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全生命周期绿色校园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大家是否对全生命周期绿色校园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感兴趣呢。
引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高校被赋予神圣的职责与使命,围绕“四节一环保”的任务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围绕“培养绿色人才”的目标,将绿色理念与绿色施工相结合,将绿色景观与绿色科技相结合,积极探索全生命周期,绿色校园建设的创新型模式。
一、绿色校园建设的背景
(一)绿色校园的内涵
绿色校园的内涵是校园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建整个发展历程中,发挥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科研优势,以政策纲要为指导,以降能减排、风光利用、中水回收为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设使师生及周边环境都受益的校园生态群,既要为当下师生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教育、文化空间,也要为师生提供发展前沿学科的平台,不仅满足于现在,也要为将来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绿色校园建设的意义
绿色校园的建设不仅可以使高校自身消耗的能源降低,减少高校自身的办学成本,还可以在节能领域起到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高校在对节能产品的应用及新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为社会其他部门和单位提供科学借鉴,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绿色校园建设的内容
绿色校园的建设要遵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体系,统筹考虑校园全生命周期内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推广需求,协调校园功能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校园,在建设时应采用被动式设计的策略和适宜的技术,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体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 绿色校园建设的技术点
绿色校园的建设要注重因地制宜[5]。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炒作绿色概念,盲目地堆积新技术新产品。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术的财务分析,还要注重技术适用性以及合理性,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要进行增量成本和投资回报周期的分析。当面临财政紧张时,还要注意资金的获取渠道,采用多种方法灵活地获取资金的支持,如获取教育专项资金以及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
二、全生命周期绿色校园建设模式
(一)高起点规划,做好绿色校园的顶层设计
校园规划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开端,而生态规划是绿色校园展现环境风貌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源头控制绿色校园建设常用的几个重要指标(选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绿化系统、交通),改变传统的校园建设模式,见图1。
图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规划总平面图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以“一个中心,三个融合”为理念,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形成学科的集聚与融合、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学生和教师的融合,在校园整体规划时 ,形成以下几个特色:
(1)北洋园校区承袭了天津大学现有校园的建筑格局,以东西中轴均匀划分校园空间,将公共教室、图书馆和活动中心等学生最常用的设施建在中心轴两侧,营造“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公共活动空间;
(2)校园规划了两河两湖一湿地,沿校内运河设置环形生态景观园廊,延续了天大人对“湖”与“水”的记忆,同时生态湿地可以发挥净化污水、滞留雨水的功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能源规划中引入复合能源应用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规划中纳入海绵城市理念,构建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体系;交通规划中引入校园巴士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实现中心岛无机动车。
遵循因校施策的总体方针,选择适合建校的最佳建设模式。“四节一环保”不成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限制和束缚,而是在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最低指标下,因地制宜选取适合本校建设的最优组合方案,将各指标资源货币化,通过经济效益评价法得出最佳绿色校园建设模式。
(二)高质量建设,探索绿色校园的技术创新
1.能源建设
北洋园校区能源系统包括1 座35kV 变电站、24座10kV 变电站、4 座能源站、1 个能源监测平台。其中,第44 教学楼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学生宿舍采用太阳能电辅助加热系统。
北洋园校区引入多种能源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学校综合分析校园建筑的功能多元化,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办公室、实验室、食堂等用能高峰和用能时间的不同,结合校园寒暑假等特点,优先考虑地源热泵作为冷热源之一,结合燃气调峰锅炉,形成复合能源供应系统为北洋园校区建筑提供冷热量,增加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北洋园校区共建设四个能源站,见图2。其中A、C 能源站具有可利用的地热资源和室外埋管用地,优先考虑利用地源热泵系统,供应片区内的建筑为学生和教职工教学科研和生活用建筑,主要采用集中供热空调系统;B、D能源站因地理位置原因,无法布置室外地埋管,并且其供应片区内的建筑主要为学生宿舍和高大空间实验室,夏季多采用分体空调制冷。能源站使用天然气资源提供冬季供暖。能源站采用复合供应应用,从源头上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实现了绿色生态、节约能源的目的。
图2 四个能源站供应片区分布图
2. 水资源建设
重视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景观建设,在规划新校区时提出了“海绵校园”的概念,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如图3。
图3 水资源专项规划建设图
(1)水资源专项规划建设
学校整合校园污水系统、雨洪水系统、景观水系统,进行水资源专项规划[6]。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将整个排水系统和用水系统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综合规划。采用过程系统集成的原理和技术对校区水系统进行整体优化调度,确保实现整体水系统的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2)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大量低影响开发技术[7],包括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地下蓄渗、透水路面等,建立可实现校园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实现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及回补地下水。根据布局和功能,校区分为三个雨水排放分区,分别为外环自然排雨区、中环管道集雨区和中心岛生态调蓄区。图4 为新型雨排系统示意图。
图4 新型雨排系统示意图
此外,中心岛区域还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下沉式绿地,如自然缓坡式下沉绿地、台阶式下沉绿地、高位植台式下沉绿地等,既美观又能渗蓄雨水、减轻地表径流污染。校园内还设有数十条沿路的植草沟,既可对雨洪径流量进行管控,也能初步过滤净化雨水,见图5。除了新型雨排系统的构建,校园内的可渗透路面,各种植被绿地、土壤以及地下水,龙园湿地和中心湖等,都是这座“海绵校园”的“海绵体”,能够在大暴雨中有效地保护校园。
图5 台阶式下沉绿地
3. 绿色建筑建设
从总体规划到单体建筑设计始终贯彻绿色校园理念,所有建筑均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第44 教学楼和中区生活组团分别获得了绿色建筑三星级和绿色建筑二星级标识,见图6。在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围护结构优化、自然采光、能量回收系统、太阳能系统、高效节能系统等绿色建筑技术,使节能效果达到最佳。
图6 三星级绿色建筑——第44 教学楼
4. 交通建设
校区通过道路开放格局布置,设置了7 个校园出入口,分为4 类,分别为车行为主出入口、人行为主出入口、混合性主出入口和服务性出入口;校内道路等级建设,考虑步行优先,以支路为主,联系衔接学生公寓区、公共教学区、食堂区等建筑物。
图7 校园道路示意图
绿色交通方面以公共自行车和校园巴士为主,同时合理布置公共自行车与校区巴士分布点。校区巴士系统总体分为内部巴士和对外巴士两部分,其中,内部巴士在校园内部运营,连接各功能组团的校内电瓶车。对外巴士则分为教师班车、城市公交、海河园公交系统等不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