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汽车报废再生资源(报废车再生资源回收)

2023-06-06 13:17:06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国外汽车报废再生资源(报废车再生资源回收)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国外汽车报废再生资源(报废车再生资源

最近很多人关心国外汽车报废再生资源(报废车再生资源回收)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国外汽车报废再生资源(报废车再生资源回收)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节国外报废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报废汽车的拆解是汽车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报废汽车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必然途径。美国、德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汽车保有量大国,对报废汽车拆解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美国

美国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拥有广大的汽车市场,2011年其汽车的保有量达3.43亿辆,因此报废汽车的数量也是相当的庞大,全国有超过12000 家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和大约200 家破碎企业。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报废机动车回收卓有成效的国家之一,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一年获利达数十亿美元。每年回收报废汽车1200 万辆。回收1600 万吨废钢铁,85 万吨铝,24 万吨铜,11.2万吨锌,38.6 万吨轮胎,以及超过4.6 万吨的再利用零部件。

美国的三大汽车企业在自愿主动的前提下,成立了汽车回收联盟即现在的美国汽车研究理事会。该组织规范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流程,共同出资研究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技术, 在非竞争领域实现了技术共享。

美国报废汽车必须送到专门的回收利用企业处理,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回收利用。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和设备,能把80%的零部件回收并重新利用。美国对每辆报废车给予4000美元左右的补贴,所以人们一般不会把汽车卖到黑市。

二、德国

德国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已处在一个非常先进的水平。2011年德国汽车保有量达4400万辆,每年注销机动车350 万辆,车辆的平均使用年限为7-9 年。但真正在德国报废拆解的只有100 万辆左右,其余则通过不同途径卖到俄罗斯、波兰、西班牙等国家。

在德国,当车主决定报废汽车后,必须将报废车辆送交经过专业机构认证的汽车回收站,由他们将报废车辆送交由经专业机构认证的汽车拆解工厂进行处理,或者由车主将报废车辆直接送汽车拆解工厂进行处理。报废车辆处理主要是拆解,包括拆出还能够再使用的汽车零部件以出售或供修车时使用;不能重复利用的零部件送往废物处理厂或破损厂进行处理。拆解及报废处理所需费用根据每辆车的品牌、型号、生产时间和技术状况来决定。汽车拆解厂在处理完报废汽车后,必须填写一张利用证明,并将该证明交给车主,车主凭该证明和车主证件向当地的交管所和税务部门申请注销车辆登记和停止缴税。报废车辆的利用证明及车主证件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利用证明或该证明未按照有关规定填写的,被视为违反法律规定,并且可处以罚款。

三、英国

2008年英国汽车保有量1813万辆,每年销售汽车和报废汽车分别为200 万辆左右(销售量略高于报废量)。回收的车辆中有少量出口到东欧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英国法规规定制造商建立回收网点和体系,或者与已有回收机构(预处理机构--AFT)签约(要求签约时间为10 年),目前英国有大约900 家AFT,估计今后可发展到1400 家。但是根据制造商的要求及网点布置情况,预计最多有30%的AFT 成为各制造商的签约机构。

对于未与制造商签约的 AFT,只要经过许可(达到场地及设备要求),就可以独立开展回收拆解工作。目前拆解企业约有2000 余家,多数拆解厂为小型家族公司。一些大型的拆解公司的雇员大约有1000 人。英国破碎公司共有37 家,规模都较大,并且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可以处理大量散装的轻型结构钢体。

四、韩国

2011年韩国汽车保有量达1813万辆,报废量达70万辆,汽车拆解企业有509家。韩国中央政府指导和管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机构是产业资源部, 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指导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的政策法规。

韩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主要由专门的废车回收拆解公司负责。除废车回收外, 拆解、压块及废钢铁加工等都在拆解企业完成。拆解下来的旧零部件继续流通销售, 车身压块及经过初加工的废钢铁则销售给钢铁企业。

