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绿会行动亚洲专项基金2019两会建议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生命关怀教育,大家是否对绿会行动亚洲专项基金2019两会建议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生命关怀教育感兴趣呢。
从同理心出发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儿童的生命关怀能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培养关键,需要支持同理心养成教育课程创新,推动将同理心养成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同理心继续教育的发展。
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生命关怀教育,培养同理心夯实友善价值观养成”的提案
【内容】同理心是一种设身处地、体会他人在既定事件上的逻辑及感受的能力。有理论认为,我们能克制反社会行为的原因之一,是伤害他人会带给我们如同身受的痛苦感。拥有同理能力,决定了孩子能不能从自我为中心转换到换位思考,能不能尊重和理解他人,能不能创造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不能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关怀和尊重其他生命体和自然。
同理心是孩子内心正义感促发所产生的动力源泉,同理心更是家庭关系维系的重要力量,有同理心的人才有意愿了解他人的困难,并有意愿去帮助他人。同理心培养会促进实现自我要求,有同理心的人更容易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责任要求,以及别人对你的期望,并会为此而努力。同理心建设,有利于促进责任感建立和志愿者精神培养。同理心更是所有社会企业家都具备的首要特质。
1,推动基础教育增加同理心养成内容,促进正确生命观的建立
同理心的养成与儿童期间与他人、动物和环境的互动有密切关系。一方面,过去多年来自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学领域的研究表明暴力罪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往往有多次虐待动物的经历。另一研究发现了动物虐待、儿童虐待和家庭暴力之间的联系,发生动物虐待的家庭,也往往存在儿童虐待和家庭暴力。
一项6年期核心为同理心和责任感养成的生命关怀教育研究表明,建立系统化的校本课程鼓励儿童以生活场景为基础,学习对他人、动物、自然抱持关怀和尊重,并且认识到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教育过程可以明显提升儿童的同理心,改善在校行为表现,自信心增强,压力水平降低,减少了攻击性情绪爆发和欺凌行为,感觉更敏锐,因此具备更强的应对问题的能力、生命关怀能力和更好的社交技能。
建议全社会关注生命关怀能力的发展,在基础教育校本课程中增加同理心养成教育相关内容。
2,推动教师同理心继续教育,夯实师风师德,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维
人们总是给周围的人提供经验式学习的机会。我们会注意到我们所尊敬或熟悉的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在他们身上是如何体现他们试图传递和探索的价值观。在真实、自然的语境下,我们是可以看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的。我们会不断观察他人的行为举止从而形成自己的评价结果。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在同理心发展方面,与家长具有同等影响力。透过同理心继续教育,推动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并开展教学活动,系统的向学生展示从同理心出发的关怀行为,提供学生观察和模仿,从而达成同理心养成的教学相长,也同时夯实师风师德。
推动教师同理心教育研究与创新,不仅仅开展理论课程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同理心,从做中学,加深教师对学生“做中学”的理解,将自己的成长与儿童的成长相连接,形成“教学相长”的深刻体会,从而发自内心尊重学生,并为与学生及家长的互动创造更开放的教学课堂,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维。
因此需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制定政策鼓励在基础教育阶段将同理心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教育,开展培养教师同理心继续教育,鼓励教育创新机构在这一领域开展课程开发,鼓励包括基金会、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同理心教育的落地实践。
(编辑:Nic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