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北京VS赫尔辛基打造“绿色国门”从细节做起

2019-02-14 19:53:39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北京VS赫尔辛基打造“绿色国门”从细节做起,大家是否对北京VS赫尔辛基打造“绿色国门”从细节做起感兴趣呢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北京VS赫尔辛基打造“绿色国门”从细节做起,大家是否对北京VS赫尔辛基打造“绿色国门”从细节做起感兴趣呢。

距离北京市中心25公里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一,更是世界超大型机场,始建于1958年。2018年12月28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度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成为全球第二个旅客吞吐量过亿的国际机场。

而距离北京6300公里以外,也有一座美丽的首府城市,那就是赫尔辛基(Helsinki)。

地处北欧,赫尔辛基既是芬兰首都,也是其最大的港口城市。作为芬兰经济、政治、文化、旅游和交通中心,赫尔辛基已被评为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

赫尔辛基机场始建于1952年,是最早与中国开通国际航线的机场之一,早在1988年,芬兰航空就开通了赫尔辛基—北京的航线。

同为首都机场,一座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文明,一座毗邻着波罗的海,在绿色机场的建设中,又有哪些探索和尝试?本期双城记带您走进这两座国际机场,一探究竟。

北京

1.jpg

图为北京国际首都机场航站楼一瞥。

春节前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快闪”。T3航站楼的人们正在赶往归途的路上,人们惜惜作别。突然,悠扬的《春节序曲》响起,中国爱乐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从人群的各处走来,一边演奏着手中的乐器,吸引了往来游客的注意。随后爱乐乐团又演奏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国》,行人纷纷驻足围观、合唱起来……两曲终了,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一时间,“小家大国、共迎新春”的氛围萦绕在航站楼里。

航空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首都国际机场的发展正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航业发展的缩影。作为国外游客了解我国的第一道“国门”,首都国际机场近年来致力于绿色建设,响应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以实际行动积极探索“绿色国门”的建设之路。

计划打通机场与城际铁路的壁垒

通过优化停车和摆渡路线实现减排

一年之中,要数农历新年的机场最为忙碌,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春运自1月21日开始,持续40天,相比去年提前11天。

据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春运期间,首都国际机场预计进出港旅客1151万人次,日均28.7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40%;预计起降航班6.83万架次,日均1709架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7%。

超大的客流量考验着机场的运营维护。在保证旅客安全同时,低碳减排也是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机场积极探索运营各环节采用新能源的可能性,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过去几年,机场有效推进实施清洁光源改造、光伏发电等节能技改项目。通过优化航站楼内照明、空调、行李系统运行方案等节能措施,在业务吞吐量连年攀升的情况下,实现能源消耗总量逐年下降的目标。

当前,3号停车楼已率先开展先期光伏示范,共计安装10条采光带。一年预计可发电量48万千瓦时,同步推进1号停车场、T3航站楼近端停车场建设光伏系统,让清洁高效的太阳能投用到机场的更多环节。

不仅如此,首都机场还与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合作建设了首都机场充电站。作为绿色机场示范项目,共有4台直流充电桩和50台交流充电桩,供电动大巴车在航站楼间为旅客摆渡。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采购部副总经理宋晖谈到,“未来,机场还将研究开展陆侧楼间有轨/无轨联络线建设,推动引入城际铁路联络线,打通机场与城际铁路的壁垒,为旅客提供低碳便利的出行方式,提高大容量公交比例。另外,我们计划在各个停车楼启用停车诱导系统及智能支付系统,优化停车路线,减少尾气排放。推动试点停车机器人,缩短车辆行驶距离,力争实现零排放停车。”

全球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的机场

“用能者主动节能”打造绿色国门

2018年12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天,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2018年度第1亿名旅客,这意味着它成为中国第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也成为全球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

在旅客吞吐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机场不仅保障航空安全运输,也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

目前,首都国际机场已在研究并推动远机位登机桥项目,同步研究引入机坪“光储充”设备。此外,全面推进落实“油改电”工作,加快新能源车辆采购和充电设施建设,大幅减少地面保障车辆尾气排放。不仅如此,还通过优化飞行程序及跑滑系统、增加新机型执飞架次等举措,不断提升地面运行效率,缩短航空器滑行等待时间,较少航空器燃油消耗。

首都机场一直在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人性化服务”的绿色机场标杆。

宋晖表示,“去年,我们发布了《‘凝聚多方力量,打造绿色国门’三年行动计划》,将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秉承‘凝聚多方力量、打造绿色国门’理念,坚定不移地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工作机制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实施、对外交流学习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时,各类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首都机场积极推进绿色机场建设,在大气、能源、水质、餐饮油烟治理、光储充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精细化的规划和改造,在工作中明确了多项近、远期指导性目标,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做到层层细化、层层负责。同步摸索建立“查”“改”“看”的工作机制,做到齐抓共管、找准问题、立行立改。

喜庆的“灯笼”、大写的“春”字、一扇扇“中式大门”……春节期间,机场3座航站楼早已为春节“换上新装”。据了解,为了让游客春运期间有更好的体验,机场会陆续举办融合民乐、水袖舞、京剧芭蕾、舞狮等演出以及面塑、中国结、衍纸等互动体验活动,把浓浓的“年味”带给亲历机场的旅客。今年春运预计在3月1日落下帷幕,但首都机场的绿色之路还将继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