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不可再生资源数量少(不可再生资源种类)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不可再生资源数量少(不可再生资源种类)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上世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这句话并不夸张,因为纵观二战结束之后发生的战争,有一多半都是因为石油。这种黑乎乎的物质,也因此被称为“液体黄金”。
那么,按理来说,在多年的消耗之下,石油应该临近“枯竭”了,可是它似乎没有变少却在变多。明明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何能够越用越多呢?是不是人类从一开始对石油的判断就出错了?
石油的形成
石油作为一种能源,本质上是一种烃类混合物,其质地比较粘稠,是深褐色的。由于在工业领域当中的需求很大,所以一度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要争夺石油资源的根本原因,毕竟在现在这个背景下,只有工业领域强悍,说话才硬气。
虽然石油的争夺是从上个世纪开始才初见端倪的,但是人类发现和开采石油其实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
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当中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早在那一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开采利用石油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石油被定性为不可再生能源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争议。比如坚持生物成油理论的人和非生物成油理论的人一直无法达成共识,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理论更有道理,而他们代表的正是不可再生阵营和可再生阵营之间的对抗。
生物成油理论认为,现在的石油是地球在不断演化的时期当中形成的,原材料是动物和植物尸体的有机质分解。简单来说,历史上不仅有着典型的“成煤期”,还有典型的“成油期”。
非生物成油论则表示,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么多用来形成石油的“生物原材料”,所以石油本身石油地壳当中的碳氢化合物向上渗透形成的。不过由于这种理论的“bug”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支持者相对生物成油理论来说明显更少。
综上所述,目前绝大多数人都坚持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并且也相信石油在人们无休止的开采之下会变得越来越少,直至“枯竭”。可是,现实的情况似乎与之相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谁在给地球偷偷“添油”?
为什么石油越用越多?
随着人类的工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对于石油的需求自然也就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石油的消耗量增加了,就连油价也是一路飙升。就这样,这些黑色的粘稠液体,成为了人人争夺的“宝藏”。
世界上不少国家甚至因为在本土发现了石油,从而“一夜暴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土财主,相信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个国家是谁。
不过人类是非常擅长“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的,所以大家一边在享受石油资源的同时,也在思考石油会在什么时候枯竭。
从上世纪开始,每隔几年就会有人跳出来预言石油的枯竭时间,比如在1972年时,罗马俱乐部就发布了一篇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指出像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会在人类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在持续的消耗之后走向枯竭。
对于石油枯竭,美国也表现得十分认同。可是,石油似乎没有如他们所说的正在减少,反而有增多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当时人类认知中的石油储量和现在探明的石油储量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在上世纪时,受限于勘测技术和国家科技发展程度不同,许多国家的石油都没被发现。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误以为脚下一亩三分地发现的石油就是全世界的石油了,由此理所当然地认为地球上的石油将会很快就枯竭。后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表现,使得不少人都关注到了它身上的“商机”。
在勘测和开采资金投入更多的情况下,石油的探明储量变得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给了大家一种石油没有变少反而变多的错觉。毕竟从探明储量的变化上来看,石油确实是在“变多”。
当然,油田的数量变多了,消耗也不甘示弱,二者达到了某种相对微妙的平衡。
其次就是新能源的出现,石油虽然是“工业血液”,但是人们为了不让工业在未来因石油枯竭而死亡,所以一直在努力寻找新能源代替石油。
虽然目前能够完全替代石油的能源尚未出现,但是大量的新能源也挤占了石油的一部分市场,使得它无法再像从前那样一家独大了。
以美国的页岩油为例,它的日产量在2009年还是25万桶,而到了2015年时日产量已经达到了500万桶。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的需求量远不如前,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消耗的速度也会减少。因此经济学家朱利安·林肯·西蒙就表示,在石油枯竭之前它的需求就会先“跌入谷底”。
最后就是关于石油成因的争论,目前有不少科学家将生物成油论和非生物成油论结合在了一起,认为石油的形成与这二者都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也许有一部分确实是属于“可再生的”。
综上所述,我们对石油变化产生的错觉,是各种原因共同导致的。但是随着第四次能源革命即将到来,石油确实会从顶峰坠落,这是必然的事情。
就像木柴、煤炭从顶峰跌落一样,毕竟石器时代的结束,从来都不是因为石头用完了。只要人类一直在探索,科技在发展,那么总会有“后浪”将石油拍在沙滩上。
第四次能源革命
大家都知道石油虽然从目前的使用感受来说,还是非常好用的,但是它的弊端对于现在人类发展的要求也很致命,那就是相当不环保。
在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人们渐渐都意识到了必须立即减少碳排放,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就是贡献温室气体的主力军。
因此,人们急需寻找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用它们来替代污染较大的石油。目前不论是风能、太阳能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这些年电车的兴起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明显的趋势。
不过,如今的电车还是有不少问题存在的,所以很多人都选择观望,不敢下手。但是只要科学家让下一代电池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仅价格低供能还充足的话,那么石油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减少。
就像曾经盛极一时但是却在技术冲击之下匆匆退场的“诺基亚”一样,任谁也想不到它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干趴下。
只能说时代的洪流不会顾及任何人的感受,如果抓住了机遇,那么哪怕是猪站在风口也能起飞。但是若是错过了机遇,那么投资再多也会血本无归。
现在的石油就处于这个不上不下的位置,虽然还没有被新能源完全替代,但是市场份额却屡屡被分割,前来“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石油的地位早已不像上个世纪那么风光了。
如果可控核聚变研究在近几十年之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那么石油的退场将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这大抵就是科技发展的意义吧,只要探索不停,人类在短期之内就不会因资源匮乏而走上绝路。当然,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我们依旧要警惕,过于乐观和悲观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