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锭:保利协鑫铸锭单晶拉动成本收益,明年完成1400台铸锭炉改造

2019-06-06 12:14:40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保利协鑫铸锭单晶拉动成本收益,明年完成1400台铸锭炉改造,大家是否对保利协鑫铸锭单晶拉动成本收益,明年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保利协鑫铸锭单晶拉动成本收益,明年完成1400台铸锭炉改造,大家是否对保利协鑫铸锭单晶拉动成本收益,明年完成1400台铸锭炉改造感兴趣呢。

光伏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对光伏技术和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方能推动光伏进一步降本增效,市场亦自主倾向于效率与成本协同的高效产品。

《能源》记者了解到,多晶龙头保利协鑫正在大力推广铸锭单晶技术,与直拉单晶形成并驱争先之势。

铸锭单晶又称类单晶,是指采用多晶铸锭炉,在常规多晶铸锭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单晶籽晶,定向凝固后形成方型硅锭,并通过开方、切片等环节,最终制成单晶的硅片。

由于铸锭单晶本质上沿用多晶的制造工艺路线,在成本上相对具有优势。据保利协鑫首席技术官万跃鹏介绍,铸锭单晶硅片可以通过稳定生产工艺、籽晶的低成本化技术等进一步降低成本。

基于铸锭单晶技术路线,保利协鑫研发出“鑫单晶”产品,于2011年推出铸锭单晶产品“鑫单晶G1”。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2017年保利协鑫推出第三代成熟铸锭单晶产品“鑫单晶G3”,并于2018年起开始规模化应用。

“鑫单晶”产品号称有着“单晶的效率,多晶的成本”,万跃鹏在“铸锭单晶产品的量产化应用分论坛”上表示,“目前鑫单晶的发电性能已非常接近于直拉单晶,成本则会低很多,可以让采购组件的电站有更低的度电成本。对电池和组件厂来说,使用鑫单晶意味着有更好的抢单能力和更好的收益。”

据了解,“鑫单晶G3”在客户端的电池的量产效率可达22.18%,与单晶电池的效率差值在0.3%以内,组件效率差距在5W以内,同时光衰仅为直拉单晶的50%,量产效率与直拉单晶差在0.3%以内,能够低成本实现166mm方片生产,有着低成本、低能耗、高性价比、灵活尺寸等优势。

由于鑫单晶的成本优势,综合考虑衰减等因素后,和直拉单晶同瓦输出的铸锭单晶组件,有每瓦1美分的利润空间。目前,保利协鑫的下游客户协鑫集成、阿特斯、日托等已经投入鑫单晶百万片级量产。

日前,阿特斯通过使用鑫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效率达到22.28%,创造了大面积多晶电池新的世界纪录。

根据保利协鑫的计划,2019年“鑫单晶”的产能将达到8-10GW。

“如果能够按照计划的产能,在年底鑫单晶的成本优势会显现出来,将会带来15-20%的利润增长。”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游达在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今年海内外光伏市场情况,这些产能将大部分被海外市场消化。

在一年一度的SNEC全球光伏展会上,保利协鑫完成了“鑫单晶”6GW的签约订单,包含明年的部分订单。

据了解,明年保利协鑫能源旗下的1400台铸锭炉将全部改造完毕,以保证鑫单晶硅片的供应,同时对多晶产线进行技术升级。

“保利协鑫技术的升级改造目前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公司成本的情况正在稳步推进,鑫单晶方面下一步会继续降低成本,成本可能在年底之后会有个大幅度的下降。”游达表示。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