五、日本

2011年日本汽车保有量达7400万辆,日本每年报废车辆约为550万辆,与新车销售量基本持平。拆解费用由所有者在购车时预付,对违反汽车回收利用法的将进行惩罚。目前日本的报废汽车拆解公司有5000 多家,破碎公司有140 多家,报废汽车的资源回收再利用率达到80%左右。其中作为二手零部件的再使用率为20%~30%,作为原料的资源再利用率占50%~55%,破碎残渣填埋率约占20%~ 25%。

日本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主要是通过旧车回收、废车拆解、金属切片加工(废钢铁破碎及分选) “ 三段式” 来完成整个回收利用过程的。

第二节我国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

一、国内报废汽车行业现状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汽车行业进入需求爆发式增长阶段,而汽车报废期限通常为10~15年。由此预期,我国将在2015年后进入汽车报废高峰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年报废汽车量将达到900万~1200万辆,2020年将达到1200万~1600万辆。

2014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国获得拆解资质的企业数量达到597家,同比增加3.65%。报废汽车回收网点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从业人员3万余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网络初具规模,回收拆解企业数量、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但报废汽车回收比例仍在低位徘徊。

虽然2014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和拆解材料销售总量都有所提高,生产产值同比出现高速增长。但大部分省市区域生产产值仍出现微增长,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国家要求的提前淘汰黄标车措施不到位,收车量少;二是我国钢材市场价格持续疲软,导致废钢铁价格继续下滑所致。因此目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基本属于微利行业,经营困难。

2014年,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是社会汽车保有量在增加;二是落实国家政策,加快淘汰黄标车,这也是主要因素。

为推动各地加快黄标车的淘汰工作,环保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了《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并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实行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工作月调度制度,每月通报各地淘汰任务进展。各地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淘汰工作。

二、我国报废汽车拆解回收产业存在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回收量低,秩序混乱。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一直低位徘徊,缺乏汽车强制报废的有效监管和制约手段,非法回收、拆解、拼装报废汽车泛滥导致汽车拆解率低。每年我国约有60%的报废汽车流入黑市,部分报废车辆被非法拆解组装,再次流向市场。由于“准报废车”低廉的价格和监管的力度不足,二手车商和非法经营企业变通手段灵活,大范围地高价收购报废车辆,滋长了报废车流向二手车市场的需求空间,繁琐的报废程序和低于市场收购价的补贴,让老旧车车主更情愿在二手车市场寻找买家而非主动报废。个别地区对拆解行业认识不足,工作力度有待提高。个别地区对企业的监察力度不够,缺乏详细有效的措施。

第二是企业整体水平较低。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虽然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企业仍多采用粗放式经营,管理方式、技术手段落后,设备简陋,回收拆解作业不规范、不环保、不节约等现象仍然存在。汽车拆解企业普遍规模小、水平低、效益差、资金不足,已不能适应汽车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

第三是企业经营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因历史原因形成集回收、拆解、剪切破碎于一体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重点不突出,企业仍以销售废钢铁为主要盈利目标,忽视零部件的附加值,零部件利用率较低。

第四是相关法规政策尚需完善。缺乏强制性法律规范,对汽车报废监管不够。没有汽车报废的强制性规范,导致大量报废期车辆流向二手车市场而不是拆解企业,拆解企业货源不足。我国2001年颁布的法令《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亟待修订。回收拆解企业资本认定工作有待法律明确;报废汽车拆解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总成部件应当放开经销;明确汽车生产企业延伸责任制度和拆解企业退进机制等相关问题。

第五是经营税负过重。在国外汽车拆解行业的税率基本在3%~5%,而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缴纳的各项税费达20%以上,企业难以承受。

三、行业生存状况分析

虽说汽车回收产业正处在朝阳期,但这个行业眼下却很尴尬。当前,我国汽车报废标准遵循的还是2001年由国务院颁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其中对不同车型的使用年限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按照这一规定,包括摩托车、农用运输车在内的汽车,如果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或者虽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如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都将进行报废处理。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购车者来说,购车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即便是在汽车接近报废期限时,很多车主也舍不得换车,更不会将汽车送进报废汽车回收中心,而是希望尽可能多开几年,哪怕是冒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报废汽车获得的补偿费很低,远远提不起车主的兴趣。

