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保百科带来上海出台《意见》聚焦推动金融开放创新率先试点 系统性支持大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如果您想了解上海出台《意见》聚焦推动金融开放创新率先试点 系统性支持大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请往下看。
系统性支持大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上海出台《意见》聚焦推动金融开放创新率先试点
加速迈入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上海开始加速。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资产管理领域要素集聚度高、国际化水平强、生态体系较为完备的综合性、开放型资产管理中心,打造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重要枢纽,迈入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这是我国首个由省级政府层面出台的,系统性支持银行理财、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私募、期货等大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文件。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环节
2019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上海要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今年发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产管理中心的任务目标。
上海为什么要建设这样一个中心?
上海市金融局副局长李军表示,大力发展资产管理行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资产管理中心,意义深远。从国民财富角度来看,这有助于满足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从服务实体角度来看,这有利于促进直接投资转化,提高资金供给效率,推动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金融中心角度来看,这有利于集聚全球资管要素,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影响力和开放水平,增强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必要环节。”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严弘认为,一个成熟的资产管理中心,对整个金融领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效的金融市场,少不了机构投资者,而资管机构是其中的主要力量。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无疑将带动整个资产管理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进而推动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更加成熟化和国际化。
金融科技和深化开放值得期待
放眼全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产管理中心,不在少数。
纽约、伦敦为代表的综合型资产管理中心,以坚实的经济为支撑,具备健全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产品,完善的生态体系,各类机构、专业人才、全球资金高度集聚。新加坡、中国香港、卢森堡为代表的离岸型资产管理中心,以有竞争力的政策作保障,结合自身特点,找准了特色定位。
与这些老牌中心比较,上海的优势在哪里?
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完备是上海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基础。上海聚集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等各类市场,为金融资产特别是人民币资产高效配置提供了良好平台。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超过2274.8万亿元,上交所股票筹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规模全球第二,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全球第一,上海期货交易所10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均居全球第一。活跃在市场的,是上海1674家持牌金融机构,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到了三分之一。
区域经济是上海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支撑。上海背靠长江三角洲腹地,经济富庶,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为上海资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20年,江苏、浙江和上海分列省级GDP排名第二、第四和第十位,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长三角城市也增加到8个。根据建设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报告显示,全国有5个省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10万人,其中上海、江苏、浙江2省1市都位于长三角地区。
营商环境是上海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保障。上海在国内率先设立了金融法院,成立金融仲裁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金融从业人员超过47万,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集聚,这里已成为国内金融发展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
更值得期待的,是上海的未来。金融科技应用加速落地,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无疑将成为上海建设资产管理中心的两大发展机遇。“上海正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全球一流投资者只要投资人民币资产,首先会想到上海。”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如是说。
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开放增量提质
有了发展的底气,上海要做的,就是明确发展的方向。
《意见》提出了实现“四个地”的具体目标:吸引培育十余家国内外行业领先、百余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资产管理机构,集聚一批专业化、国际化、创新型资产管理人才,成为机构和人才“集聚地”;构建市场与监管良性互动、资产管理与金融科技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成为门类齐全、领域丰富、专业规范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地”;提高金融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开放水平,打造跨境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节点,成为市场和资金“交汇地”;推动市场主体、行业自律、金融监管、政府服务等形成合力,共同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权益保护,成为环境和服务“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