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二网融合(再生资源两网融合)

2022-12-16 17:18:59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二网融合(再生资源两网融合)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二网融合(再生资源两网融合)相关内

最近很多人关心再生资源二网融合(再生资源两网融合)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再生资源二网融合(再生资源两网融合)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对于破解当前“两网融合”主要问题的方式,一是在中端环节做文章,重点在生活垃圾转运环节进行分类打包,在当前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完全普及和形成显著效果前,通过中端分类弥补其弊端;二是提升可回收物的末端处理能力,使末端处理企业既可通过有效市场化运营实现经济效益,又可享受垃圾处理补贴红利,将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纳人到垃圾处理的整体布局中。

(一)以中端分类打包为“两网融合”的着力点

在可回收物资源化的链条中,前端的垃圾分类回收只能算“粗分类”。无论从居民参与的分类效果、实际分类比例还是品种划分来看,前端的垃圾分类都无法真正有效对接后端的资源化利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四分类的垃圾投放箱中,可回收物只作为一大类出现,实际回收中会含有塑料、纸张、金属、木材等多种再生资源。因此,中端垃圾集中转运过程中的精分选才是实现资源化回收的核心。

1.中端精分选的效用

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中,中端设施的主要作用为暂存和集中转运,一般对应的下游为填埋场和焚烧厂。在废品回收体系中,中端以废品回收打包站的方式存在。要实现有效的“两网融合”,必须在中端的分类打包环节进行统一建设。可以依托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配套的再生资源分选车间和打包车间;或规划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分选设施,进行工业化分选和分类打包。建设集约化的中端设施,既可以有效衔接前端的“两网融合”收运体系,又可以充分对接下游的末端处理基地。更重要的是,通过中端的分选和分类打包,可以最大化地对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避免大量再生资源淹没在填埋场中。

2.中端分选的巨大意义

以生活垃圾中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为例,可以看出重视中端分选的巨大作用。废塑料是生活垃圾中占比最大的可回收物,如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塑料瓶、包装、简易塑料制品都属于此类。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的组分中,废塑料含量占比20%以上,远高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平均含量14%的占比。北京市日产垃圾量近4万吨,其中包含的废塑料达到8000吨。考虑精分选的难度和部分废塑料处于多组分混合状态,按照实际分选量40%计算,日回收量能达到3200吨。这些废塑料所产生的价值,按照出成率30%、制成的再生颗粒以市场单价2000元/吨~2500元/吨计算,产值约为200万元/天。也就是说,仅北京市生活垃圾中分选出的废塑料资源化利用体量,就相当于一个年产值近8亿元的工厂。如果再考虑废塑料再生利用对于节约石化能源和降低碳排放的贡献,那么其价值将更加可观。如果在中端不进行有效的分选,那么上述这些废塑料资源只能以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导向进行处理,最好的结果就是进入焚烧厂变成热量。

(二)构建综合型可回收物资源化基地

1.传统再生资源企业没有能力作为处置末端

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不能完全依靠传统再生资源企业。上文也提到了,传统再生资源企业属于制造企业,其目标是通过对再生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实现企业盈利,这与我们在垃圾“三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目标有所不同。一般再生资源企业均是对单一类别的资源进行加工,比如以PE膜类、PE瓶片为原料加工成再生颗粒的企业,基本不会对混合状态的PS(聚苯乙烯)、PVC(聚氯乙烯)等原料进行精细化分选与加工利用:废橡胶处理企业只会以废旧轮胎、密封条等橡胶制品作为处理原料。不同类别的可回收物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处理工艺,也对应着完全不同的下游市场。传统再生资源企业都是立足于某个行业,以产品为导向选择原料的,它们的立足点是塑料行业、橡胶行业或纺织品行业的原料制造,而非废旧物资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生活垃圾经过中端分选后,可回收物被送到不同的再生资源企业,但是,再生资源企业会根据产品与工艺要求进行选择性回收,这导致大量可回收物不能被利用,既浪费了可回收物资源也浪费了中端分选过程的投人。此外,可回收物的处理难以得到全程化跟踪追溯,一些可回收物会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既存在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也破坏了市场秩序。

2.构建以垃圾资源化利用为导向的末端处置体系

垃圾处理运营企业要构建以垃圾资源化利用为导向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垃圾处理运营企业可以在处理基地中建设多个类别的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车间,形成不同处理能力的协同作业,使分类分选环节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这种模式既可以设计为完全自主运营的综合型处理基地,也可以设计为资源循环利用园区,以自主运营和引进合作企业共建的模式,发挥园区的综合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