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资源小黄车(小黄车收废品)

2022-12-02 14:17:43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中国再生资源小黄车(小黄车收废品)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中国再生资源小黄车(小黄车收废品)相关内容,

最近很多人关心中国再生资源小黄车(小黄车收废品)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中国再生资源小黄车(小黄车收废品)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北京公示上半年共享单车运营情况后,北京市内运营的9家共享单车企业,仅剩摩拜、ofo、小蓝、便利蜂、哈啰等5家持续运营,而这些车辆将统一纳入平台监督管理。

根据平台监测,上半年北京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为160.4万次,平均日周转率仅为1.1次/辆,日均活跃车辆仅占报备车辆总量的16%。

盘点丨投放量过剩 运维力量薄弱

数据显示,车辆投放总量仍严重过剩,加之企业投入的现场运维力量薄弱,车辆调度不及时,主要依靠车辆自由流动,导致车辆分布不合理。

根据公示情况,截至6月底,各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部门对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运营企业未及时自清理的38.81万辆共享自行车,采取了集中清理与存放措施。市、区管理部门约谈各运营企业,要求于2019年底前全部自行回收,整改结果将作为后续确定企业车辆配额的重要依据。

时至今日,共享单车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和弱肉强食两个阶段后,已进入到政府主导的规范退潮期。

公开数据显示,此前全国先后有数十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放和运营超达3000万辆共享单车。随着运营时间和骑行里程的增长,不少车辆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据测算,到2020年,将有至少1000万辆共享单车面临报废,不仅占用公共空间和土地资源,还将至少产生16万吨的固体废物。

从2016年摩拜单车进入北京、ofo走出校园开始,数以千万辆的共享单车在三年内走向了死亡。

三年,被认为是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这是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共享单车配套文件中,规定的报废年限,但事实上,大部分单车所属的公司都没支撑到三年。

轰轰烈烈之后,只得反思的是,因为投放过量而闲置的共享单车,真的只有坟场和回炉这个去处吗?

报废丨单车服役完回收后可再利用

从2015年创建摩拜单车,2016年正式运营,到2018年底从摩拜辞职,三年时间里,共享单车的领军美女胡玮炜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单车“生命周期”。2017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胡玮炜在央视舞台亮相,她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创业创新好青年”。在讲话的时候,胡玮炜依旧情怀满满,她说摩拜单车要“做时间的朋友”。

也就是在那一天,摩拜单车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单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完成了胡玮炜所说的“做时间的朋友”的最后一步。从此以后,每一辆摩拜单车都可以在退役后,回收、拆解、再利用。

2018年底,胡玮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把全生命周期这个事情做得更加完善,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共享单车更积极的一面。在这次采访发布后没有几天,胡玮炜离开了摩拜。

但她和她的摩拜要做的“全生命周期”仍在持续运作中。目前摩拜已经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天津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合作,解决共享单车生命周期结束后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

天津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位于天津静海区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这里是数十种共享单车生命的最后一站。

巨大的机械爪子将堆积如山的共享单车抓起扔进回收机里,回收机会对单车进行全自动的拆解,将单车粉碎后,利用磁力把铁块分离出来,然后在进行铝涡电流分类,将铝和塑料拆分出来。

公司采购部门负责人刘鸿毅介绍,经过这些初步拆解流程,报废单车最终被细分为铁、铝和塑料等。然后,主体车架等金属材料会统一回炉做成金属锭或者金属产品循环利用;铝做成铝锭,根据品级不同,可做高端铝制品、铝合金门窗、普通铝制品等用途;车体塑料会被加工成塑料颗粒进行再利用,如做成塑料脸盆、汽车内饰等;对于轮胎、坐垫等无法彻底分解的部分,则会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

但是对于有些企业声称的利用率能达到99%的说法,单车处置企业相关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这种说法并没有依据,因为单车在处理过程中本身会产生很多废料,好多东西是无法利用的,“所以利用率达不到那么高”。

单车主要是以金属材质为主,钢材和铝材进钢厂,最后压缩成块变成铝锭。“铝锭也就是原材料,目前市场的需求量比较大,销路很好。”该人员表示。

对于轮胎则要看天然橡胶的含量够不够高,太低的话就没有再生利用的价值了。但有的单车企业的防爆轮胎可以重复利用,在制造新一代的车辆时继续使用,因为轮胎的质量好,报废期限和车不一样。

