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属于可再生资源(液氮可再生吗)

2023-07-03 13:17:16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液氮属于可再生资源(液氮可再生吗)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液氮属于可再生资源(液氮可再生吗)相关内容,

最近很多人关心液氮属于可再生资源(液氮可再生吗)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液氮属于可再生资源(液氮可再生吗)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经联播7月4日黑龙江牡丹江讯(记者李学坤 特约记者孙树礼)由广州永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胡学文等科研人员历时二十多年潜心研究,解决了液氮动力技术中相关难题,研发出全球首款液氮动能发动机系统填补了我国此项技术的空白。目前,在完成了多台功能展示样机和样车的同时,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另有七项发明专利正在进入实审阶段。

据介绍,最近几年,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禁止燃油汽车生产和销售时间表。旨在鼓励新能源技术创新,减少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基于前面两个因素的考虑,胡学文等科研人员从1996年开始了气动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于次年成功完成首台单缸气动发动机的试制和试验。

液氮动力技术是一项以液氮为“燃料”驱动发动机的,既不需要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也不需要燃油的新能源应用技术。

液氮动力汽车就是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通过将内燃机改造成液氮动力发动机,并以液氮气源系统替代原有的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冷却系统、空调系统和启动系统后,使之从内燃机汽车“变身”为不再烧油的液氮动力汽车。所以,液氮动力汽车的生产,对传统汽车产业具有完全的兼容性。

据专业人士称,氮气,占地球大气总量的78%,在常压下冷却到零下196℃变成无色、无味、透明液体,简称液氮。

液氮,在气化过程中体积可膨胀千倍,在密闭系统中可形成高压势能。这个高压势能,正是我们液氮动力系统的能量来源。这就让液氮动力,成为有别于电池电动、氢燃料电池电动的新能源动力。

液氮是气体公司制氧的副产品,且产量可观。现有的成熟技术,是抽取空气压缩→冷却→压缩→冷却,当压缩气体温度低于零下183℃时,氧气变成了液态氧,可以分离出来。继续加压冷却到零下196℃时,得到的就是液氮了。

据广州永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段洪山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国内的气体公司,每度电大概可生产3升液氮。每升液氮的生产成本为0.19元人民币以内,大量使用(如液氮加注站)价格会更低。

通常情况下,除科研、医疗和部分工业领域使用少量的液氮外,大部分液氮会因无法长期大量保存而排回大气。

随着液氮动力技术的普及和液氮用量的不断加大,我们可以利用偏远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优势,由发电站就地制取液氮,然后运输液氮补充到各地。据统计,地球大气污染物的70%来自于汽车尾气“。

该技术采用的能源媒介是-196℃的液氮,加之在气化过程中也要大量吸热。所以,在目前全球范围内石油储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液氮动力技术的利用,即降能低耗,又安全可靠。

广州永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段洪山:”目前我们的技术,经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发动机实验室实测证明,液氮动能发动机的最大输出扭矩,大于同排量内燃机最大输出扭矩的五倍。可以说,用液氮动力发动机驱动,可提高舰艇安全性、可靠性、隐蔽性、耐久性;设备制造成本低、设备使用成本低、设备维护成本低、设备使用寿命长。避免空气污染、没有水土污染、液氮动力设备,注入的是液氮,排出的是氮气,无任何有害成份。“

广州永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段洪山:”液氮动力研究成功后,需要进行技术转化进入市场造福社会。进入市场要按程序完成法律规定申报、审批、生产许可等土地、建设诸多审批问题,要解决这诸多问题,对我们民办企业是非常艰难的,尤其缺少资金是制约我们此项技术实施的最大瓶颈!”

据了解,液氮动力技术,是我们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但是,仅仅依靠一个团队自身能力,难以尽快、有效地进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段洪山也希望得到国家等有关部门重视这一技术的进一步保护和广泛应用。

2021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重回正轨的关键之年,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结构改革符合低碳环保的国家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