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仍需创新产品形式,大家是否对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仍需创新产品形式感兴趣呢。
新华社记者 许晟 随着绿色产业发展,当前我国银行业也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将信贷业务向绿色产业倾斜。但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绿色信贷缺少足够的内生动力,绿色产业缺乏统一标准等,需要银行业创新绿色信贷方式,以实现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如果没有工行的绿色贷款,西溪湿地不可能保护、发展得这么好。”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刘想日前对记者说,如今的湿地公园游客逐年增加,2017年营收1亿多元,达到收支平衡,水质从劣5类变成2类,鸟类品种从79个上升到175个。
“门票、船票等收费权质押,是做西溪湿地贷款时的一大创新。”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魏洋说,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项目二期、三期工程实施前,资金需求量大,但又缺少足够的抵押物,不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湿地保护很难进行下去。
和湿地项目贷款类似,银行业在支持绿色产业时,缺少完善的外部相关配套环境和措施,缺少一些有形资产流转平台、流转市场和信息交流平台,抵质押相对困难。政策上也多以鼓励绿色金融发展为主,缺少足够激励。
业内人士建议,鉴于银行在绿色信贷项目上往往采用相对优惠的利率,在盈利能力上相对较弱,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正向激励,银行业本身也应积极创新产品形式,合力助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政策层面对绿色金融多有支持。如,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央行探索把绿色信贷纳入货币政策操作合格质押品范围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中,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金融投入力度等。
不少银行也正在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如,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实现了光伏发电收益权的资产证券化,中国工商银行为美丽乡村建设开发“民宿贷”、为生态景区开发“旅游贷”等,大多获得了不错的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发展也遇见前所未有机遇。据机构测算,未来5年,我国绿色金融资金需求规模或达14万亿元到30万亿元之间,绿色信贷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又进一步要求银行业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