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周晋峰会见阿曼政府代表围绕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分享工作经验、推动合作,大家是否对周晋峰会见阿曼政府代表围绕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分享工作经验、推动合作感兴趣呢。
12月2日,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在北京会见来自阿曼阿拉伯大羚羊(Arabian oryx)保护区的代表团。作为国内领先的独立非营利性机构,绿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已经积累了将近有33年的经验。此次阿曼代表团来访绿会的目的之一,便是向绿会借鉴保护濒危物种的经验,用于拯救目前在阿曼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区濒临灭绝的阿拉伯大羚羊。
摄/卢蕾
在1994年,阿曼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区曾经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作为重新引进阿拉伯大羚羊的自然地,阿曼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现象以及地貌特征,曾被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可是,在2007年,阿曼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区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除名。这是因为阿曼决定减少90%的原保护区面积,这一决定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是在破坏该保护区的杰出普世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与这一事态发展进程相对应的是阿拉伯大羚羊数量的锐减:1996年,在阿曼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区生存的阿拉伯大羚羊达450只;但是,总数量目前已经下降至65只,这一现状引发人们对阿拉伯大羚羊这一濒危物种未来生存能力的担忧。阿曼代表团指出,威胁阿拉伯大羚羊生存的因素主要是盗猎以及栖息地破坏。
来源/网络
阿曼苏丹国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南端,濒临阿拉伯海与阿曼湾。其中部为平原,多沙漠,海拔200米以下。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候。从地形地貌来看,阿曼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区与绿会于2016年在青海湖周边成立的“中华对角羚保护地”类似。但与阿拉伯大羚羊命运截然相反的是,到2018年为止,在青海湖流域13个监测样区内的中华对角羚种群数量已经从原先的1400多只上升到了2000只左右。与此类似的是绿会对黄羊种群的保护案例。黄羊是中国北方草原具有代表性的迁徙动物种群,在内蒙古境内的巴尔虎黄羊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专门为保护黄羊及其栖息环境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黄羊数量较多。尤其在毗邻中蒙边境的呼伦贝尔草原,每年迁徙、繁衍、觅食的黄羊数量多达百万只以上。但近几年我国境内的黄羊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黄羊也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甚至出现在我国唯一的黄羊保护区竟然没有一个黄羊种群的情况。在多方的保护下,到今年10月为止,内蒙古黄羊的数量已上升至5000只。
会上,周晋峰博士同阿曼代表团分享了绿会的成功经验:一是科学分析,定位威胁濒危种群生存的根本原因;二是充分动员来自民间的保护力量。例如,在对角羚保护案例中,绿会首先明确威胁对角羚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围栏问题以及青藏公路。其次,拯救中华对角羚方案采用了绿会独创的“中华保护地”(CCAfa)体系。CCAfa体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关键优势之一是能够团结来自当地政府、科研团体、野保人士及志愿者的力量,共同筹措并提供资金支持、制作宣传品、组织入户宣传、开展巡护工作、及时举报威胁濒危物种的违法行为,发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自2016年成立首个“中华大鸨保护地”以来,绿会在全国已成立一百多个“中华保护地”,保护对象涉及大鸨、伊犁鼠兔、崖沙燕、遗鸥、暗夜星空、古树古文物、沙漠湿地、濒危植物五小叶槭、濒危动物中华对角羚、南海珊瑚、中华白海豚等,成绩瞩目。
“我们也曾尝试动员当地力量参与保护阿拉伯大羚羊,但收效甚微。”阿曼代表团对绿会的保护工作及“中华保护地”体系表示高度认可,但同时也表达了隐忧。鉴于此,周晋峰博士提议阿曼代表团充分挖掘“精神领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号召及推动力。例如,为了斩断由盲目放生衍生的非法猎捕、运输、贩卖野生动物的利益链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绿会与星云大师发起成立的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共同向佛教徒、信众及社会公众倡议“爱护野生动物,不随意参与放生”,成果显著。阿曼为伊斯兰国家,有着悠久的伊斯兰文化。在阿曼部落中,现今仍延续着“部落忠诚”精神(Tribal Loyalty)。通过精神领袖的号召力,将保护濒危物种的理念深植人心,这不失为阿曼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工作在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曾有学者提出:“文化是社会治理的灵魂。包括知识、艺术、法律、宗教及习俗在内的文化复合体对影响社会生活方式有着不容忽视的传承性、渗透性、持久性作用。”绿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将文化同“中华保护地”体系等其他保护方式结合,正体现了绿会一直以来秉承的开放、包容、多元及创新理念。正如周晋峰博士在会议结束时所说:“具体的保护措施,我们还需要派代表团到安曼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分析,探索真正适合阿曼的因地制宜的保护方案。”诚然,只有在开放、包容地承认地区独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多元、创新地为濒危物种带来生存繁衍的希望。
(编辑: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