从2009年开始,我国调整了部分车型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标准,以调动车主报废旧汽车的积极性。比如说报废大型载客车的补贴标准,由原来的6000元提高到了1.8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报废汽车回收的情况,一些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短时间内出现了车源增加、效益提升的现象。然而,由于以旧换新的车型范围限制过严、补贴金额少、手续复杂等原因,这一政策并未带来持久的助推力。像以旧换新的车辆主要是针对符合一定使用年限要求的中、轻、微型载货车和部分中型载客车,限制条件太多;补贴金额虽然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但与车辆转让出售相比,还是没有绝对的吸引力;由于补贴金额并不是现场发放,而是需要申请的车主办理一系列审核手续,非常复杂,这也把很多车主拒之门外。此外,拆解工艺落后,再利用渠道不畅,拆解企业生存状况不妙。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有400多家,但大多拆解水平低,场地简陋,设备、设施落后。按照400万辆汽车的年报废量计算,平均一家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每年可以接收报废车1万多辆。但是实际上,一个厂一年拆掉500辆汽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根本“吃不饱”。原因是大约60%的应当报废汽车流入了二手市场,没有经过报废拆解处理,就又上路行驶了。这样,汽车报废回收企业拆解汽车的数量十分有限,规模效益根本出不来。由于车辆的拆解主要靠人工完成,企业人力成本也比较高。此外,汽车拆解再利用渠道单一,也使拆解点难有好的收益。

技术水平跟不上也是重要原因,由于汽车是一个由成千上万零件组成的组合体,这些零件由性能各异的不同材料组成。因此,报废汽车的回收并不是简单的回炉所能解决的。它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先进行分解,然后再分别进行处理。这一切都建立在高端技术和先进装备的基础上,因为修复一件产品往往比生产一件新品所需的技术水平还要高。而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修复、改造等产品设备和技术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在很多拆解点,报废汽车回收之后能循环利用的主要限于废金属,其他材料回收利用率不高,橡胶、塑料、玻璃等多作为垃圾处理,报废汽车的总体利用率还较低。沈阳一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负责人说,目前报废汽车拆下来的玻璃、玻璃钢等材料因为数量很少还没有人来收购,只能作为垃圾填埋。报废回收汽车企业希望对拆下来的废料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不同类型的材料能有不同的用途,这样可以增加回收利用的附加值。可是,这些想法要变成现实,除了企业自身拆解回收技术的提高,还需要形成更细的产业分工。

目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之后能循环利用的主要限于废金属,其他材料回收利用率不高,橡胶、塑料、玻璃等多作为垃圾处理,报废汽车的总体利用率还较低。由于目前对报废汽车在拆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及材料回收利用率还没有详细规定,报废汽车零部件的再使用率、拆解材料的再利用率不高,废液和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此外,我国还面临报废汽车非法延长使用期和使用报废汽车非法拼装车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目前的汽车拆解行业乱象丛生,加上汽车拆解行业发展仍需政策扶持。相比发达国家,国内报废汽车拆解处理行业尚处于“农耕时代”。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整体汽车报废率仅为4%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8%的水平;其次,我国报废汽车正规拆解企业利润小、生存困难,正规报废汽车拆解处理能力远不能满足2015年1000万辆报废汽车的处理需要,也许这就是我国多地出现报废车“坟场”的原因。此外,目前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拆解、破碎处理的报废汽车量还是少之又少,大量报废汽车通过非法改装、拼装后直接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销售。最后在技术层面上,国内报废汽车拆解处理技术仍以手工拆解为主,水平有限,有价值资源回收率低,环境污染重。

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合理的回收体系,庞大的再制造资源散落在各处,回收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现行《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汽车发动机、方向机、变速箱、前后桥、车架等五大总成“应当作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让很多可进入再制造环节的原料不得不卖给钢铁企业。

