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无人区科考的四天三夜卓乃湖退水区沙尘暴远超想象

2019-01-22 16:49:36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无人区科考的四天三夜卓乃湖退水区沙尘暴远超想象,大家是否对无人区科考的四天三夜卓乃湖退水区沙尘暴远超想象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无人区科考的四天三夜卓乃湖退水区沙尘暴远超想象,大家是否对无人区科考的四天三夜卓乃湖退水区沙尘暴远超想象感兴趣呢。

1月19日下午6点19分,第三次三江源暨第二次卓乃湖科考队顺利返程,离开可可西里无人区,到达青藏公路附近。手机有信号的第一时间,科考队从前线发出消息:我们出来了!

19日科考结束准备返程,大家在卓乃湖保护站前合影

卓乃湖下游60公里处出现的风沙堆积

卓乃湖下游20公里处出现的移动沙丘

当日天气也相当给力。科考队长卢善龙博士描述:“在微微风雪和艳阳高挂中,历时4天3夜的可可西里卓乃湖流域科学考察工作圆满结束”。据科考队初步小结:本次科考行程贯穿整个卓乃湖流域,共计获取土壤、水和植物样品50多个,选择并确定风沙观测断面5个,布置防沙覆网样方1000平方米,获取照片及视频资料300+G,全面完成了各项科考任务。科考队经过实地考察,最终确认卓乃湖退水区沙尘暴远比想象得严重!

本次科学考察,是由中国绿发会与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联合组成,也是中国绿发会继2018年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合作以来的第三次三江源科学考察,深入卓乃湖流域则是第二次。

自1月16日上午10点多科考队离开109国道青藏线、进入无人区后,就完全失去了联络。在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到底要经历怎样的考验?

“最严重的是高原反应,本地人倒还好,但对于外地深入高原腹地的人则无一例外都会头痛,每个人因体质不同程度不一”,绿会科考队员称,在卓乃湖考察这几天,全体队员几乎都在克服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去完成各项工作,再有的考验则是一天3-4次不等,狂风席卷的沙尘暴,以及零下20多度的严寒等。

一位在西藏日喀则生活了20多年的老援藏干部,得知科考队在大冬天深入藏北高原考察后,表示非常钦佩。“那里海拔太高了,容易高原反应,还特别冷,不做任何动作都觉得氧气不够,更别提使力气干活了;生活也是问题,水的沸点不够,煮不开,只能反复煮”,这位老援藏干部称自己这么多年在西藏行走,也甚少进入这一区域。据科考队实测,卓乃湖流域海拔近5000米。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尽管参与这次科考的全体队员无一人谈及如何克服外界环境的挑战、以及科研考察中的生活艰苦、车旅颠簸,他们只是记录了每天的紧张科考任务进行状况,但这其中,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仍随时可在字里行里触及。对无人区科考四天三夜的经历,笔者简单整理如下:

第一天(16日):基地板房的大门已被沙丘堵死

经过10多个小时的颠簸跋涉,卓乃湖科考小组顺利抵达卓乃湖生态保护站。经过对沿线风沙情况的仔细观测和测量,科考队认识到卓乃湖退水区沙尘暴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

在离卓乃湖100公里的山梁上,科考队就可以见到明显的沙尘堆积。汽车继续往卓乃湖方向前进,情况愈发严重。在溃堤口东边30公里处的河岸上,可见10厘米沙尘堆积,而在溃堤形成的陡峭河壁上,已经行成了大量成片的小型沙丘。渐往北边深入,发现卓乃湖退水区的南岸小湖附近,已经明显形成了移动沙丘,沙尘堆积厚度达20厘米。



待科考队将车最终开至卓乃湖南岸科学基地时,大家还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基地板房的大门已被高达70-80厘米的沙丘堵得严严实实!尼玛扎西队长表示仅仅过去一个多月,便堆积了如此之多。此时天色已暗(晚上7:30左右),而等待队员们的是打扫满屋的沙尘、发电、挖冰烧水、做饭、整理白天的工作内容、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内容......

第二天(17日):沙尘暴肆虐,将防沙覆网全部掀卷了起来

上午大家出发前往卓乃湖西南角退水区安装防沙覆网。10点半之前,天公特别作美,微风、艳阳高照,所有队员一起行动,很快一条条防沙网被固定妥当,按计划排列。可正当大家高兴得坐在防沙网上小憩时,12点半起狂风大作,把我们原本固定妥当的许多防沙网掀了起来,大家只好赶紧七手八脚地将之重新固定。但无情的大风,显然不理会大家的辛苦,紧接着狂风卷起退水区地表的沙土铺面而来,沙尘暴起来了。7-8级大风狂卷着沙尘,生生把大家逼入车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