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印尼大火肆虐2个月 苏门答腊虎、象家园被毁

2020-01-09 15:26:53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印尼大火肆虐2个月 苏门答腊虎、象家园被毁,大家是否对印尼大火肆虐2个月 苏门答腊虎、象家园被毁感兴趣呢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印尼大火肆虐2个月 苏门答腊虎、象家园被毁,大家是否对印尼大火肆虐2个月 苏门答腊虎、象家园被毁感兴趣呢。

49298538876_63bf87101d_b.jpg

象群栖息的泥碳地饱受火灾和土地利用变化威胁。照片来源:Rifky/CIFOR

近期,多起旱季大火席卷整个印尼。今年9~10月间,多处森林惨遭祝融肆虐,包括保留区的野生动物栖地。苏门答腊南方的灾情最为惨重。根据卫星资料和当地第一手观察,大约8%的山碧朗国家公园被大火吞噬。该地长期饱受非法伐木以及开垦次生林和灌木林为油棕农园的威胁,这些火灾对极危的苏门答腊象(亚洲象的一支)和苏门答腊虎的生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样遭受波及的还有共存在这块栖地上濒危的马来貘与数种灵长类动物。

山碧朗国家公园向来不被视为是大象栖地,但今年5月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今年稍早四只大象在园区超过六天的活动记录。该研究刊登于生物学期刊《Biovalentia: Biological Research》,研究团队认为约有6~10个个体生活在国家公园里,活动范围北起山碧朗河,南至布念河(Bungin River),西向内陆直到园区边界与拉贾‧帕尔玛油棕园(PT Raja Palma)接壤。

49298052833_e9252bde15_b.jpg

野象群在赛博科村的森林里活动。该地位处巴东‧苏吉汗‧赛博科保留区内,邻近山碧朗国家森林。照片来源:Faizal Abdul Aziz/CIFOR

由官方代表、保育人士和学者共同组成的“印尼大象保育论坛”(Forum Konservasi Gajah)秘书古纳里亚迪(Donny Gunaryadi)向记者表示,政府即将定稿一项为期十年的苏门答腊象保育行动方案,预计2020年开始实施。该方案聚焦的保育范围可能是苏门答腊北端的亚齐特别行政区、中部的廖内省、以及位于廖内省及南苏门答腊省之间的占碑省。后者即是贝勒巴‧山碧朗国家公园象群栖地的所在地。

提供草案建议的古纳里亚迪直言:“大象族群数量正在下降”。他估计,苏门答腊大象数量已从10年前的2400头下降到现在的1400头。

1980年代印尼启动大规模的移民计划,将大量居民从爪哇岛的人口密集区迁移到其他岛屿,包括苏门答腊岛。据估计,当时苏门答腊岛上的大象族群数量仍多达4000头。然而,人类涌入导致人象争地冲突攀升,大象族群数从此一路下滑。古纳里亚迪认为:“这十年来大象族群数量锐减,虽与盗猎脱不了关系,但象群失去安全栖地也是原因之一。”

老虎与大象的栖地恐已遭大火波及

究竟山碧朗的老虎族群在大火期间如何生存,至今仍无人知晓。虽然英国伦敦动物学会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有驻点人员在当地追踪老虎,但目前仍不便接受访问。该学会媒体联络人阿克丽(Emma Ackerley)表示:“虽然我们和许多人一样在森林里进行工作,也受大火波及,但研究员尚未针对在贝勒巴‧山碧朗一带(Berbak Sembilang)的大火进行任何特别的分析或监测。”

不过,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太空总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非营利组织RESOLVE的资料与美国卫星公司Planet Labs的卫星影像显示,8~9月间的火势恐已烧毁国家公园约30%、近2万公顷的老虎栖地。

49298052948_e3870d3035_b.jpg

卫星资料显示山碧朗国家公园里大面积的森林遭火吞噬。北边的火势席卷部分仅存的原始森林,这里也是极危苏门答腊虎和苏门答腊象的栖地。资料来源:GLAD/UMD-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

49298538581_f63d47fa6c_b.jpg

卫星影像显示10月下旬时,大火已深入原始林。资料来源:Planet Labs。

贝勒巴‧山碧朗国家公园管理局并未对此发表评论。印尼大象保育论坛工作人员特拉沃林德拉(Yoga Travolindra)是前述园区内出现象踪的论文作者之一,过去几周一直在园区内进行田调。他向记者表示,象只不太可能会因火灾丧命,因为火灾大多发生在非大象主要栖地的红树林区。而尽管老虎的确会利用红树林栖地,但尚未有证据显示近期火灾造成老虎死亡。

特拉沃林德拉指出:“今日苏门答腊象最主要的威胁,是国家公园周遭数家油棕林公司将次生林和灌木林开垦成农园,干扰了它们的栖地。目前国家公园遭遇的难题,主要是土地被侵占、非法伐木和大型拖网渔船捕鱼”。

然而卫星资料显示,尽管今年稍早火势集中在红树林及周遭地区,但之后已转进内陆森林,包括一处被联合国农粮组织认列的大象栖地。

只有更干燥,没有最干燥

特拉沃林德拉认为,火源可能出自烧垦新农地的人为纵火。当火苗遇上比往年更干燥的旱季和丰富的地底泥炭层,便一发不可收拾,远远超出原本要垦拓的面积。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印尼分部成员维贾亚(Arief Wijaya)受访时表示:“整体来说,今年比过去几年要干燥许多。南苏门答腊地区蕴藏丰富的泥炭层,非常容易助燃;山碧朗国家公园和贝勒巴国家公园北部都是泥炭层区。”