按照国外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成熟市场汽车拆解企业三大利润来源,通过“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盘、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等零件再造、再利用获利;政府对汽车拆解企业的补贴;最后通过拆解所得材料销售获利。但是,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企业,即便是再制造的试点企业,都无法通过汽车拆解企业或得“五大总成”。 这不仅对企业经济效益是一种损失,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此外,国家的政策补贴在实施不久后便被叫停,因此,我国正规的汽车拆解企业只能单纯依靠第三种渠道——销售汽车拆解材料获利,这使得企业利润受阻严重,生存困难。

目前我国的汽车拆解行业还处于发展期,制度保障很不完善。如何对这些报废汽车加强监督管理使之进入拆解程序,如何使报废汽车这一“城市矿产”能够最大限地度再生利用,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及报废汽车拆解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借助“互联网+”的春风,汽车拆解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四、我国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发展方向

首先要完善政策措施。《报废机动车拆解管理条例》应当尽快出台。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公安、工商、环保、交通、商务等)联合执法,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路面交通运营和拆解场地的联合执法,对“黑车”、拼装车、改造车、超标车(超过报废标准、不年检的车辆)、非法营运车辆、非法拆解行为依法治理,规范回收网点经营行为。

其次,要加大升级改造力度。报废汽车拆解行业企业由于普遍存在报废汽车回收量少,生产规模小,企业税负重等因素,基本处于微利状态。国家确定从2013年度开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各地回收拆解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对企业升级改造需要的资金支持,为推动企业升级改造工作,实现规范经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另外,也需制订相关税收减免政策。这方面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以完善;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采取固定低税率扶持政策;对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实行即征即退扶持政策。

再次,需要建立回收保证金制度。为有效提高报废汽车的回收率,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采取企业报废回收保证金(亦称押金)制度。采取汽车报废回收保证金制度或建立汽车回收处理基金制度,是国际通用办法,势在必行,建议在我国能够早日实施。

最后,要放宽“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支架)市场销售。报废汽车“五大总成”也是商品,非法拼装汽车违法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法律应当严厉制裁非法拼装汽车行为,而不应当约束商品的属性,这样才能标本兼治,实现良好的市场秩序。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也将迅速发展,如果长期限制报废汽车“五大总成”的市场销售,势必影响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因此,建议完善修改条例条款。

第三节报废汽车拆解业前景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大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新车市场,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同时与之紧密相连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也快速发展。报废汽车“全身是宝”,可以分解出大量钢材、铸铁、玻璃、塑料、橡胶、有色金属等拥有较大的回收价值的材料。报废汽车中含有72%的钢铁(69%钢铁+3%铸铁)、11%的塑料、8%的橡胶和6%的有色金属,基本上可以全部回收利用。1000万辆报废汽车中含有的钢铁综合相当于宝钢2011年全年粗钢产量的25%,含有的橡胶相当于2011年全国进口天胶的57%。对报废汽车进行循环利用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

2012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927.18万辆,同比增长4.6%,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1年分别提高了3.8和1.8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我国汽车销售增长率达到13%,产销总量达2050万辆,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将增长18%以上;而2014年、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将会迎来又一个年均超过20%增长的两年“黄金时间”,届时,中国汽车工业将达到顶峰,产销量会达到3500万辆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截至2012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万辆,增长18.3%。根据目前我国5%左右的汽车报废率测算,全国民用汽车报废达到604.45万辆。按照一辆车最少拆出1吨废钢铁来算,未来汽车废钢铁报废量最少有604.45万吨,发展潜力巨大。

