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海洋知识科普贝类和海藻养殖有什么生态效益?

2019-07-12 10:55:31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海洋知识科普贝类和海藻养殖有什么生态效益?,大家是否对海洋知识科普贝类和海藻养殖有什么生态效益?感兴趣呢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海洋知识科普贝类和海藻养殖有什么生态效益?,大家是否对海洋知识科普贝类和海藻养殖有什么生态效益?感兴趣呢。

7月5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的2019年“航海生活节”正式拉开序幕。本届“航海生活节”,聚焦“航海科技”“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关键词,通过互动展示、趣味体验、舞台表演、科普竞赛等形式,多维度、多视角地宣传展示中国航海科技和海洋文化,激发观众的海洋意识。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应邀携“修复性水产养殖”主题科普展参展,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贝类和海藻养殖生态效益”的系列科普。

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

海鲜是全球超过30亿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占人类饮食中动物蛋白的16%。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海鲜来自于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2435亿美元,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方式,每年的增长速度约为6%。未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预计人类对海鲜的需求将翻倍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将持续保持增长,成为未来海鲜供应的重要保障。

摄影:Jason Houston

水产养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除了生产美味的海鲜,水产养殖通常因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受到人们关注。过去的50年,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水体污染、生境退化、传染病,以及对野生鱼类种群的影响等问题。

摄影: Michael Yamashita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水产养殖都对环境产生压力和问题,有时合理经营的水产养殖还能发挥正向的环境效益。

什么是修复性水产养殖?

修复性水产养殖是指能够为周围环境提供正向生态效益的水产养殖实践,这些生态效益包括减少水体污染、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增加野生鱼类资源、减缓气候变化等。

修复性水产养殖有哪些?

贝类和海藻例如牡蛎、贻贝和龙须菜养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为修复性水产。贝类和海藻是天然的水体净化系统,在合适的地方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养殖,不仅饲料零投喂,而且养殖的贝类和藻类还能过滤河口或海湾水体、为鱼类和蟹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地,在为人们提供海鲜的同时,促进沿海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

摄影: Randy Olson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