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生态调查反映香港东大屿水域具生态价值,大家是否对生态调查反映香港东大屿水域具生态价值感兴趣呢。
2019年3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公布“明日大屿”(下称填海)初步成本估算,七个环保及关注团体发布“生态调查初步观察”(下称调查),反驳“中部水域生态敏感度相对低”的说法。调查发现,邻近填海选址的周公岛,具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腹海鵰的鸟巢、香港独有的鲍氏双足蜥,及在中部水域录得稀有的海笔,反映东大屿水域具生态价值。环保团体指出,一旦填海,势必破坏海洋、陆地生物的栖息及繁殖地,促请政府撤回填海工程,优先发展棕地。
环保团体分别前往位于东大屿水域的周公岛及邻近水域海底进行生态调查,初步录得该水域具有陆地与海洋的生态价值。香港观鸟会高级保育主任胡明川批评:“政府‘未研究先立论’,认为其生态敏感度低,是严重低估东大屿水域的生态价值,并误导市民。生态价值需要长时间观察与调查,绝非一或两次环境影响评估就能确立。”
香港观鸟会高级保育主任胡明川指:“本港有约30只白腹海鵰,牠们在繁殖期间对人类活动非常敏感,往往选择无人居住的海岸,或离岸岛屿筑巢繁殖。香港是牠们在华南地区重要的繁殖地,位于东大屿水域的周公岛更是新发现的繁殖地。填海工程及建议中连接坚尼地城的道路,严重干扰雀鸟繁殖及觅食,最终影响牠们的繁殖成功率,更令其在港的数量减少。”
周公岛是鲍氏双足蜥重要的栖息地。长春社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表示:“香港双足蜥(又名鲍氏双足蜥)是香港独有的爬行动物,全球只在周公岛、喜灵洲及石鼓洲发现。政府为保育此物种,更把周公岛划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发展连带的影响,例如人为干扰增加、引入外来物种等,会对此香港特有种造成伤害,甚至会令牠面临绝种的威胁。”
东大屿水域只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调查,守护大屿联盟却于去年的海底调查中录得罕有的海笔。这类珊瑚在本港其他水域的调查及相片纪录中均无发现。守护大屿联盟海洋专家黄志俊解释﹕“由于海笔经常隐埋在海床,全球对这种海洋底栖生物的认知甚少,填海工程将直接影响该处的罕有珊瑚群落和底栖生物。”
东大屿水域生态敏感度高,值得保育,惟过往不少海岸发展证明,当局无法充分保护生态。香港海豚保育学会委员麦希汶指出:“虽然北大屿水域填海工程获批环境许可证,但2015年中华白海豚数量在该处水域绝迹,至2017年全港水域更余47条,是为历史新低。现时填海的生态调查甚少,任何发展都应遵守‘先保育后发展’及以预防性原则看待环境。”
绿色力量总监郑睦奇补充指:“即使明日大屿第一阶段现时建议接驳至大屿山欣澳,我们担心随着发展计划展开,道路最终会都会接驳到梅窝及其他南大屿地区,这与政府保育南大屿的承诺背道而驰。随之而来的交通负荷将破坏南大屿原有的恬静怡人的面貌,如加剧路边空气污染、方便人工岛上的工程把废料随处倾倒、鼓励南大屿更多无规划、混乱、毫不配合的发展。”
自然环境是香港宜居的重要元素,现时仍有其他土地选项,政府不应贸然填海,对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绿色和平资深项目主任朱江指:“棕地在获最多民意支持,造地成本仅333亿元,是填海约四分之一,即可建13万9千伙公营房屋,并取缔棕地上的非法作业,保护乡郊环境。”
环保团体重申,海洋住屋不对立,促请政府撤回填海工程、充分善用棕地和闲置土地,并解决房屋、经济及规划等制度的漏洞及问题。
(编辑:Nic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