汽车拆解业的发展,不但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矿源开采,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缓解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同时,它还能促进我国汽车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劳动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图3-1历年民用汽车保有量数据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的人均占有量也处于不断上升阶段。一般汽车的报废期限为10-15年,可见,汽车报废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巨大。目前我这的报废汽车拆解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上水平有限,以手工拆解为主,回收率低,对环境危害大;由于正规拆解企业利润低,导致绝大多数报废汽车并不通过正规渠道拆解,而是非法改装进行二次销售。我国汽车拆解行业不成熟的又一原因是国家政策的不完善。正规的汽车拆解企业虽然有国家的补助,但是监管力度不大,没有追踪资金的去处,导致许多企业的补助资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次,对市场的监管政策不完全导致不正规拆解场所能借此获得暴利,报废车车主更愿意把车卖给黑市而废送到正规拆解厂。报废汽车拆解行业需要相关部门的有力措施来规范市场,只要政策上完善,监管到位,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定能够迅速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我国是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报废汽车回收是我国重要的再制造资源,同时也是一个朝阳产业。据了解,汽车上的钢铁、有色材料零部件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再制造产品的成本只是新产品的50%,同时可节能60%、节材70%。以发动机的再制造为例。市场上,一个新发动机的价格普遍在1.3万元左右,而一个再制造的发动机,其花费是全新发动机的40%至50%。玻璃、塑料等回收利用率也可达50%以上,与构建“节约型社会”息息相关,产业前景十分喜人。

德法美日等发达国家报废汽车的再利用率已达80%以上。美国在2009年再制造业的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其中汽车行业占到了700亿美元。而我国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2009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8亿辆,正常年报废汽车总量将达到400万辆,加上国家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汽车提前报废,今后每年报废车辆的数目将会增加,再加上每年因维修更换下来的废旧零部件数量更是惊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今年的再制造产能为发动机11万台,变速器6万台,发电机、起动机100万台,总产值不到25亿元。与此相对比的是,到今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假如有一部分备件采用再制造产品,那么再制造产品需求将超过30亿元,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汽车回收产业正处在朝阳期,将是下一个高速增长行业。

第四节报废汽车拆解产品市场预测

一、我国废弃资源再利用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地球温暖化及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恶化日益加重,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城市出现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不足等负面效应。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应当吸取经验教训,防止误入经济发展的歧途。因此,改变不合理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我国受“地大物博”思想的影响,城市废弃物的处理大多采取扔掉、烧掉、埋掉等简单粗放型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对土地、空气、水源等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浪费了很大的可再利用资源。

废弃物处理的方法、技术以及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是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问题进入学术界研究视野达不到15年,技术引进更是几年前才开始的。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建成了垃圾处理场,但和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加之社会及公民对资源的有限性,废弃物处理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等问题的认识不足。因此,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立省资源、节能源、废弃物再利用的和谐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严峻的任务。

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城市建设,资源环境保护,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及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大中城市在废弃物的处理及资源再利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调查,综合分析归纳如下:

1、是政府投资以及扶持的力度不够,是制约废弃物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重要原因。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地区经济还不算发达的状况下,废弃物的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只靠市场经济来促其发展,是很不现实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是此项事业的有效保证。各城市的政府投资额度不尽相同,但是,从总体看,投资力度的增长还是不够的。

2、是生产中产生垃圾的企业和个人,对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意识不强,加上废弃物处理设施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使废弃物的处理、回收利用处于无序状态。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各城市的垃圾处理大多采用最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形式。回收部门多为规模小、设施简陋的私人经营。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环卫机构,只进行垃圾原始收集,运往垃圾倾倒填埋场地,未采取减量化等任何处理措施。致使城市周围的垃圾处理场面积不断扩大。废弃物不仅威胁着城市,也在向农村蔓延,不仅浪费了大量可回收资源,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3、是部分城市的政府只看到眼前的短期效益及经济利益,不能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长远目光,认识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所谓盈利企业造成的危害性,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致使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局面仍在继续。

4、是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宣传不够,未起到提高企业和个人认识程度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对我国废弃物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构建节约型循环型经济社会,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

第一,是解决认识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构建循环型经济社会必然性的认识。要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不合理模式,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为我国构建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切入点。

第二,是建立推动循环经济社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促进再生资源行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有关措施及其相关法律体系。

