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核电每年开工8台、建立核国家实验室、高温气冷堆制氢

2019-03-09 10:34:57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核电每年开工8台、建立核国家实验室、高温气冷堆制氢,大家是否对核电每年开工8台、建立核国家实验室、高温气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核电每年开工8台、建立核国家实验室、高温气冷堆制氢,大家是否对核电每年开工8台、建立核国家实验室、高温气冷堆制氢感兴趣呢。

2019年3月8日,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在北京举行。今年中核集团共有十位代表委员参加两会。见面会上,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介绍了今年中核集团“两会”代表提案议案的情况。

据介绍,今年“两会”期间,中核集团的代表委员主要将围绕推动核电发展、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核能制氢与绿色冶金、核技术在癌症诊疗领域应用、加强核科普工作、医用同位素提取技术试验堆建设、海上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成立“中国核安全学会”等方面建言献策。

余剑锋具体介绍了其中关于推动核电发展、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核能制氢与绿色冶金、核技术在癌症诊疗领域应用、加强核科普工作等五份提案议案的内容。

核电:核工业中最好的资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提出的提案为《关于坚定不移推动核电发展 支撑军民融合战略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建议》。

核电是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能源,在中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发展核电是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中国核电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据介绍,核电是核工业产业经济的龙头和主要利润来源,是核工业中最好的资产,中核集团核电产业利润约占集团总利润的70%。

从装机容量上看,2018年,中国核电装机占比2.4%,发电量占比4.2%。相比较,世界核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均为10%左右。“因此,当前中国核电装机及发电量份额都很低,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约8.5-10.5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将超过45%,若核电发电量占比提高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10%左右,中国核电装机总量预计达到1.2-1.5亿千瓦左右。即到2030年前平均每年需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8台左右。”

该提案建议,国家坚定不移推动核电发展,坚决落实我国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目标,加快核电建设进度安排,协调地方政府推动核电厂址落实,适时启动内陆核电项目,2030年前每年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8台左右,保持我国核电平稳持续发展,确保核科技工业体系的技术、资金、人才储备,有力推动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核23个院所为基,建立核国家实验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提出《关于以龙头企业为基础、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的建议》。

据介绍,在国外,核实验室是核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世界核大国都非常重视核科技的发展,美国国家实验室最具代表性。

美国为了确保核威慑力量优势地位和核科技世界领导地位,创建并保持了庞大的核领域国家实验室集群,已有70余年历史。美国能源部下属17个核领域国家实验室,均采取政府所有、企业运营的管理模式,主要在核武器、军用核材料、舰船核动力、空间核动力、核能、基础科研等领域,从事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任务,体现了国家意志,服务于国家战略,聚集了一流的人才和设施,引领了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有23个科研院所,涉及核工业所有专业方向。我们要通过这些科研院所带动全国所有涉核的科研力量,推动我国先进的核工业体系建设,形成先进的组织体系,来推动核工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模式。”

罗琦建议,应该充分发挥中核集团的龙头企业作用,参考美国模式,以中核集团所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为基础建设国家实验室,聚集核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先进核动力、核燃料循环技术、天然铀勘探开发、辐射安全防护等领域的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融用一体化,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核工业创新国家队,围绕国家战略核安全与核能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制定的核科技发展规划,在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下,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引领国家核技术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