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可再生资源替代经济学(可再生资源对可耗竭资源的替代规律)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可再生资源替代经济学(可再生资源对可耗竭资源的替代规律)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1.政策性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衰退产业职工安置、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均属于公共物品范畴。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其供给主体为政府。政府供给公共物品需要资金支持,商业性金融出于盈利性考虑,很少介入该领域。这就使得政策性金融介入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市场机制失灵、外部性的角度,通过分析政策性金融介入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分析。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很多经济参与主体(工商企业、商业性金融机构等)不会考虑他人利益,不会考虑后代利益,资源集约利用、衰退产业职工安置、生态环境治理等难以依靠市场机制解决。显然,这种做法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了直接冲突。资源的稀缺包含相对性和绝对性,绝对稀缺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稀缺;相对稀缺是指资源绝对数量较多,但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是稀缺的。对于资源型经济而言,其资源大多数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绝对稀缺资源。
由于相对稀缺假定的存在,使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现象就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矛盾。西方经济学中,“可替代性”假设是指某一种商品(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可以通过其它商品(资源)的组合来替代实现。资源型经济发展所开采的自然资源一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铁矿等),它们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并且,由于科技进步和应用的缓慢性,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也不具有替代性。由此可见,“可替代性”假设与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矛盾。
(2)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外部性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中,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不需支付成本或不能享受收益的情况下,使其生产、消费行为为其它经济主体带来成本或收益。这种成本或收益都是非自愿的。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它经济主体带来收益,被称为正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它经济主体带来成本,被称为负外部性。在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如果放任经济主体生产、消费中的负外部性,一些资源型产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将导致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难以改善,必然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代际外部性问题,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一是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当代经济主体在资源开发中,为了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尽可能多的开发不可再生、不可替代自然资源,甚至损害后代人的资源享有权。同时,为了节约资源开发的成本,当代经济主体往往选择开发难度小、经济附加值高的资源开采,将开发难度大、经济附加值小的资源留给后代人;在开采成本较小的情况下,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过度、粗放型开采。这样就产生了非常突出的负外部性问题。
二是资源加工和产品消费的负外部性。在对资源进行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研发投资具有额度大、风险高的特征,一般金融机构不愿介入,导致资源型企业技术水平不足,进而产生资源浪费;另外,由于资源型产品的生产者和产品消费者对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资源型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存在偏差,同样导致资源的浪费。另外,资源型商品生产、消费中都会向生态环境排放有害污染物,当代人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技术研发的支持不足,缺乏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生态环境呈现持续恶化趋势。
三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技术负外部性。
当代经济主体在资源利用和开发中,研究出的一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资源清洁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都可以被后代人利用,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产生正的外部性。但同时,技术的开发具有实验性,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也出现过很多错误的结论被后代人应用,进而损害后代人利益,即产生负的外部性。资源型经济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每个人消费良好的生态环境均不需付费,也不能从维护生态环境中获益,因此导致了负面外部性和市场失灵。可见,因为资源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需要政策性金融的介入。
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外部性特征,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征,都使得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无法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资源开发、加工利用、排污处理中运用科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而研究此类项目资金投入具有资金量大、盈利性低、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一般商业资金不愿意进入该领域,此时就需要政策性资金发挥相应的作用;治理生态环境的大量资金也需要政策性金融的介入。而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资金流向具有天然的引导作用,其作用的发挥有效地带动商业性金融发挥作用。
2.商业性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关系和一般性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关系不完全相同。资源型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集约利用以及对“历史欠账”的清除,关系整个地区的长久健康、稳定发展。资源型经济长久积累的产业问题、社会问题及生态环境问题决定其需要更加完备的金融支持体系。如果只依靠政策性金融支持,是不足以解决资金问题,只有发挥商业性金融强大的力量才能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
(1)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需求总量巨大,要求商业性金融介入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需求总量巨大,仅仅依靠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量远远不足。首先,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包括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以及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比例。在第三产业(旅游业等)培育发展、第一产业升级(现代农业发展)还有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实现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其发展潜力。其次,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支持。
新兴替代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均需要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整修公路、改造电力设施,以促进相关新兴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教育设施以促进地区教育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建设公园等公共设施,以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第三,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资源型经济在长期的资源开采中,忽视污染物排放和处理问题,错误地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路线,造成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历史欠账”。
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政府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设施,企业也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以形成内部的环境保护机制。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需求量巨大,且呈现出对商业性间接信贷需求依赖性逐渐增大的趋势。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无论是传统衰退产业援助、接续替代产业培育还是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发展,都需要人才、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先进设备的引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研发,都要求长期投入大量货币资金和资源。对于一些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大型企业而言,这样的资金需求是很大的压力,而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这样的资金压力是无法负担的。
我国的资源型经济大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在地区经济中无论是就业人数还是经济比例都占据很大的比重,中小企业持续地、有效地投入人才、技术、设备等要素,会使得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顺利延续。在资源型经济的转型的可持续发展中,无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还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以及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和社会资金的投入都十分必要。目前,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占到总融资的90%左右,这就使得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资金需求的主体来源为商业性间接信贷,而且这种方式所占的比例有增大的趋势。
(2)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要求商业性金融介入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符合市场化要求的金融服务支持,对于金融服务需求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创新化。相对于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替代产业培育、资源型产业改造和资源型生态环境治理的需要,客观上要求金融市场针对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升传统金融服务,加强业务创新,重点在结算服务的快捷化、金融工具创新组合化、风险控制严格化、信息咨询服务专业化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
二是差别化。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牵涉到地区内的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需要金融部门针对各企业自身的情况提供有差别的金融服务。这样的非标准化服务成为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金融服务需求的核心特征之一。
三是综合化。在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无论是新兴替代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是治理生态环境项目的推进,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涉及多个产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金融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做出一揽子切实可行、有利于当地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金融服务方案。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创新性较差的缺点,只有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发挥自身服务的创新性、差别化、综合化特征。
总之,对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不仅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还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其功能不同,分为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保险公司等;而商业性金融机构则分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承担扶持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的任务,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对关系国计民生且风险性大、利润微薄的项目进行融资安排,协调微观经济主体追求利益目标与提高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
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产业项目以及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等关系国计民生,社会效益巨大,但这类项目风险大、投资时间长、利润率低,社会资金不愿意投入,就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所需资金会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化呈现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单靠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足以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这就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其优势,弥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不足之处。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结构调整时,推进项目比较多,其中有一些项目的受益性较好,只是前期发展比较困难,可以按照市场经营原则,动员相关商业性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入到这些经济项目中,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