泥炭层是腐植质转变成煤炭时,煤化程度最初始的状态。地表走火延烧,同时替地底的泥炭层加热升温,虽然地面上的火苗被熄灭,但已经升温不止的泥炭层仍隔着地表层持续放热,使得余烬非常容易死灰复燃。

49298053088_751ff2f105_b.jpg

南苏门答腊的巴东‧苏吉汗野生生物保留区一部分已遭非法伐木和大火毁坏。照片来源:Faizal Abdul Aziz/CIFOR

印尼地底有数百年和数千年腐植质累积形成的巨大泥炭储量,通常位于淹水的沼泽区域。但为了开垦新田和伐木,已大力地抽干了全国许多泥炭地沼泽。一旦水被抽干,暴露在外的泥炭层极度助燃,且助燃下的火势非常难以控制。例如造成10万多人过早死亡的2015年霾害,肇因便是烧垦的星星之火在水被抽干的泥炭地上变得不可收拾。

WRI土地利用经理巴贾(Bukti Bagja)认为,近期大火与山碧朗国家公园附近非法毁林的行为息息相关。

他指出:“这些火灾案件有个固定模式,就是发生雨季前一到两个月。我推测,这是因为农夫赶在无法整地的雨季之前开垦新地所致。”

巴贾表示,自2015年全国火灾肆虐之后,印尼政府曾试图复育泥炭地,但困难重重。由于遇上比往年更干燥的旱季,加上部分泥炭地已被当地人开垦作农或其他用途,堵上引水渠道也无法让沼泽恢复到原本的水位。

他进一步解释:“据我们所知,复育泥炭地的主要挑战是旱季时地下水位会持续下降。当遇到长时间的干旱,地下水位每天都会下降1到2公分。依照目前的渠道系统,问题在于如何同时保持泥炭层地区与耕地区的湿润。”

49298053133_4a4aa11b3a_b.jpg

今日仅剩不到1千只苏门答腊虎生活在岛上,最低的估计更只有330只。照片来源:Steve Wilson-维基百科(CC BY 2.0)

重要栖地廊道岌岌可危

位于南苏门答腊,山碧朗国家公园东南方的巴东‧苏吉汗‧赛博科野生生物保留区是大象的重要栖地与廊道,今年同样传出大火灾情。

一项报告指出半数保留区都遭火蹂躏。由于大象在南苏门答腊的活动范围很广,因此很难确知大火对象群的影响。

巴东‧苏吉汗与山碧朗面临同样的困境,那就是产业活动与人类社区侵占森林地。国际森林研究中心(CIFOR)首席科学家布雷狄(Michael Allen Brady)表示,即使过去的保育预算有限,大部分的区块仍被完好地保护下来。然而过去采取的保护措施,并无法让保护区逃过今年的火灾浩劫。

49298538761_fd703bd54b_b.jpg

照片中的大象叫做肯,出生在巴东‧苏吉汗保留区,非常喜欢在泥炭沼泽里游泳,但这个地方饱受大火和土地使用变更的威胁。照片来源:Rifky/CIFOR

布雷狄说,“我们可以确认过两个月来,巴东‧苏吉汗保留区遭受到多次大火侵袭。火灾频传的一个原因是运河系统的开凿,共有7条主要的运河和数百条渠道,穿过保护区。这些1970年代开凿的运河,是用来将森林变成移民新村。后来开发计划被中止,土地再次交由森林部管辖。不幸的是,虽然土地已被放干但并未经过整地,现在这个干燥的泥炭森林,成了不折不扣的定时炸弹。”

当这块区域被指定为野生动物保留区后,随即被军方在1980年代初期用来放牧大象,并获政府认列为大象栖地。布雷狄说,政府随后责成了一个象群管理单位,在保留区边界设立了办公区,并鼓励民众参访。但近年来,象群管理的情形每况愈下,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很遗憾地,保护区内并没有对大象族群进行有系统的监测。不过,很显然族群数量已从原约400只暴跌到仅仅十几只左右。”

国家森林研究中心的大象专家桑苏丁(Yusuf Samsudin)同意布雷狄的说法,并指出:“当地的巡守员说现在只剩下12只大象了。”

稍走两步就大退一步的泥炭地复育

2015年大火危机之后,政府制定法规以全面保护含碳量丰富的泥炭地,希望借此避免火灾再次发生。但今年4月政府修改了法规,将保护范围限缩在“泥炭丘”(peat domes),或是高出周围地貌的泥炭层突起处。消息人士透漏,这项倒退的修法,加剧了泥炭层的开采和火灾情势。

49298741757_f556a4d15e_b.jpg

清晨,南苏门答腊赛博科河(Sebokor River)被薄雾和树林笼罩的景色。(照片来源:Faizal Abdul Aziz/CIFOR)

根据WRI成员维贾亚的说法,政府对于受大火影响的区域,应进行更长远的土地利用计划,包括让保护区土地的使用规定更明晰、解决重复主张土地权利的问题和加强空间规划的政策。

巴贾则建议对民众进行教育推广。当地社群和法律的执行往往跟不上变化的大环境,必须让他们意识到,现在的泥炭地远比两三年前更为干燥。

“我们把希望寄托在提升印尼全民的防火意识和知识上。他们必须理解这些信息,知道用火的外部成本远远高于无形成本。实情是,目前民众对这部分的认知仍有巨大的落差。他们以为自己可以控制火苗,但环境的改变已让这种想法不堪一击。”

(编辑:Nicola)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