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晋峰会谈印度TERRE主席Rajendra Shende,就可持续发展校园达成共识

2018-05-31 23:46:14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周晋峰会谈印度TERRE主席Rajendra Shende,就可持续发展校园达成共识,大家是否对周晋峰会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周晋峰会谈印度TERRE主席Rajendra Shende,就可持续发展校园达成共识,大家是否对周晋峰会谈印度TERRE主席Rajendra Shende,就可持续发展校园达成共识感兴趣呢。

杰德拉·山地(Rajendra Shende)于2014年提出智能生态校园这一理念。Shende曾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PCC)担任评审编辑和协调首席作者,他在IPCC的工作还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联合奖项。摄/中国绿发会

绿会秘书长周晋峰和Rajendra Shende都是长期致力于在教育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周晋峰认为,大学应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教育基地。从人口规模和占地面积来看。以中国为例,全国一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中国大地上约有2600所普通高等学校,各地高校如果能够把校园作为学生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教育基地来予以重视和实践,能够有效地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

再者,校园环境本身就是教育,年轻人在学校里面学习、生活的时间至少都是几年,是一生中最花样的年华。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带给学生们的熏陶将是终身受益的,是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养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

Shende对此深表赞赏,并颇有相见恨晚之意。他在印度倡导校园可持续发展已经有4年。他介绍了Smart Campus Cloud Network(SCCN)平台是如何链接不同地域的校园,让年轻一代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变成教育场所的主流,制定蓝图、路线图,研究方法并开发模型,付诸实践。同时,SCCN还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操练习,以促进地球家园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高校,是实现其17个综合性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169个发展对象的最佳选择——校园孵化青年人才,培养抱负思想,有利于塑造变革行动,优先发展目标。

SCCN是一个全球网络平台,连接各类教育机构、学院、大学的校园,致力于切实帮助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举行,因此全球193个成员国一致在峰会上同意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此项目标颇具远见,促进生态改革。要在2030年前实现这些目标,意味着我们的共同承诺:在必要的发展的同时,还要尊重生态系统与人类尊严。

参与SCCN的部分学校。来源/SCCN官网

守望地球创始人谌良仲先生结合自己在世界银行的工作经验,结合丰富的教育和科考心得,就如何推动大学之外的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

Rajendra Shende介绍了SCCN的运作模式。它主要让帮助校园师生开展切实的环保活动,如提高能源效率,节约用水,健康卫生,废物管理,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空气污染,绿色建筑物,零排放运输和景观等等,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它还旨在校园促进自然资源利用已建立可持续生活。同时,学校师生开展的每项活动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这也意味着相关的联合国发展目标将高校内得到实施。这种智能校园云网采取新科技,全力建设智能生态校园。

目前,SCCN采取了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云网络)等新技术,以实时监测、比较和改善校园包括水量、电量和天然气等环境可持续指数。另外,它通过数据连接国内外的校园和社区,在云网上分享自己可持续活动贡献的可持续性指数和参数。TERRE还开发了一项特殊的app——Campustime讨论论坛,学生和教职工可以在此交流想法,分享知识和创新。目前,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大学格兰特委员会也强烈推荐高校使用SCCN。SCCN目前在全球已有30所大学校园参与(包括日本,巴西和秘鲁的国际校区)。

那么,对高校来说,这种参与有何优势?

三方还就什么是绿色发展、智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应该用新科技来引领并鼓励学校校园发展实现可持续性。比如,可以从高效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保护、温室气体减排、当地社区参与度、微电网、厨余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建立其指标体系,来对全球的学校和大学进行排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