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环境产业这一轮的“国进民退”,大家是否对环境产业这一轮的“国进民退”感兴趣呢。
带有公用属性的环境产业,在市场化进程中,曾多次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不适应性”-----几乎每次宏观调控和经济低迷,都伴随有产业内“国长民消”的忧虑。而这一次的风,看起来比以往每一次都要强劲。
现 象
在前几年的环境产业,对于“国进民退”的抱怨大多的因为跨界而来的“野蛮人”。以多家央企为代表,密集成立了一波进军产业的环保公司,包括葛洲坝、中化环保、中交环保、招商生态等。这些野蛮人背景雄厚,却也勤勤恳恳拿项目、下场抢标,间或并购几家企业整合技术。而随着去年以来行业的“速冻”,“国进民退”到了更为深刻的层面。
国资抄底更深入
2018年至今,环境产业国资入股案例已出现十余起。代表案例如下所示。
与前几年业内参股合作、打通上下游生态链的模式相比,这一轮交易多为控制权转让;与此前成立环保企业、进军环保领域的“野蛮人”相比,这一轮的国资更加陌生,川能集团、中建启明、中国城乡、雄安集团等新面孔陆续登场。
地方环保平台集中成立
与环保民企的“消失”相对应,多地地方政府/地方国资控股的环境企业正相继成立。尽管在过去几十年的公建公营中,也存在大量环境类专营国有公司。但在近期,国资密集设立生态环保专营平台却有渐成风潮之势。
省级层面,已有河南城投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辽宁省环保集团、陕西省环保集团、浙江省环保集团、山东环保产业集团、山西省环境集团,以及新近成立的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等。市级/县级则数不胜数,近期典型案例包括:
2018年5月,沈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沈阳城投环保产业有限公司;2018年9月,阜新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阜新市生态环境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西安生态环保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19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重庆建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3月,海阳市财政局成立海阳市海发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3月,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福州市城投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对此,有PPP专家表示,这种情况与民营环保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不能自保、需要补位,以及外来投资者难以管控等外界因素有关,同时也或将成为地方国企或平台公司资产运作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