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海拔4000米的马铃薯博物馆未来气候变暖养活世界人口的希望

2019-12-05 18:04:56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海拔4000米的马铃薯博物馆未来气候变暖养活世界人口的希望,大家是否对海拔4000米的马铃薯博物馆未来气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海拔4000米的马铃薯博物馆未来气候变暖养活世界人口的希望,大家是否对海拔4000米的马铃薯博物馆未来气候变暖养活世界人口的希望感兴趣呢。

由于气候变化的速度超过了大多数农作物的适应能力,世界各地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英国卫报报道,秘鲁安地斯山脉上有座博物馆,保存着每天数百万人食用的重要粮食——马铃薯。

博物馆的农艺学家持续搜集农民的祖传知识,找出马铃薯中有助度过干旱、洪灾和寒冻的基因。

49161409052_77996f5b27_b.jpg

马铃薯多样性有助于因应气候变化的挑战。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新闻稿

位于库斯科的这座马铃薯园区面积90平方公里,海拔3400至4900米。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安地斯协会(Asociación Andes)创办人阿古梅多(Alejandro Argumedo)说,这座博物馆“不断演进,保存有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原生马铃薯多样性。”

“在不同海拔以不同基因组合种植马铃薯,产生新的基因表现,对于因应气候变化的挑战非常重要。”

在冰冷高山湖旁钴蓝色的天空下,一位父亲和他的女婿锄着厚实的棕色土壤,拔出红色的马铃薯放入麻袋中。他们收集的“pucasawsiray”马铃薯是印加人神圣谷地公园中1367个马铃薯品种之一。这里密集耕种的小块田地和梯田是马铃薯多样性的活实验室。

49160742663_e330acd48d_b.jpg

考古学家认为,马铃薯是7000年前秘鲁农民的祖先在现代秘鲁和玻利维亚之间的喀喀湖湖岸上栽培出来的。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CC BY-NC 2.0)

考古学家说,马铃薯是7000年前秘鲁农民的祖先在现代秘鲁和玻利维亚之间的喀喀湖湖岸上栽培出来的。马铃薯园区被认为是马铃薯的第二原产地。今天,除南极洲外,地球上每个大陆都出产马铃薯。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秘鲁国际马铃薯中心的科学家甚至在测试是否可以在火星上种植马铃薯。

印加后裔使用的盖丘亚语对马铃薯有无数种描述性名称,象是“羊驼的毛鼻子”、“美洲狮掌”。还有一种外形凹凹凸凸的马铃薯叫做“让媳妇哭泣(pusi qhachun wachachi)”,因为皮太难削了。

这里的马铃薯有各种颜色和质地,有红、黄、蓝和紫色,有些切开后是粉红色与白色交错。有些质地是粉状,有些是蜡状,有些太过苦涩,必须浸泡后在屋顶冷冻干燥再踩踏去皮才能吃。这些马铃薯可以保存好几个月,冬天时煮汤。

49161500867_9173e84df8_b.jpg

形状各异的马铃薯。图片来源:Roots, Tubers and Bananas(CC BY 2.0)

49161226121_bae5e67eef_b.jpg

各种颜色和质地的马铃薯切面。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CC BY-NC 2.0)

但是现在全球暖化,害虫往高海拔移动,这些马铃薯首当其冲受影响,农民必须在园区上方最北边的可耕地播种。园区居民正在实验,测试当地品种对霜冻、冰雹和强烈阳光的抵抗力,以及对安地斯马铃薯象鼻虫幼虫的抵抗力。

“这些作物一直在演化,”作物信托基金会(Crop Trust)执行董事哈加(Marie Haga)说,“但现在气候变化如此之快,使这些植物无法适应。”

“这就是我们需要多样性的原因,我们可以利用多样性培育耐受新气候的新植物。”

从马铃薯的野生祖父身上可能可以找到解决办法。野生马铃薯仍然在高原上生长,是羊驼和驴的食物。绿色的它们看起来不太像马铃薯,比较像西红柿,其种子散布在动物粪便中,而且经常长在畜栏内。村民说,他们会继续将马铃薯与野生亲缘种混种,使它们更具韧性。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试图用基因转移和基因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里的农民已经从事这种工作数千年。”阿古梅多说。

混种的成果都保存在园区种子库中,每颗马铃薯都用有详细编码的纸袋包装着,在装满冰水的沟槽中冷却,透过屋顶窗户光照防止发芽。2017年,有650个样本被送到挪威北极圈内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全球种子库,储存在-18℃以下。同时,秘鲁首都利马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存放4600多种马铃薯,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体外基因库。

49160745403_5fe3137739_b.jpg

在亚洲和非洲,马铃薯既是粮食也是经济作物。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CC BY-NC 2.0)

在非洲和亚洲,马铃薯是对抗飢饿的重要粮食,也是创造收入的经济作物。CIP在这两地生产快速成熟、经生物强化的马铃薯,有更高的生产力,尤其在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国,占全球马铃薯产量的22%。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说:“中国有严重的土地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而马铃薯特别耐旱。”

“生产马铃薯的同时也要丰富生物多样性,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联合国粮农业组织估计,1900年至2000年之间全球流失了75%的作物多样性,而由于气候变化,有多达22%的野生粮食作物在2055年前将消失。随着土壤劣化加剧,农作物的韧性越发重要。在秘鲁的这个小园区中,马铃薯守护者的工作可能是养活世界其他地区人口的关键。

(编辑:Frank)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