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四川省蜀宏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

2023-06-16 16:20:44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宏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四川省蜀宏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宏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最近很多人关心宏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四川省蜀宏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宏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四川省蜀宏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9月机构调研关注

9月各大机构调研前20,数据梳理!

宏川智慧调研重点

问:公司是否有考虑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

答:公司始终聚焦于石化仓储主业,通过持续的并购成长路径逐步实现第一主业码头储 罐仓储业务、第二主业化工仓库仓储业务的双赛道并进发展。目前,我国的石化仓储行 业企业集中度较低,公司具备广阔的并购成长空间,公司会继续专注石化仓储主业发展, 努力提升自身业绩,实现公司价值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步提升。

问:公司是否存在对单一客户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

答:公司对单一客户依赖程度较低。公司所属的石化仓储行业与石化产业的发展关联密 切,我国的石化产业市场庞大,市场参与者较多,储罐仓储业务及化工仓库仓储业务客 户较为分散。2021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仅为13.36%。 问:公司全面要约收购龙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交易完成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及未来发 展影响如何? 答:公司间接控股境外子公司宏川智慧物流(香港)有限公司于2022年8月完成龙翔集团 控股有限公司100.00%股权的全面要约收购,本次交易的完成有助于完善公司业务布局, 扩大辐射区域,进一步扩充罐容及自有码头数量优势,与公司原布局于长三角地区的下 属子公司形成一定的集聚优势,实现市场占有率及客户粘性的提高,提升公司综合服务 实力。

问:公司并购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首先,公司所处的石化仓储行业所受监管严格、新建项目审批程序复杂、投资规模 大、建设周期长,行业产能供给增长受到限制,并购是实现公司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二, 我国石化仓储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潜在并购标的资源丰富,公司有较大的并购成长空 间;第三,公司已成功通过并购实现了仓储规模的扩张,具有丰富的新库区并购以及后 续整合方面的经验。

问:石化仓储行业存在哪些行业壁垒?

答:公司所处石化仓储行业准入门槛较高,且受到较强的安全、环保监管,呈现出较为 明显的资源、资质、建设周期壁垒。石化仓储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岸线、码头等资源 是进入行业的重要壁垒,岸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拥有天然良好条件的岸线资源更加宝 贵,企业需经过严格的审核且经历较长时间才能获得岸线经营和码头建设的批准,在当 前环保政策趋严的情形下,岸线、码头更属稀缺资源。同时,石化仓储企业经营所需的 土地、岸线、码头、仓储设备设施等生产要素的获取均需大量的资金支持,从立项到验 收投产所需时间较长,潜在经营者无法立即进入该行业。因此,较大的前期投入、较长 的建设周期、较高的运营能力要求构成了石化仓储行业的行业壁垒。

新开源调研重点

问:公司发展历程,业务构成,半年度业绩情况

答:公司起初是博爱县化肥厂下属的业务板块,2003年改制后现有的几个大股东参与进 来,开始主要经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产品,2010年8月上市后利用募集资金在现厂 址建设了两条5000吨NVP生产线,形成了1万吨PVP的产能。2015年公司成功收购呵尓医 疗、三济生物、晶能生物,顺利进入精准医疗领域。公司主业为:精细化工和精准医疗 业务。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842.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8%;实现营 业利润18,392.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4,610.75万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05%;每股收益0.4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23%。

问:PVP应用领域,毛利情况 。

答:PVP是一种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胶体保 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日用化 工、酿酒和饮料业、颜料和涂料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采油、感光材料和电子工业 等众多现代工业领域。环保膜行业、文具行业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用量逐步增长。PVP以 往年份平均毛利率约为35%,今年半年度毛利率上升至约47%,近期公司针对供需关系等 情况,对工业级K-30上调了5-8%的售价。

问:我们是4月收购了隆泰55%的股份,高端敷料业务Q2有何新的进展以及未来如何展望?

答:隆泰医疗4月份完成交割,5月份开始并表。从目前来看高端敷料未来会在快速增长 期,在美国、欧洲订单很好,国内高端敷料发展空间也很大,欧美高端敷料渗透率比较 高,国内渗透率很低,目前国内医生护士都在学习高端敷料怎样用于慢性病,总体看好 高端敷料业务发展。

问:PVP产能情况

答:目前PVP年产量约1.3万吨,中站区2万吨NVP项目正在基建,预计今年四季度进行设 备安装,明年一季度试车,二季度形成生产能力,届时公司PVP产能将达到3万吨/年左右。

问:PVP价格变动情况

答:公司PVP产品品类较多,分级别、分品类价格不同,其中工业级K-30占比最大,价格 最优。针对供需关系等情况,经研究上周我们对工业级K-30上调了5-8%的售价。公司后 续会密切关注PVP市场动向,并视原材料价格、市场供需情况等因素及时对产品价格做出 调整。

航发控制调研重点

问:航发控制的芯片主要用于哪些公司?国产化率大概是多少?

答:从航空发动机整个控制系统分工来看,上市公司不涉及芯片业务,但是对于整个控 制系统而言,有的地方需要用芯片,据了解目前该方面芯片国产化率基本能够保障,不 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

问:控制系统占发动机的价值量的比重多少?公司与614所分工关系?随着技术发展,控制系 统价值占比有没有可能上升?

答:因发动机型号不同、军用民用不同,其功能结构、制造难度不一样,价值占比也不 同,没有固定的比例。通常按照国际惯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发投入约占发动机 研发投入的15%左右。公司与中国航发动控所都是中国航发集团直属单位,中国航发动控 所是控制系统总体所,主要从事发动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软件、电子控制器等产品研 制生产工作,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关键机械液压执行机构的研制生产工 作,双方产品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随着航空发动 机技术发展,控制系统技术也同步发展,预计控制系统价值占比将保持该相对稳定态势。

问:整个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利润保持逐步提速的趋势,展望2022全年和十四五,整个营收利 润和增速是不是还能保持向上的趋势?

