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生产工艺(再生资源生产工艺有哪些)

2023-05-09 13:17:44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生产工艺(再生资源生产工艺有哪些)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生产工艺(再生资源生产工艺有

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生产工艺(再生资源生产工艺有哪些)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生产工艺(再生资源生产工艺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从购物时赠送的塑料袋,到有偿使用可降解的购物袋;一次性餐具从外卖流行包装,到被限制使用;家庭垃圾从混装到干湿分类。废弃物塑料降解,再生处理,是全球关注环境问题中,最最被人关注的。像可口可乐等这样的塑料瓶装饮料,在创造了全球消费品牌的同时,也创造了塑料瓶垃圾。大企业开始承担社会责任,食品级塑料废弃物,不但要能再生,再生后还要满足食品级的技术要求,实现循环利用。全球只有一家瑞士的企业技术领先,但这家企业80%的股权已经掌握在一个低调的中国上市企业手里,它就是北京三联虹普。

文/肆月

出品/硬通社

1

独家技术就是护城河

三联虹普是一家很低调的纯技术服务型企业,前几年的主业是给化纤生产企业,定制建设生产线,三联虹普的业务范围很小众,但是这家企业的技术壁垒却很高,它几乎可以独占国内的一些细分市场。而随着主业的逐步放量,三联虹普收购了瑞士一家再生聚酯材料技术的龙头企业Polymetrix,其生产线能够达到食品级再生循环标准,被称之“瓶到瓶”,通俗点讲,就是可口可乐的废弃饮料瓶,进了这条生产线,就变成了一个新的食品级的饮料瓶。

这也是一个轻资产运营的企业,虽然定制生产线,但它并不生产设备,而是仅做技术输出,它只关注两点:一个是生产线基础技术方案的设计,另一个就是生产线设备的集成和调试。三联虹普仅仅抓住一个有质量的结果:提升生产线的性能和对产品合格率负责。

三联虹普的起家板块,聚焦在合成纤维领域里,针对聚酰胺进行技术研究、创新和突破。聚酰胺通俗一点讲,就是尼龙或者叫锦纶。这是一家纵向发展、内功深厚的企业,扎实技术的知识产权和应用,成为其极深的护城河。三联虹普自主研发的聚酰胺聚合及纺丝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开创了单线年产7万吨、10万吨的大容量,这在整个国内的聚酰胺行业里,都是名列前茅的。

三联虹普的金主都是一些重资产的化纤领域生产型企业,这样的企业最关注的就是生产效率、产量和成本。从三联虹普的公开信息中获悉,通过他们技术革新过的生产线,在合格率达标的前提下,产能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且质量都属于优质产品。

根据企业销售单价来看,他们可以通过技术升级为客户企业提高1000元/吨的营业额。因此,在2000年左右,中国锦纶新增产能的80%,都来自于三联虹普研发的这套技术。

我们最为常见的合成纤维,就是纺织品,比如说用途广泛的各种服装,还有家纺产品、汽车内饰等等,生活中这些随处可见的地方,都是合成纤维的巨大市场。在这些纺织品中,合成纤维的使用频率,已经达到了75%-80%,而在20年以前,使用比例还不到40%。

纺织材料使用合成纤维,中国是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各种面料重要的生产国家,全球有60%以上的合成纤维,都是中国生产的,工艺和技术全部自主可控。

其实,锦纶一直到2018年、2019年初整个行业才开始了真正放量,这主要得益于合成纤维的上游苯原料的供给大大增强。在这个小众的生产领域,三联虹普的技术已经占领了制高点。

在此之前,人们在纺织领域中,涤纶这种材料用得也很多,锦纶要比涤纶在各项性能上有优势,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贵。

锦纶的价格大概在2.5万元/吨,而涤纶仅有1万元/吨。也许是因为看到了机遇,2017年很多聚酯行业的龙头上市企业,纷纷向锦纶的上游行业——石油炼化领域拓展,民营炼化项目加大了苯原料的供给,这些项目投产以后将为聚酰胺行业输出330万吨的原料,这相当于存量供给的1倍还多。

原材料价格成本下降,势必会对为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空间,再加上生产技术国产化的突破,又为聚酰胺生产企业降低了一道成本,而在这个空间中,拥有核心生产技术以及全套整体解决方案的三联虹普,就可以乘上这样一阵东风,驶上快车道。

2

分道扬镳自立自强

三联虹普的核心人物就是董事长刘迪女士。这是一家靠技术力量吃饭的公司,董事长更是基本包圆了聚酰胺行业内的所有研发荣誉。用公司内部人的一句话简单概括:“这个行业内几乎所有奖项都得过”。刘迪,出生于1961年,今年60岁,中国的聚酰胺生产技术,就是由她搞起来的。

年轻时的刘迪,参与了 1980 年纺织部纺织科学研究院合成纤维研究所的筹建,是50位创始团队成员之一。这个研究所在当时,是作为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合作建立的合纤所,承担了高分子材料聚合、纺丝及高性能纤维、特种纤维的系列研究。刘迪这一生都在纺织材料行业里从一而终。

*图片由搜狐网拍摄

上世纪90年代初,刘迪从合成纤维研究所辞职下海了,凭借国际合作经验,她知道在化纤领域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最有名气的就是一家来自外国公司。

彼时,中国在工程领域的设备都是采用成套引进的,所以一家外资公司几乎承包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化纤生产线。

1995年,34岁的刘迪在化纤行业中小有名气,当时外资也想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契机,吉玛三联工程公司合资成立,刘迪出任中国区销售总监兼董事。

