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总局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再利用税收政策)

2023-06-06 10:17:18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国税总局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再利用税收政策)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国税总局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再

最近很多人关心国税总局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再利用税收政策)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国税总局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再利用税收政策)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项目建设的背景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各项扶持培育政策,为其上游锂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背景。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2013年工信部在《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国家战略;同年,工信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降低补贴下调幅度,预示以罚代补、以奖代补等机制将是补贴完全退出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驱动力;

2015年财政部、工信部、国税总局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提出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对节能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长,锂电池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2016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

2019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要求地方从2019年起完善政策,过渡期结束后将购置补贴集中用于支持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环节,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助力新能源汽车持续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在关键电池材料、关键生产设备等领域构建若干技术创新中心,突破高容量正负极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电解液技术。公司拟建设生产的硫酸亚乙烯酯酯(DTD)能够优化、抑制电解液分解,在负极形成结构紧密、性能更好的SEI膜,在降低电池阻抗的同时提高电解液低温性能,提升锂电池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与循环寿命,在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能力、使用寿命与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生产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直接带动锂电需求的高速增长,锂电上游产业受益明显。良好的政策环境促使锂电池电解液行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行业的其他下游应用仍在不断丰富中。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和行业标准的提升,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此外,电动自行车以及低速电动车也将越来越多地使用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在数码电池应用领域,5G技术的成熟及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催生智能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此外,可穿戴设备、电子烟、无人机、无线蓝牙音箱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兴起亦将为数码电池带来新的市场;在储能电池应用领域,电网储能、基站备用电源、家庭光储系统、电动汽车光储式充电站等都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下游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将促进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蓬勃发展。

1.项目名称

泓源名宸年产1000吨硫酸亚乙烯酯项目

2.硫酸亚乙烯酯概述

锂电池电解液又被称之为锂电池的血液,因为它在锂电池中主要是起传输电荷作用的,对于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循环效率、比容量、生产成本等因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

硫酸亚乙烯酯(DTD)又名硫酸乙二醇酯、乙二醇硫酸酯、硫酸亚乙酯等,是一种SEI成膜添加剂,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提高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次数。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加入硫酸亚乙烯酯后,有以下优点:

①能抑制电池初始容量的下降,增大初始放电容量;

②能减少高温搁置后电池的膨胀,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次数。

3.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实际战略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约16,666.75㎡,主要构建物总建筑面积12,350.00㎡。

主要建设内容有:

1、硫酸亚乙烯酯生产车间:占地面积6,8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50.00平方米,一层,高8米以上;

2、公用工程(配电设施、循环冷却水站、污水处理站等):占地面积2,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0平方米;

3、原材料库房/成品库房:占地面积2,300.00㎡,建筑面积2,300.00平方米,一层,高8米以上;

4、综合办公楼: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三层;

5、其他配套设施若干。

图表1-2 项目主要构建物一览表

因硫酸亚乙烯酯生产车间、公用工程(配电设施、循环冷却水站、污水处理站等)、原材料库房/成品库房层高8米以上,在容积率计算上均以两倍体现。4、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510.71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508.56万元(设备购置、土建工程、购地费等);

流动资金1,002.15万元。

图表1-2 项目总投资额度一览表(单位:万元)

5.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针对项目建设、经济指标与主要构建物功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项目主体直接营收16,590.08万元(十年平均)、直接创造1,739.17万元税收(含所得税,十年平均)及项目的建设背景、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对项目的经济指标做出初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本报告通过对“年产1000吨硫酸亚乙烯酯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及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市场泓源名宸年产1000吨硫酸亚乙烯酯项目供需状况与项目建设规模,提出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全面而且科学合理的评价。

2、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甘肃泓源名宸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已经具体的资源条件、建设条件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阐述该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3、市场供需分析:根据我国新能源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该项目泓源名宸年产1000吨硫酸亚乙烯酯项目的发展前景,论证国内外市场需求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市场、价格定位,以此分析市场风险,确定风险防范措施等。

4、项目建设方案:根据泓源名宸年产1000吨硫酸亚乙烯酯项目市场分析并结合甘肃泓源名宸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资金、技术和经济实力确定项目的生产纲领和建设规模。分析选择项目的技术工艺并配置生产设备。

5、项目工程方案: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范围、面积、工程地质状况、外围基础设施等条件,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包括:场址选择、总图布置、土建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及安全卫生、消防工程等。

6、项目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该项目能源消耗情况,计算能源消耗量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7、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计划: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项目组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经营管理等初步方案。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合理的总体实施进度计划。

8、资金筹措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甘肃泓源名宸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能够提供的资本金等情况,提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编制项目建设投资估算筹措表和。

9、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根据项目的经营特点,对项目进行定量的财务分析,测算项目投产期、达纲年营业收入和总成本费用,计算项目财务效益指标,结合融资方案进行偿债能力分析等。此报告为思瀚产业研究院编制,严禁转载及引用。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3 硫酸亚乙烯酯概述

1.1.4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1.5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6 项目拟建地址与性质

1.1.7 建设工期

1.2 报告编制总体说明

1.2.1 法律法规

1.2.2 有关政策性依据文件

1.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1.2.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3 结论与建议