第三,是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推进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衔接技术等。随着科技发展,垃圾处理设备不断改进,废弃物处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也逐渐提高。如将现代机械用于垃圾分拣;生物技术用于垃圾制肥,提高制肥效率和质量;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等等。

二、我国资源综合再利用产业前景分析

资源综合利用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现阶段的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开采过程当中,共生伴生矿、低品位矿、尾矿的综合利用;二是生产当中产生的工业“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还有余热、余压的综合利用;三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就是废旧物资如何综合利用。随着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我们的认识也要逐步提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有两点:一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是物尽其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怎样把各种废弃物(以前认为是没有用的垃圾)处理好,首先让它不产生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再资源化。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长远的发展方针,这不是一句口号,比如:第一清洁生产,也就是从源头着眼在生产的各环节都注意少产生污染物,甚至不产生污染物,对必须要产生污染物的从设计、生产的时候就考虑到用简单的技术来处理它。第二生态工业园区,就是从生态工业的高度来认识工业生产,让它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第三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在国际上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国对知识经济宣传的比较多,对循环经济了解的较少,仅限于如何对一种资源的废弃物再利用。要想实现这些想法,必须建立在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上,换句话说没有资源的综合利用根本就谈不到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

所以说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前景可归纳为12个字:任重道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三、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意义分析

十八大提出,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城镇化建设是中国今后发展的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一定要遵循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将是其在建设中必备的首要条件。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类生态文明进步中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较差,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阶段,资源的刚性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资源供给形势相当严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生产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1、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节约资源的根本办法。再生资源产业是对资源永续利用,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相对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2、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资源消耗超级大国,无论推行开采型资源战略还是储备型资源战略,都是不能持久的无源之水。只有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才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矛盾。

3、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我国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有效减轻环境承载压力。

4、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既可以发挥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进城农民工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5、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产品出口后产品产生的废弃物基本上没考虑回收,为此很多外国政府拟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废弃物处理税,这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不利的影响,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将有效的解决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综上可见,资源综合利用是对原生资源最有效的补充,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更将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提升资源再利用的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小康社会发展的进程。

四、项目产品应用市场及价值分析

1、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需求分析

(1)塑料制品

从现代汽车使用的材料看,无论是外装饰件、内装饰件,还是功能与结构件,到处都可以看到塑料制件的影子。外装饰件的应用特点是以塑料代钢,减轻汽车自重,主要部件有保险杆、挡泥板、车轮罩、导流板等;内装饰件的主要部件有仪表板、车门内板、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椅、后护板等;功能与结构件主要有油箱、散热器水室、空气过滤器罩、风扇叶片等。

报废汽车的塑料最理想的出路是再利用,然而其回收处理工艺却十分复杂,即使在一些回收处理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对塑料件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也尚在研究开发之中。目前,国外仍主要是采用燃烧利用热能的方式来处理汽车废旧塑料件,并通过一定的清洁装置,将不能利用的废气和废渣进行清洁处理。但日本及欧洲各国在几年前已分别提出了对汽车废旧塑料的利用要求,并规定了具体的年限。由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包括塑料和橡胶在内的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汽车废塑料制品的实际利用率预计到2015年可达到95%。目前,汽车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与利用技术,在国外己成为一个热点并逐步形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中国废旧塑料年产生量约1000万吨,其中报废汽车塑料约为80万吨,包括:汽车用塑料品种有:PVC、PP、PE、PU、ABS、PA、POM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废旧塑料市场和再生利用国,同时也是全球废旧塑料进口量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废弃塑料应用市场非常火爆,市场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近年塑料原料涨价对该市场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废弃塑料价格有很大增幅,较为纯净的PE、PP回收料价格最高达6000多元,几乎接近未涨价前原料的价位。塑料制品加工相对容易、耗能少、大部分制品可回收再利用,再生塑料的售价,只有新塑料的50%,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应用范围广,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2)轮胎橡胶制品

