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出台,如果您想了解《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出台,请往下看。
《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出台
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出台。《规划》对未来五年天津科技创新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到2025年,我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等平台加快建设,形成承接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加快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原始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创建国家先进操作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其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中医疫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争取创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筑巢引凤”作用,聚集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
对标国家实验室,以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等为重点领域方向建设海河实验室,通过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核心支点。通过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造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
围绕学科优势,以海河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交叉创新中心、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领域新范式。发挥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作用,凝练和解决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区域及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中的数学问题,推动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提升科技赋能能力
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在“保持现有优势”“解决‘卡脖子’问题”“抢占未来战略必争领域”技术方向上强化布局。聚焦基础软硬件、先进通信、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现代中医药、合成生物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采取揭榜挂帅、定向择优、定向委托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重大专项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攻克一批对外高度依赖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优势技术,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制造业立市强化科技赋能,着力推动以信创产业为突破口、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创新应用场景,促进技术创新加速迭代和成果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支撑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绿色制造等技术对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
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与企业登记信息库、知识产权数据库等“多库联动”,按照遴选+入库+培育+认定“四个一批”工作机制,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建立“雏鹰—瞪羚—领军”梯度培育机制,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其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发挥其在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
建设科技创新标志区
根据《规划》,我市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围绕“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推动从北京中关村到天津滨海沿线各区形成布局合理、要素密集、环境卓越、活力强劲的科技创新发展带,加快高校和科技园等重要节点的创新发展,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北辰京津医药谷等京津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东丽、津南、北辰、静海等区打造京津微创新中心,辐射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深化“通武廊”科技合作。推动北京、天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