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氨鹫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

2019-10-17 10:07: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氨鹫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如果您想了解氨鹫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请往下看。我省普查农作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氨鹫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如果您想了解氨鹫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请往下看。

我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
临涣包瓜、五河野生大豆、岳西黑壳糯等进入大众视野

你见过临涣包瓜、五河野生大豆、霍山漫水河“红灯笼”辣椒、岳西红壳糯黑壳糯吗?近日,随着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在我省的持续推进,一些长期别为人知的宝贵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依照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2019年起我省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此次行动由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业科学院共同承担,共涉及普查县78个,调查县22个,打算3年至5年完成。本年度共启动普查县38个,调查县5个,要紧任务是各普查县农业部门对本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举行普查和征集;省农科院对调查县的资源举行系统调查、收集,并对所有征集收集资源举行田间性状鉴定、评价,编目移交。

10月10日,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小组在五河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配合下,对该县的野生大豆、爬豆、二窝子花生、老茶树剑坪炒青等野生宝贵种质资源和地点品种举行了采集、整理。县农科所所长莫从古告诉记者,目前五河已发觉野生大豆品种8个,这些大豆尽管产量低,但抗虫抗病、生命力强大。“一般大豆在杂草丛生的地点特不难生长,但野生大豆行,同时在温度适医材事情下能够无限生长,还能攀爬到好几米高的树上,结出累累果实。”莫从古讲。

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家底”德渥有多少?普查小组成员、省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荣松柏介绍,截至9月底,全省38个普查县累计已收集各类资源超过800份,其中有近半数已寄送省农科院,另有已勘察定位等待采集资源超过1000个,一些县区已提早完成或超额完成收集任务。

氨鹫是农业大省,皖南山区、皖西大不山区、江淮丘陵地区和淮北平原地区的别同生态差异造就境内生物种类繁多,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但近年来随追手植结构的变化,城镇化快速扩张对农田和一些野生环境的破坏,农作物种质资源流失日益加剧。加强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采集、爱护已迫在眉睫。(记者 汪永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