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枣庄普联环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023-06-26 09:17:21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枣庄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枣庄普联环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枣庄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

最近很多人关心枣庄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枣庄普联环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枣庄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枣庄普联环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促进闲置品再利用,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生态经济的战略选择,预计2020年底,国内闲置品市场产值将达到20万亿规模。薛城区坚持把加强再生资源回收、搞活旧货流通作为促进绿色发展、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水准、规模最大的闲置品再利用试验区。截至2019年底,试验区已入驻企业118家,交易额6.3亿元,带动就业近1000余人,省商务厅专门发文在全省推广“枣庄模式”的经验做法。

编制一个好规划,以规划引领试验区建设。以盘活存量、物尽其用为宗旨,以企业集群发展为重点,高标准编制了试验区建设规划,科学引领试验区建设发展。一方面,高标准完成试验区规划编制。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国内一流规划团队,编制完成了《枣庄市国际闲置品再利用试验区建设规划(2018—2025)》,从试验区建设意义、总体思路、建设重点、效益分析、政策措施等七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先后与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管理司有关领导进行座谈,对接了国内首家闲置品再利用试验区申报事宜,正式启动试验区报批工作,形成了指导试验区下步建设的政策、路径及产业发展导图,为创建国家级试验区和入园项目建设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另一方面,明确发展方向。试验区以枣庄铁路物流园建设为支撑,以海关特殊监管区为依托,通过建设闲置品集散会展中心、二手工程机械设备交易再制造中心、闲置品智能修复中心、正版二手图书集散中心、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中心,以及国际共享经济学院等“五中心一学院”,打造集产业培育、标准体系、追溯系统、展会博览等为一体的全循环链产业聚集基地。

出台一套好政策,以政策推进试验区建设。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制定一系列支持试验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在工商登记政策上,除国家限制类,商家可依法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旧货回收、零售、批发、再制造、仓储、废物处理等一切与旧货相关的经营范围,使商家能够在二手闲置市场从“小作坊”步入正规的企业化发展。在税务优惠政策上,商家向个人、单位收购二手闲置,都能够申请开具发票;征收增值税,按照简易办法3%征收税率减至2%;入驻企业正常纳税后,5年内企业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区财政部门以50%比例予以奖补;入驻企业正常纳税后,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首次突破5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由财政一次性奖补50万元、100万元。在财政扶持政策上,对成功上市挂牌的企业,实行分类奖励。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境外首发上市,除享受市财政一次性奖励政策外,区财政对第一家上市的企业奖励500万元,对第二家上市的企业奖励400万元,以后上市的企业奖励350万元;在仓储使用政策上,三年内(根据企业贡献可展期)为符合条件的二手龙头企业免费提供基础办公面积25-30平方米;对于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带动企业群、形成市场集群效应的龙头企业,给予仓储租金补贴:3年内免租提供300平方米以内的仓储用房;300—1000平方米的,仓储租金减半。

引进一批好项目,以企业龙头带动试验区建设。积极对接京东集团、中国旧货业协会,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化运作模式,成立了山东拍拍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此为主体推进试验区创建和入园企业孵化工作。对普联环境、“爱回收”、“第二树”等一批龙头企业,“一企一策”制订个性化、订单式的招引方案,先后引进入园企业118家。广州普联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废旧服装第一出口大户,在试验区设立枣庄市普联环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吸纳就业200多人,2019年当年完成出口600万美元;山东机多好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二手工程设备交易平台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交易平台服务业务,已完成交易额16000万元;全国旧货业协会在枣庄成功举办全国二手工程机械发展高峰论坛会议;京东正版二手图书基地与枣矿物产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企业43家,总库存二手图书达到3500万册,预计年营业额超亿元;枣庄燕东绿能进出口有限公司办公自动化设备维修再制造项目已拿到国家海关总署验收批文。

打造一方好环境,以环境助力试验区建设。精准服务入园企业发展,采取“领导帮包、部门负责、专班跟进”的工作机制,在营商环境优化上持续加力。硬件配套不断完善,对辖区内闲置的物流仓库、厂房、楼宇进行标准化改造,按需求配套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办公区域和仓储物流场所。与青岛海关开展战略合作,枣庄港至黄岛港青岛港集装箱班列每天对开一列,枣庄“齐鲁号”欧亚班列将于今年6月底开通;多式联运监管站已运营,将青岛港报关手续前置,实现进出口贸易“铁海直通直入”,为入园企业便利化通关提供了有利条件。软件服务持续提升,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办公,为入驻企业手续办理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建立由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微信服务工作群,为企业注册开辟绿色通道,结合职责分工,全程跟踪服务,形成了试验区企业入驻标准化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