从此以后,刘迪团队开始奔走于各个化纤生产企业间,但销售并不顺利。化纤生产线投资相当高昂,动辄就要几十亿元成本,1997-98年能够轻轻松松摸出来几十亿的民营企业,可是少之又少,刘迪的中国市场营销工作遭遇挑战。

既然如此看重中国市场,那就要制定出适合中国市场的销售方案,刘迪当时提出了是否能够逐步实现技术国产化,这样可以降低生产线的投资门槛,也能够推动外资在中国的市场。

一筹莫展之时,母公司传来了不利消息,1999年原总裁罗特去世了,罗特十分看重中国市场,也是因为他的推动,才有了与刘迪团队的合作。

罗特去世以后,新上任的总裁与罗特的观点截然相反。有一次,讨论开拓中国市场的问题时,新总裁非常不屑一顾,甚至觉得,没有讨论的必要,他在一次会议上直截了当地对刘迪说:“中国人,买不起奔驰就别买了”。刘迪听了这句话,当场转身离开结束会议,也结束了她合资公司销售总的生涯。

*图片由硬通社图库提供

1999年底,三联虹普正式创建,由刘迪挂帅,摸爬滚打了这么长时间,她太知道中国化纤企业到底需要什么。

于是,三联虹普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专攻化纤生产关键工艺和核心装备设计的技术突破,一定要走国产化的道路,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联虹普的老员工说,那个时候他们的对手都是国际企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潜心研究,他们所研发的生产线工艺技术基本可以与国外企业的综合性能保持一致,但是投资成本要小很多。

事实证明,刘迪团队的技术是过硬的。她本人从业30年以来,获奖无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其“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的称号,她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奖”等等,三联虹普在她的领导下,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0年底,公司共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共计258项。她是中国纺织行业科技力量中,战功赫赫的领袖人物。

刘迪除了知道行业要什么,更知道知道自己要什么。三联虹普看似在化工领域,但她始终坚持轻资产化运营,不涉及任何环节的设备生产,这些都可以外包,她所掌握的就是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设计,也就是生产线设备的“大脑”,这是一条生产线究竟能够带来多大产能的关键所在,也是生产型企业的生命线。

3

再生资源是金饭碗

2018年,三联虹普以1.3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瑞士一家工程技术服务公司Polymetrix Holding AG 80%的股权,Polymetrix拥有的核心技术,可以将三联虹普原本设计的生产线所生产的尼龙材料,产品再提高一个档次,而这个档次正好是目前中国在高端尼龙产品市场的空白。

除此以外,Polymetrix的这项技术还将会用于再生塑料领域,未来它的市场前景通俗点形容,就是有可能每一个可口可乐的瓶子,每一包雀巢咖啡的袋子,都来自这条生产线。

Polymetrix是一家从事聚合物加工或回收过程中的固相增粘(SSP)技术提供商,直白讲,就是塑料瓶原料生产技术。

这项技术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高达90%以上。这项技术除了可以用在塑料瓶上,还可以用在工业丝等高强度的材料生产上。

这对于三联虹普而言,可谓如虎添翼,因为一个行业在经过一段发展期之后,都会进入竞争的下半场,这个时候细分市场是很重要的发力点,通过收购Polymetrix,三联虹普将快速进入其所处的工业丝、聚酯瓶片、塑料回收等化纤行业的高端产品细分领域。

Polymetrix会成为三联虹普的摇钱树?这一笔交易当时构成了一次重大的资产重组,并不是因为交易价格或者资产总额,而是Polymetrix当时的营业收入几乎可以与三联虹普全公司持平,同时,收购时原股东保留了20%的股权,还向标的公司提供了一笔1600万瑞士法郎的流动资金贷款,这也为收购后公司的发展备足了粮草。

*数据来源三联虹普2018年年报

而当时,Polymetrix正在与全球首屈一指的环保企业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Veolia)签署一项合作协议,这个合作协议高达人民币1.09亿元,几乎等于三联虹普2017年全年营收的37%。对三联虹普而言,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投资。

Polymetrix与法国Veolia的合作,是再生塑料领域内一个全新的突破。目前,塑料瓶回收领域的技术仅停留在“瓶到短纤维”,也就是,回收的塑料瓶,只能变成可重新利用的材料,如果要成瓶,还要再上生产线。

而Polymetrix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瓶到瓶”,也就是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出与回收的原生塑料瓶,性能等级相当的再生塑料瓶,同样也是食品级的。这一条流水生产线,是行业内的首条年产万吨食品级rPET全流程生产线,建成后,法国达能会成为目标金主。

除此以外,Polymetrix与墨西哥境内最主要的PET吹塑瓶供应商Zapata Envases也达成了合作,Zapata Envases有一个重磅级客户,就是可口可乐。

*图片由硬通社图库提供

Polymetrix将与Envases集团墨西哥公司合作建设全球第一条年产5万吨级的rPET-SSP生产线,建成后,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再生聚酯工厂,产品将直销北美,供应给世界级食品饮料企业。

三联虹普即将进入的领域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因为环保问题是每一个国家都不能够逃避的责任,尤其是在欧洲,对于塑料废弃物有着严格的限制和使用标准。

在全球政策的呼吁和推动下,各大国际级巨头企业纷纷领下军令状,承诺至少到2030年使用再生塑料制品比例会达到30%以上,甚至是50%。

再生塑料制品是消耗品,甚至可能变成必需品,供需关系和市场规模不言而喻,三联虹普掌握着终端技术,就是掌握着顶层智慧。

一个依靠过硬的技术来立身的企业,一旦站到风口,就是一鸣惊人。

聚焦特色上市企业,深耕硬通资讯信息,过硬的资讯就是价值,请关注硬通社GZ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