处理和利用废旧轮胎,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旧轮胎翻新,二是废轮胎的综合利用,包括生产胶粉、再生胶等。翻新是利用废旧轮胎的主要和最佳方式,就是将己经磨损的、废旧轮胎的外层削去,粘贴上胶料,再进行硫化,重新使用。

轮胎是我国最主要的橡胶制品。2009年,我国生产轮胎消耗橡胶已占全国橡胶资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年产生废轮胎2.33亿条,重量约合860万吨,折合橡胶资源约300多万吨,若能全部回收再利用,相当于我国5年的天然橡胶产量。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旧轮胎翻新再制造,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橡胶粉和热解四大业务板块。现有轮胎翻新企业约1000家、再生橡胶企业约1500家、橡胶粉和热解企业约100家。2009年,我国轮胎翻新产量仅为1300万条,翻新率不足5%,而发达国家轮胎翻新比例在45%以上;再生橡胶产量约270万吨,橡胶粉产量约20万吨,废旧轮胎的翻新率、回收率和利用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远不能适应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的要求。

2、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市场需求分析

资源有限,再生无限,我国在很多领域已进入资源循环的大周期,然而,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废旧金属的循环利用只是停留在废物处理上。我国再生金属行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另外,作为全球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入口国,我国再生金属工业所需的废旧有色金属中2/3仍依靠进口。

目前我国废有色金属积蓄量超过两亿吨,已成为一座储有优质矿产资源的“城市矿山”,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可能给予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以更大的扶持力度。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数据分析,2008年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30万吨,2010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突破720万吨,约比2009年增产100万吨,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回升,以及废料贸易回暖。我国有色金属消费居全球首位,废旧有色金属资源蓄积量相对不足,废旧有色金属原来主要依赖进口,2010年我国进口废旧有色金属721万吨,由于有色金属为稀缺资源,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2010年全年3种重要有色金属(铜、铝、锌)消费量达到或超过2900万吨,比上年增长10%左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此外,由产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按照《规划》,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100万吨,约比目前水平翻两番。再生精炼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当年精炼铜、电解铝、精铅产量比例的40%、30%和30%以上。《规划》将确立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园区和市场,国家将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3、废旧钢铁回收市场需求分析

当前,铁矿资源紧缺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成为制约世界钢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导致一些国家对废钢资源纷纷采取各种保护举措,我国的废钢进口也加大了难度。

我国是全球的最大产钢国,也是废钢消费最多的国家,又是废钢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年产钢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并连续8年保持钢产量世界第一,由此拉动了废钢的消费,废钢供应矛盾日趋突出,国内的废钢缺口很大,而这个缺口主要由进口资源进行弥补。然而,我国的废钢资源不足,钢铁蓄积量少,社会回收废钢铁的数量还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所以我国的废钢消费将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废钢市场。

当今,在废钢资源全球性紧缺、国际市场价格频频上扬的情况下,对于我国来说,建立稳定、巩固的废钢铁回收循环利用基地尤其重要。大力开发国内废钢资源,特别要着重发展国内的废钢铁回收、加工、配送基地。目前我国的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都很小,装备简陋,建立现代化废钢铁循环回收利用基地大有可为,而且现在已经进入了汽车报废的高潮期,废钢铁循环回收利用基地将更有用武之地。

4、铜产品市场应用价值及前景分析

铜由于具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导电率与热导电率高、抗腐蚀性能强、加工成形性能好、强度适中等,目前已成为第二大有色金属,是全球经济各行业中广泛需求的基础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铜最普通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分成:黄铜、青铜、白铜。

(1)黄铜

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因常呈黄色而得名。黄铜色泽美观,有良好的工艺和力学性能,导电性和导热性较高,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腐蚀,易切削和抛光,焊接性较好且价格便宜。常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元件,耐蚀结构件,弹性元件,日用五金及装饰材料等,用途广泛。

