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循环再生资源(济南城矿再生资源)

2022-11-08 16:17:01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济南循环再生资源(济南城矿再生资源)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济南循环再生资源(济南城矿再生资源)相关内

最近很多人关心济南循环再生资源(济南城矿再生资源)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济南循环再生资源(济南城矿再生资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本文转自:舜网

为了解循环经济产业垃圾分类的发展情况,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近期面向中小微企业、部分城乡居民开展了实施专项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394份,同时对部分循环经济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垃圾分类支持度较高,但循环经济面临治理赋能不足、行业发展不均衡、产业集群效应不足等特点,循环经济产业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超九成居民支持垃圾分类,但实现正确分类的不足10%

调研结果显示,济南市垃圾分类实施有力、进展较好、效果明显,城乡居民普遍支持、认可垃圾分类工作,超过90.0%的济南市民都对垃圾分类持有支持态度,并表示愿意配合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但是,存在全民参与率低的问题,实现正确垃圾分类的家庭不足10.0%,绝大多数家庭虽然具有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意识,却不能严格按照垃圾分类要求执行。同时,混装混运等困难问题亟须综合施策加以解决,需要加快推进全市生活垃圾有序有效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加快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仍是循环经济市场中的主要角色。调研发现,目前,济南市垃圾回收、再生资源、无公害化处理、绿色利用等循环经济领域的企业共有47家,其中大中型规模企业占比12.8%,中小微企业占比87.2%,中小微企业仍是循环经济市场中的主要角色,数量上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但由于缺乏知名度、缺少抵押物,55.0%的企业表示存在融资难、信贷难的问题。78.7%的企业表示收到资金不足的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障碍。在产业合作方面,17.0%的受调研企业表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或研究机构(含院校)有战略性的合作,能够就技术、人才、资源等进行交互。51.0%的受调研企业仅参与过行业中的交流工作,但是没有实际的合作。剩余34.0%的企业则表示从未参与过行业活动,一直处于独立经营的状态。

问题:重社会管理轻市场扶持,产业集群效应不足

一直以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对企业和地方的环境管理力度,在垃圾回收、再生资源、无公害化处理、绿色利用等多个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自2016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专业和亲到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知》等多项政策制度,但是多数内容以管理手段为主,强调了对社会活动、企业生产、地方治理等方面的要求,却缺乏对市场有力扶持。

循环经济不仅仅需要治理手段和治理技术的升级,同时也更需要循环经济产业的高效发展。而就目前来看,循环经济尚未形成社会化的产业发展态势。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政策倾向于大中型循环经济企业,忽略了对小型循环经济企业的关注,在循环经济领域,无法形成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局面。各地的垃圾回收、再生资源、无公害化处理、绿色利用等企业都主要以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为主,中小型循环经济企业的生存空间较小,而大中型企业虽然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但是其灵活性不足,不利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垃圾回收、再生资源、无公害化处理、绿色利用等领域的专业企业,同时也需要各行各业给予大力的支持。市场经济带给了经济市场蓬勃的生命力,促进了我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等活动并不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一直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与规范,但是这种监管和规范都是被动性的,是企业为了满足国家要求而不得不进行的调整。因此,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受到自身思想觉悟和生产能力的限制,其并不能有效地响应国家关于循环经济的建设号召。在调研中发现,超过50.0%以上的中小型地方企业都存在垃圾分类不明确、无害化处理不彻底的问题。企业趋利较重,偏重管理和治理,容易造成企业的抵触情绪,将循环经济视为企业负担。

目前,山东省各地均出台了关于垃圾回收、再生资源、无公害化处理、绿色利用等行业的扶持政策,山东各市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但是济南市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互联网、金融业、科研机构等重要的行业领域与循环经济企业之间的合作微乎其微。济南循环经济产业仍主要以传统经营模式为主,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不足。

建议加强对垃圾处理企业的扶持,构建垃圾治理指标交易市场

针对调研中出现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提出,在政策导向上加强对循环经济中小企业成长的关注。一方面,降低循环经济企业的成立和运营门槛,鼓励更多跨行业者进入循环经济领域,形成全社会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态势,利用新生力量带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在企业税收、财政补贴、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加强金融产业、科研产业与循环经济产业的联动性,从政策导向上鼓励产业联盟的建立与发展,鼓励循环经济企业进行创新。使得循环经济企业能够从产业层面的经营步入到社会层面的治理。

构建垃圾治理指标交易市场。可以仿照“双碳”经济模式,加强对循环经济的治理赋能,通过制定指标、设立交易机制等形式,促进循环经济治理工作的市场化。将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等转化为具有交易价值的环保指标,建立流通市场。使得企业能够通过提高垃圾分类效能、优化无害化处理成果的方式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加强产业链企业横向合作。循环经济企业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循环经济产业并不发达,即使部分城市存在少数中小型企业,其经营效益也并不理想,受到人工和设备成本的限制,地方中小型企业无法与大中型企业形成合力。对此,应该加强对各地垃圾回收、再生资源、无公害化处理、绿色利用等企业的整合引导,通过建立大型园区,组建省、市、地区三级行业协会机制,开展省级行业论坛等方式,促进企业与企业的合作,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利用地域资源。

立足金融与互联网业建立产业集群。2016年5月,商务部等六部门颁布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着力推动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推动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组织形式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并重转变,建立健全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此,需要加强循环经济行业的跨领域合作,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垃圾回收、再生资源、无公害化处理、绿色利用等行业开发金融产品,鼓励互联网行业向循环经济领域渗透,鼓励科研机构与地方循环经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发展机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