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保百科带来上海“一网交易”规模突破1万亿元,如果您想了解上海“一网交易”规模突破1万亿元,请往下看。
上海“一网交易”规模突破1万亿元
加快向全要素全资源市场化配置“一张网”转变,努力打造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新名片
从工程建设招投标到政府采购,这些公共资源都可以上网交易。上海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这是记者日前从上海市发改委获得的消息。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公共资源交易,是指对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各类要素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的活动。在“一网交易”改革启动之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主要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设立各专业领域的交易平台,交易平台没有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之间信息不共享,同类项目交易规则也不统一。
2020年5月,上海在全国首创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改革后,2020年公共资源交易金额达到9096亿元,增长17.9%。2021年12月7日,交易规模突破1万亿元,全年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增长22.5%。
“一网交易”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创造了不少“第一”。2021年2月7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线开具了第一张电子保函,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资金占用率;4月23日,完成第一单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真正做到包括电子化监管在内的全流程电子化;6月18日,完成第一单国库电子支付项目,稳步提升上海在世行营商环境测评政府采购指标上的成绩;8月27日,完成第一单长三角区域异地评标项目,探索推动跨区域合作;11月19日,建成上海第一个隔夜评标区,为服务重大项目做好准备。
同时,随着交易功能不断丰富,市场联动效应开始显现。“一网交易”改革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从分散到集中、规则从分立到统一、信息从分割到共享、系统从分设到联通、市场从分隔到联动的转变。资源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联动,政府采购分平台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发“政采贷”,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更关键的是,“一网交易”有效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受到市场主体广泛好评。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咨集团”)针对招标人、采购人、招标代理机构等不同群体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受访者对公共资源交易总分平台服务表示满意,其中83%受访者认为公共资源交易成本在下降,92%认为效率在提升,尤其招标人和采购人感受更深。
“一网交易”改革一年多来,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国家考核排名显著提升,2021年10月和11月均排名在全国第2,目前已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
市发改委介绍,“一网交易”改革需要创新制度供给,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保障。一年多来,制度体系从无到有,本市共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规则、标准规范42个。尤其是《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是全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省级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0年版)》将“应进必进”的公共资源全部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交易品类从7个扩大到11个。
此外,“一网交易”形成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枢纽、各交易分平台为节点的“1+11”统一平台体系,让市场主体“进一网、能通办”,综合服务系统为分平台赋能,综合交易系统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综合监管系统从“一屏观交易”向“一屏管交易”升级。
在市公共资源交易整合共享工作协调机制牵总下,市发改委负责统筹推进和综合监管,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监管,形成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择优遴选由上海联交所建设运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增设行政机构、不增加行政编制,实现了“一网交易”平台有效运营。
交易功能进一步强化
目前,上海正加快推动“一网交易”向全要素、全资源市场化配置“一张网”转变,努力把“一网交易”打造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新名片,紧紧围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聚焦重点、抓好落实。
上咨集团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一网交易”深化改革仍充满期望,认为进一步优化整合的空间较大。
72%的受访者希望加快平台信息共享,尤其是市级总平台与各分平台的互联互通,59%希望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42%希望加快交易系统全流程覆盖,39%希望扩大CA证书互认范围。此外,受访者对优化系统功能设置和界面、拓展交易系统可适用的项目类型等都有进一步完善的需求。
为此,“一网交易”将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为引领,聚焦“4目录2清单”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规则和标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围绕12项专项行动,在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交易、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机电设备招投标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夯实“一网交易”基础,进一步强化交易功能。逐步推动数据、知识产权、粮食、物资等各类要素资源纳入“一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