答:从现有订单、科研生产转批计划等预测,公司认为收入利润规模保持向上的态势直 到十四五末是有希望的(仅为预测,并非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从当前政策和行业发 展形势看,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整个行业需求增长是相对确定的。

从公司层面上看: 一是批产产品,目前三代机基本实现了自主保障基础上,装备量持续稳定,部分新研型 号也进展顺利。预计十四五期间,对于成熟的批产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部分在研转批产 也在持续放量。二是科研产品,特别是相关急需的重点型号,如通用直升机、新一代舰 载机、无人机等,用户需求急迫,公司将在科研方面加速再加速。三是开拓新市场、新 经济增长点。国际业务方面不仅有国外转包、合作,同时随着中高端航空产品出口,控 制系统、发动机随着飞机也在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未来增长也是可期的。国内民机方面, 公司作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唯一的机械液压关键执行机构供应商,随着大飞机动力国产化 推进,预计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通航动力方面,中国航发积极布局,前段时间 直-15取得了设计、生产许可证,即将进入市场,接下来AES100民用1000kW级别直升机动 力,在十四五期间也会逐步正式走向民用市场。燃机方面,岸基和海洋发电等需求也不断增加。

问:614改制进展及后续资产整合进入公司的可行性?

答:中国航发动控所被列入首批改革试点单位,其改制工作正按上级相关要求有序推进,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家相关部委有关科研院所改制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后续整合 方面,从目前分工看,公司与中国航发动控所在产品分工方面具有高度紧密的联系,共 同构成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业链重要的一环,两家业务分工明确,目前没有业务整合 的信息。如果条件成熟,有资产整合的可行性,具体以上级政策和公司公告为准。

问:请公司简要介绍一下2022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和后续工作重点?

答:总体上,今年上半年公司生产任务、收入利润指标完成情况符合年度预期目标。特别是克服疫 情的影响,完成产品及时交付,并在型号研制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7%,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3%。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用户对公司提出的期望,今后一个阶段,公司还将 继续聚焦主业,实现两个加快:加快新型号产品的研制进度;加快批产产品成熟度的提升。

后续围 绕主业,一是持续的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核心技术能力建设,同时针对重点型号要创新管理,特别 是加快推进以自主研发体系建设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二是保交付、稳增长。克服疫情的影 响,供应链管理方面保链、稳链,确保公司能够高效及时保障用户需要,让用户能够买得起、用得 起、打得起。三是进一步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民用燃机;与主业相关的技术衍生产业,如弹 用动力控制的一些关键部件,地面战车相关的高端动力控制装置等;同时服务好国际市场和对外出 口等,包括民用飞机的转包生产和国际合作。

泰和新材调研重点

问:隔膜材料是个升级换代过程,芳纶是比PVDF高级,大家更关心的是价格问题,但往往一个材料的应用涉及很多方 面,首先是生产出来,再是加工工艺,涉及到覆膜配套设计是个关键,能不能让做出来的产品有可靠性.我首先非常感兴 趣的是咱们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了,现在的投资情况,是一个什么状况,还有验证完成后,产品客户的绑定情况?

答: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研发,第二个是验证,第三个是大客户开发。首先说一下研发,先大概说一下为 什么能够把成本降到这么低。国内之所以把成本做到八块十块,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专利的限制,国内这些厂 家基本上都没有专利,他们如果要做芳纶涂覆隔膜需要购买专利的使用权,购买使用权的话就需要购买他们的原 料,这样成本就会非常高;二是芳纶材料本身就是非常贵的,我们卖芳纶原液的时候,都是带着溶剂卖的;三是 对于溶剂回收方面的成本一般也很高,芳纶溶剂的回收难度对于基膜公司还是比较大的。泰和能做也是基于这三 点,我们有芳纶涂覆隔膜的专利,专利的限制这方面就没有;芳纶本身就是我们的产品,且是国内目前的龙头企 业,有产业链的成本优势;泰和的溶剂回收装置都是整套的大装置,溶剂回收方面我们的技术也是国内领先的。

我们现有的溶剂回收成本已经达到了原来溶剂回收成本的1/4左右。如果我们上芳纶涂覆隔膜,泰和只需要投一个 涂覆生产线,从固定投资来看,涂覆是投资最少的。在研发这块,电池隔膜要求还是比较多的,性能要求比较多, 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现在的芳纶涂覆是用芳纶取代陶瓷和PVDF,实验室中我们也做过芳纶和PVDF混合涂也没问题, 和陶瓷混合涂也没问题,所以它既可以当胶用,也可以当耐高温的材料用,实验室可以做的方案还是很多的,但 是最后我们还是按照全芳纶涂覆来做的,因为这样相对来说浸润性更好。在验证的这个阶段,目前产品我们先送 到了外国的一家电池厂家做测试,我们之前也跟国内外的厂家都进行过沟融,但是相对来说,国外对于新产品的 迫切度要更高一些,他们可以马上列出新产品的测试计划,所以第一批产品我们先送到了国外进行验证。在大客 户开发这方面,验证完成后,我们把验证结果跟国内外的电池厂家也进行了一个交流,包括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国 内的新能源汽车的厂家都进行过沟通,大家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等我们的产品出来以后,大家想马上拿到样品做 测试做验证,国内外的标杆企业我们肯定都是会进行接触的。另外大客户方面,我们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提供更 可靠更完备的材料解决方案,因为前期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推广还是可以的,有很多电机的厂家本身就是我们的 客户,从电机方面再推广到电池方面本身就是有一些优势的。

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路过的朋友,关注一下,谢谢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