单车企业的知情人士也告诉记者,在设计初期就已经考虑到了车辆达到生命周期的环保利用问题,因为车辆上的配件是标准件,第一代的智能锁和太阳能主板可以继续使用,所以报废前会对车辆先进行拆解,将有用的配件直接替换在缺损的车辆上,之后就会对不能再利用的车辆交给上述企业变回原材料进行循环利用。

她还表示,除了与上述回收企业进行合作外,还做了一些探索,今年将废旧的轮胎再生制造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塑胶跑道捐赠给学校。

摩拜单车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全生命周期”行动开展以来,已翻新复用148万条轮胎和126万把智能锁,回收3152吨铝和6897吨铁,相当于节能7943万千瓦时,将至少减少铝土矿开采2.5万吨,减少植被破坏4.7万平方米,减少碳排放6.1万吨。

清理丨投放过量 影响市容被清走

根据2017年某第三方机构发布的统计显示,ofo小黄车的市场占有率最高时达到63%。

小黄车成了最受大众欢迎的共享单车,超高的车辆投放量带来的是巨大的用户量。不过,彼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也成为了ofo小黄车后来被压垮的关键。

2018年开始,ofo小黄车就被爆出押金退款难,到2018年底,甚至出现了“挤兑”危机,此时,用户线上排队退款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

8月6日,在北京朝阳与通州交界的八里桥地铁站前,有人正在摆放地铁口前的几辆共享单车,而另外两名身穿淡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则将倒在路上的两辆小黄车搬进卡车运走,其中一辆小黄车已经没有了座椅,而另一辆则仍旧完好。

工作人员把两辆小黄车放在卡车上准备离开,一位拿着渔网兜刚从通惠河旁捞鱼虫的老人从路边经过,看到小卡车上的小黄车说,“赶紧拉走吧,忒碍事。”

综治办协管员说,相比较来说,摩拜、小蓝都还有人管理,而小黄车则经常被散乱的仍在人行步道上,有的时候甚至还会丢弃在河里、花丛里,脏、乱、影响环境也阻塞道路,经常被市民投诉。

据了解,综治办派人每天来整理这些共享单车,一部分人负责将摩拜、小蓝等单车码放整齐,而另一部分人则负责将破破烂烂的小黄车装车拉走,综治办再通知单车企业来领走。

管庄乡文明办回复北青报记者表示,地铁八通线沿途早晚高峰的车站、地铁口,均属于共享单车管理的难点和重点点位。因人流聚集导致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堵塞地铁口等各类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出现,给过往行人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周围交通环境秩序。共享单车用户数量极大,乱停乱放、破坏单车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因此共享单车治理一直是管庄乡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之一。

根据管庄乡文明办回复北青报记者的材料显示,2019年截至7月底,管庄乡集中清理整治共享单车3875辆。

安置丨联系企业取回单车 不要的再处理

朝阳区的太阳宫乡新云南大厦附近的一块空地上停放着数千辆的共享单车,其中包括ofo、摩拜、小蓝等各个品牌的单车,空地外面挂着“太阳宫治安巡防队”的招牌。

巡防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处的共享单车每隔几天就会拉来一批。太阳宫乡政府办回复北青报记者称,这里堆放的共享单车是在进行太阳宫周边环境整治时清理的,除了废弃单车外,也包括违规停放、堆放、叠放、混放的单车。如果单车企业想要将车拉走的话,每辆车需要交5元钱,这钱不是罚款,而是清运时产生的人工和车辆的运营费用。

北青报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市内多个曾经被报道过的单车坟场,除个别缩小了规模并摆放的相对更加整齐外,很多大型的单车坟场都不见了踪影。

位于丰台王佐镇瓦窑村的“单车坟场”为该村的一座废弃砖窑厂,最多时停放十万两共享单车,各品牌的共享单车层层叠叠,占地约40亩。

8月4日,北青报记者走访瓦窑村时发现,该处“单车坟场”内的共享单车早就被清空。废旧瓦窑砖厂空地里一片寂静,门口也无人看守,里面是一大片长满半人高荒草的空地,除了在门口停放着两三辆共享单车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了单车的痕迹。

难题丨废弃单车私人回收亏本没人干

记者在十八里店乡派出所旁也发现了一个“单车坟场”,规模较小。该地位于汉庭酒店旁,酒店工作人员确认,该空地曾经是违建,拆除后一直没有再利用。附近的村民也告诉北青报记者,这里的单车是一些穿着保安制服的工作人员拉来的,但一直没有人管理和拉走。

