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环境保护不力不能让纳税人“埋单”

2017-12-18 04:36: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环境保护不力不能让纳税人“埋单”,如果您想了解环境保护不力不能让纳税人“埋单”,请往下看。新华网郑州7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环境保护不力不能让纳税人“埋单”,如果您想了解环境保护不力不能让纳税人“埋单”,请往下看。

新华网郑州7月17日消息,因当周PM10和PM2.5指标均排名倒数第一,劣于全市综合得分,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管委会收到了400万元罚单。这是郑州市新推行的环境空气质量周排名奖惩机制,这项活动将从7月持续至年底。

随着“绿水青山即是青山银山”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群众对天朗气清美好家园的新期待,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将环境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些地方更是将其列入“一票否决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河南郑州以财政奖惩的办法,倒逼辖内县区提升环境保护力度。辖内各县区为了能争先进位,势必想在短时间内提升空气质量指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清理辖内污染源、关闭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工厂,此举在整改期内或许能让人们见到久违的蓝天白云。

以财政奖惩作为推动环保工作的抓手,在笔者看来并不是“高招”,一旦奖惩机制取消,被关停企业势必恢复生产,且加班加点弥补之前的损失,污染问题将再次反弹,一段时间内空气质量或比整治前更糟糕。再说,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于税收,源于普通纳税人,其中也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而财政收入的一大属性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出行环境等等都需要财政支撑。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不力,就倒扒当地财政,势必影响辖内市民的生活质量,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这种做法无异于把环境保护不力的责任推向市民,让纳税人“埋单”。

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空气质量取得明显好转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地方政府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用一时GDP的减少换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养成绿色、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而这些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某个激励措施就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各地政府不能将环境保护当做一种任务,靠平时搞突击,抓抓放放。而要立足长远,常抓不懈,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只有当绿色发展切实付诸行动,绿色生活方式上升为公民自觉时,天蓝气清水绿的美好家园就会从蓝图变为现实,从暂时变成永恒。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