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如果您想了解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请往下看。
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线图”更清晰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作出详细部署。《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保障方案之一,是能源领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未来,《意见》将与能源领域碳达峰系列政策协同实施,形成政策合力,成体系地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提高供应安全保障水平
在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碳排放占比较高,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现行能源体制机制和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为能源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还需要增强,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新的安全保供风险增多,能源输送等基础设施不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关键环节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能源市场体系还不完善,能源管理的协同机制有待改进,投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仍偏弱等。”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前提是保障能源安全。《意见》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在预警机制方面,《意见》要求电网、油气管网及重点能源供应企业要完善经营区域能源供应监测平台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同时提出建立涵盖能源、应急、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的极端天气联合应对机制。在储备应急体系上,《意见》提出加快形成政府储备、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生产经营库存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实物储备、产能储备和其他储备方式相结合的石油储备体系。
“推动将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纳入电力电量平衡,发挥需求侧资源削峰填谷、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和适应新能源电力运行的作用。同时,完善支持灵活性煤电机组、天然气调峰机组、水电、太阳能热发电和储能等调节性电源运行的价格补偿机制。”该负责人举例说。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意见》明确,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需要产业结构调整,更需要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撑。《意见》立足能源转型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机制的顶层设计,完善能源领域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为促进清洁低碳能源产业链一体化技术进步,《意见》提出依托大型新能源基地等重大能源工程,推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展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通过工程化集成应用形成先进技术及产业化能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景春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治理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意见》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统领,聚焦生产、传输、监管、交易、消费等能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从多层次、多维度、全领域进一步明确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路线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更好激发能源市场活力
在北京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等学者看来,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就必须让绿色能源“活”起来,让碳排放权、用能权和绿色电力等“动”起来,通过建立各种交易市场实现绿色电力能源及其关联权益在企业和城市间的动态平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据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意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消费侧绿色低碳转型、深化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等举措,增强能源系统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