北青报记者在该处采访时,还碰到了一名骑着电动三轮车的摩拜工作人员,他表示是用手中的仪器发现了这里聚集了很多单车,所以过来清理。

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这里堆放的共享单车并非是报废的单车,大多数都还能够使用,其就是来找仍可以使用的单车,拉回公司的。

记者随后尝试用手机APP打开了几辆共享单车,发现车辆都是完好的,可以使用。

在空地附近的一些低矮平房里还住着一些来京打工者,一位做快递员的男子告诉记者,这里的单车堆放了一年多,偶尔有骑着电动三轮的单车运维人员来挑一些干净、完好的拉走。

北青报记者联系到几家回收共享单车的私营企业,其中一家天津的公司表示,他们主要是回收单车的轮胎,不过今年已经不做这方面的工作了,“前一段回收单车轮胎的太多了,卖不上价,赔钱。”

另一家浙江的公司还在做共享单车轮胎的生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车轮胎400元一吨,但他们只回收可以打气的,摩拜的那种实心轮胎他们不收,因为那种实心轮胎回收利用太麻烦,太费事。工作人员介绍大约1000辆车就能产出一吨的轮胎,如果总量能够达到5吨以上,他们会派车来上门取走。“不过我们只要轮胎,不要车架、车座,你要找人把轮胎给扒下来,车架你可以再找收废铁的地方试试。”

据其介绍,他们回收这些共享单车的轮胎,也不需要什么手续,“只要你能卖,我们就拉走,但前提是你的量足够,不然成本回不来。”

发展丨单车市场有需求 乱停放并非无解

无论是企业报废还是政府清理,绝大部分的单车最终的归宿都是拆解回炉,但这其中其实很多单车并没有到达三年的报废时间。这些单车真就一点使用价值没有了吗?

2019年,一家名为LessWalk的国外非盈利性组织,从ofo、oBike等各个品牌共享单车企业收购了10000辆自行车。LessWalk对买来的共享单车进行了改造,给它们加上了后座,并将二维码扫描锁改装成普通钥匙锁,将它们运送到缅甸,捐给了当地的学生,供他们上下学出行使用。

据了解,这些单车大多是从清算人手中购买的,他们控制了oBike在新加坡关闭的业务并继承了ofo的废弃车队,这使得他们的收购价比普通自行车便宜。单车的平均价格约20新元(约合100元人民币)。加上运输、改装和配送的费用,每辆单车的成本约35美元(约合人民币240元)。

此外,据北青报记者了解,ofo退出印度后,单车被共享踏板车公司Bounce回收。ofo宣布关闭以色列和其他中东国家的业务后,也将单车捐给了当地的慈善机构继续使用。

显然,对于那些还能使用的单车,并不是没有需求和出路。

上海“摩族猎人”的创始人庄骥发现,每个有关“单车坟场”的报道下面,都能找到类似的评论:我们这里车少,把这些(“坟场”里的)车搬到我们这里来吧。“这说明共享单车是有需求的,只是调配的不合理,这个需要企业和政府部门去解决。”

庄骥创建的“摩族猎人”团队是一批执着于纠正乱停乱放单车的年轻人,他们每天都在自发的拯救着被遗弃的单车,然后把这些单车在道路上码放整齐供用户使用。

从行为上来说,猎人们做的事情其实跟城管队员、综治办协管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猎人们的意愿是让单车能够继续使用,能够发挥其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猎人们每天都会将乱停乱放的车辆码放好,为此他们推出了“猎人盾”码放方法,就是让单车的车头45度倾斜,形成一个盾牌的形状,这样不容易倾倒,而且节省空间。

猎人们并不认可目前推广的施画共享单车停放区的方式,庄骥说,画圈的地方毕竟是小范围的区域,这其实就是把无桩单车又变回到过去政府推广的有桩单车,而且画的线对于城市来说也不美观。

猎人们呼吁“猎人盾”停车方式的普及:第一,车辆停放所占人行道横截面不得超过50%;第二,有种树的人行道,车辆尾部不得超越两树之间连线,且不得违反第一条;第三,如果上述两条场地条件不满足,此人行道路段应视为不可停放。

这两年,商业资本的退潮和政府管理的加强,共享单车的数量在减少,但猎人们仍旧保持着稳定的数量和“打猎”的频率,因为本就是少数群体的他们,其实就是把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当做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希望“让下一个人有单车骑”。

实习记者 韩世容 梁婷 实习生 杨彦帆 于正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朱健勇 宋霞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