件生产基地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可以更好地把服务和硬件传递给客户。

第三,和燃机部分共同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因为目前电厂在购买新燃机的同时把初始投资和未来长期运营维护的投资放在一起考量,而服务作为未来运营的投资,主要成本是来自于发电服务集团,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和新燃机设备是一体的,所以说我们的订单都是共同获得的。同时,发电服务集团的本地团队不断壮大也是帮助我们赢得机组长协服务的订单的因素之一,这些都是在有效战略下的结果。

第四点就是基于能源转型的一个挑战,客户对于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应该更高了。而我们的战略都能满足客户对这些需求。

姚振国:我觉得核心的因素还是本地化。过去的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合中国市场了。

西门子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路径就是本地化,供应链的本地化、技术服务人员的本地化、备品备件的本地化,并推进整个产品价值链的本地化,这样才有竞争优势。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