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50年如一日污水变饮用水 这个非洲国家做到了

2019-08-09 16:11:31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50年如一日污水变饮用水 这个非洲国家做到了,大家是否对50年如一日污水变饮用水 这个非洲国家做到了感兴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50年如一日污水变饮用水 这个非洲国家做到了,大家是否对50年如一日污水变饮用水 这个非洲国家做到了感兴趣呢。

在非洲的西南部,有着一个被称为“冰火之地,勇气之国”的国家——它就是纳米比亚。这里一半沙漠、一半大海,不仅拥有长达1500千米的海岸线和发达的渔业,还有着让人迷醉的魔幻夜空。

你可能想不到,以旅游和渔业闻名的纳米比亚在环保领域也独树一帜――这里有Goreangab水处理厂。它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饮用水级别”污水处理设施!

纳米比亚:水,要用生命来守护

众所周知,将市政污水处理至饮用水级别,这需要极高的水处理工艺,也可能会产生不菲的处理成本。然而纳米比亚没有选择,因为这里的干旱已经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

纳米比亚坐落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是非洲最干旱的国家之一:平均降雨量为每年250毫米,高温导致83%的雨水蒸发,只有1%的雨水渗入地下。由于水资源匮乏,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只能依靠60公里外的地下水和200公里外的水坝。2019年,纳米比亚甚至正经历了38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约五分之一的人口面临缺乏饮用水和粮食的威胁,农牧业生产遭遇重大打击,政府已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为了改善严重缺水的局面,政府从19世纪初开始修筑包括水井、水坝和水厂等各种储水设施,但依然改变不了城市缺水的局面。直到1968年纳米比亚政府决定回收再利用市政污水以供居民使用,才终于打开了这座城市水环境变革的大门——这在当时可是世界首例!

“污水”变“饮用水”:50年经验证明,靠谱!

将污水处理至饮用水水平,这在技术上早已不再稀奇。然而,想要以此来为数十万居民提供经济、稳定、安全的饮用水,这仍然是一个备受质疑的方案。纳米比亚通过Goreangab水处理厂,向全世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2001年起,威立雅帮助Goreangab再生水厂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造,旨在保证饮水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为此,威立雅采用了数项创新举措:生物过滤和活性炭颗粒过滤, 以及一项 “多重屏障” 工艺,旨在从污水中去除四种主要元素(物理参数、气味、微量元素、生物副产物和消毒副产物)。十道过滤吸附流程环环相扣,去除细菌、杂质和污染物,从而生产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完全可饮用的水。

图:Goreangab工厂(来源:威立雅)

为了进一步确保水源的安全和赢得公众的信任,威立雅对Goreangab工厂生产的再生饮用水进行严格的质检。首先,采样机每三十分钟就自动采集样品,交由经认证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此外,第三方实验室还进行有关病毒、寄生虫、毒物、杀虫剂、藻类毒素等方面的高级检测。而且,再生水与饮用水混合之后,市政部门还会进行一次最终水质的检测。

图:Goreangab工厂的再生水(来源:威立雅)

现在,所有这些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这座都市的水源已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从原先的4300立方米/日增加到了20000立方米/日,相当于7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满足40万居民每日的用水需求。在温得和克,26%的居民饮用水由Goreangab再生水厂提供。此外,回收的废水不仅仅填补上了日渐扩大的水资源缺口,还能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各类污水,可谓一举两得。

50年来,在温得和克实施的解决方案已经证明,即使在一个资源缺乏、经济落后的国家,只要政府监管到位、工程设计合理,回收再利用污水来增加城市的饮用水供应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仅靠技术是不够的。温得和克市还积极推广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并将防止浪费的控水系统以及消除管道渗漏和减少公园用水量的措施结合了起来。

“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在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排放到自然环境(河流或海洋)。而河水又被提取为城市供水 。在温得和克市,这一循环得到简化,使水处理变得更直接。”——Martine Vullierme(威立雅非洲/中东地区运营副总监)

中国再生水利用之路

处于极端干旱中的纳米比亚,因满满的求生欲推动了“污水”变“饮用水”的循环经济进程。这对我们中国又有什么启发呢?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水资源是可观的,但其实南北差异巨大:中国80%的水资源都集中在南部,北方地区的8个主要省份严重缺水,而这些缺水地区的人口约占全国总量的40%!即使依靠南水北调工程,也仍然不足以填补这个用水缺口。因此对再生水的利用,也是中国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向。事实上,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开展了再生水的利用之路:

在新疆乌鲁木齐,威立雅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达标后就被当地市政运用在了绿化灌溉、工业制冷等众多领域,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在青岛,威立雅为雀巢工厂设计了综合性的牛水回用方案,处理后的牛水可回用于CIP和锅炉补水、清洗机器和冷却塔补水等;北京房山区的牛口峪湿地公园的水源均来自于燕山石化公司排放的工业废水。曾经荒废的污水氧化塘,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放松的公园,更是50多种珍稀鸟类的天堂。

图:牛口峪公园(来源:网络)

由于文化原因或了解不足,尽管水资源短缺,再生水回用却往往“叫好而不叫座”,惠及到的人群仅限于少数地区。希望随着技术进步与公众宣传教育的深化,在不远的将来,再生饮用水能更深入地缓解人类用水压力。

(编辑:小虫)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