(2)白铜

白铜是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若含有第三元素如Zn、Mn、Al等,则相应地被称为锌白铜、锰白铜、铝白铜等。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抗蚀性能和中等以上强度,弹性好,加工成形性能和可焊性好,易于热、冷压力加工,易于焊接,广泛用于制造耐蚀结构件、各种弹簧与接插件、金属网、医疗器材、精密机械和化工零件制造上等,在国外还广泛用于制造“ 硬币”、海船冷凝器等。

(3)青铜

青铜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一种合金。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大部分青铜内还加入了其他合金元素,如铅、锌、磷等。由于锡是一种稀缺金属,所以工业上还使用许多不含锡的无锡青铜,它们不仅价格便宜,还具有所需要的特种性能。无锡青铜主要有铝青铜、铍青铜、锰青铜、硅青铜等。此外还有成分较为复杂的三元或四元青铜。锡青铜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较好的耐蚀性,减摩性和好的铸造性能;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小,焊接性能好,无铁磁性,收缩系数小。锡青铜在大气、海水、淡水和蒸汽中的抗蚀性都比黄铜高。铝青铜有比锡青铜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磨、耐蚀、耐寒、耐热、无铁磁性,流动性,无扁析倾向,因此可得到致密的铸件。在铝青铜中加入铁、镍和锰等元素。可进一步改善合金的各种性能。

5、我国废旧玻璃用于领域及市场分析

废旧玻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世界各国对它的回收利用都十分重视。废旧玻璃的回收,可以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废旧玻璃的利用,可节省资源,开发出许多新的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废旧玻璃资源主要用于领域:

(1)熔制玻璃制品

将废旧玻璃掺入配合料中,是废旧玻璃利用的传统方法,可以节省原料,燃料,减少废气排放量,减小对熔窑的侵蚀,延长熔窑使用寿命。

(2)生产实心玻璃微珠

以废旧玻璃为主要原料制造的实心玻璃微珠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化工行业,用作油漆,油墨,涂料,制药等生产时的研磨介质;在机械行业,用作内燃机,涡轮叶片, 金属模具等结构部件表面清洁,抛光,增强之用的喷丸;在工程塑料和橡胶制品中,用作增强用的填充料,由于其圆整度好,流淌性好,光滑均匀,作填充料时填充 均匀,无死角,无虚边;在交通方面,利用其定向反射反光的特点,用以制作交通标志牌,公路反光线道。作为海上救助反光材料,已被国际海上救助机构正式采 用,用于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的制作。

(3)生产玻璃陶瓷装饰板

将回收的有色或无色废旧玻璃及陶瓷碎片经破碎,筛分,制作成多彩多姿的建筑装饰板,可广泛应用于墙面,柱面,楼梯,阳台,风景壁画,人物雕塑等装饰。

(4)生产玻璃花岗岩石板

玻璃花岗岩石板全部由废旧玻璃制成,其表面硬度,抗折强度及耐久性与天然花岗岩类似,而且具有体积密度小,粘结强度高的优点,可用作墙面或地面装饰材料。

(5)生产彩色玻璃马赛克

用回收的废旧玻璃添加少量着色剂,用烧结法生产彩色玻璃马赛克,具有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在河北,上海,黑龙江等省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6)生产彩色玻璃球(玻璃弹子)

以回收的废旧玻璃在马蹄焰池窑中熔制的玻璃液为透明料,以坩埚窑中熔制的玻璃液为彩色料,制成彩色玻璃弹子,用作智力玩具,装饰材料及艺术礼品,市场需求量正逐年增大。

(7)生产泡沫玻璃

泡沫玻璃容重小,吸水率低,保温性好,化学稳定性高,防火性好,隔音效果佳,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8)用作道路面层材料

废旧玻璃加入适量晶核剂重熔,水淬,在晶化炉晶化后,即可作为骨料掺入混凝土中,用于道路路面修筑。汽车在这种路面行驶,不易打滑,制动性好,外胎磨损并不增大。

(9)用于其它方面

废旧玻璃粉可用作橡胶,塑料,涂料的填充料,能提高橡胶制品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提高涂料的复盖能力,并使涂层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废旧玻璃资源应用领域广泛,随着再利用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完善,其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