1.3.1 结论

1.3.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顺应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2.2 符合《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2.2.3 满足我国日益严峻环保问题的需要

2.2.4 丰富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种类、功能

2.2.5 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项目相关政策具备可行性

2.3.2 承办单位实力可行

2.3.3 项目产品优势

2.3.4 经济效益显著支撑项目可行

2.4 结论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产品概述

3.2 电解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3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中国电解液添加剂出货量分析

3.3.2 电解液添加剂的市场规模分析

3.3.3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4 2020年电解液添加剂竞争格局分析

3.4.1 企业竞争格局

3.4.2 国内细分产品竞争格局

3.5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5.1 电解液添加剂发展趋势预测

3.5.2 电解液添加剂竞争格局预测

3.5.3 电解液添加剂技术发展趋势

第四章 产品工艺技术与工艺流程分析

4.1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4.1.1 产品方案

4.1.2 建设规模

4.1.3 产品规格

4.2 项目产品工艺技术介绍

4.2.1 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4.2.2 技术方案分析

4.3 产品工艺流程

4.3.1 概述

4.3.2 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4.3.3 工艺流程简述

4.3.4 工艺技术结论

4.3.5 主要设备方案

4.4 自控系统

4.4.1 产品生产装置特征

4.4.2 标准规范

4.4.3 缩写说明

4.4.4 自动化水平

4.4.5 控制方案

4.4.6 仪表控制室设置

4.4.7 仪表选型

4.4.8 仪表电源、气源、伴热

4.5 项目满产值分析

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选址分析

5.1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1.1 地理环境

5.1.2 交通运输

5.1.3 经济条件

5.2 建设园区条件

5.3 项目选址方案

5.3.1 项目选址的原则

5.3.2 选址方案的确定

第六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

6.1 设计依据和原则

6.1.1 编制依据

6.1.2 设计原则

6.2 项目建筑方案

6.2.1 建筑规模

6.2.2 设计构思

6.2.3 建筑智能化

6.3 结构设计方案

6.3.1 设计依据

6.3.2 结构设计

6.4 抗震设计方案

6.4.1 建筑物的形状设计

6.4.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6.4.3 结构分析

6.4.4 非结构构件

6.4.5 结构材料与施工

6.5 给排水工程

6.5.1 概述

6.5.2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

6.5.3 设计原则及特点

6.5.4 项目年用水、排水量

6.6 变配电工程

6.6.1 用电负荷

6.6.2 供配电方案

6.6.3 主要电器设备

6.6.4 主要电器材料

6.6.5 防雷、防静电、接地的设计原则

6.6.6 节能技术

6.6.7 主要设备材料

6.7 通风及空调系统

6.8 智能化系统工程

第七章 节能与节水

7.1 节能与节水措施

7.1.1 硫酸亚乙烯酯装置

7.1.2 供热系统节能

7.1.3 供电系统节能

7.1.4 用电设备节能

7.1.5 给排水系统节能

7.1.6 建筑节能

7.1.7 主要节水措施

7.2项目总能耗分析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8.1 执行标准及处理原则

8.1.1 执行标准

8.1.2 三废处理原则

8.2 项目建设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8.2.1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8.2.2 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8.2.3 施工期废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8.2.4 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8.2.5 生态保护与水土流防治措施

8.3 项目生产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8.3.1 项目废水来源及其治理措施

8.3.2 项目废固来源及其治理措施

8.3.3 项目废气来源及其治理措施

8.3.4 项目噪声来源及其治理措施

8.3.5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8.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8.4.1 大气环境污染防范措施

8.4.2 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8.5 环境管理及监测

8.5.1 环境管理机构

8.5.2 排污口规范化

8.5.3 环境监测机构

8.5.4 监测报告制度

8.5.5 环境监测计划

8.6 环境影响分析

8.7 建议

第九章 消防

9.1 编制依据

9.2 火灾危险性分析

9.3 主要防火措施

9.3.1 工艺防火设计

9.3.2 总图防火设计

9.3.3 建筑防火设计

9.3.4 通风设计

9.3.5 防雷、防静电

9.4 主要消防设施

第十章 安全卫生

10.1 设计原则

10.2 设计采用的规定及标准规范

10.2.1法律、法规

10.2.2 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

10.3 环境因素分析

10.4 “两重点一重大”情况分析

10.5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10.5.1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化学物质分析

10.5.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10.5.3 火灾爆炸危害

10.5.4 中毒、窒息的危害

10.5.5 化学腐蚀的危害

10.5.6 噪声危害

10.5.7 雷击的危害

10.5.8 化学灼伤和高温、低温的危害

10.5.9 机械伤害的危害

10.5.10 电气伤害

10.5.11 高空坠落

10.5.12 物体打击

10.5.13 车辆伤害

10.6 设计中采取的防范措施

10.6.1 防火防爆措施

10.6.2 毒性物质危害防范措施

10.6.3 化学腐蚀防范措施

10.6.4 噪声防治

10.6.5 静电、雷电防范措施

10.6.6 化学灼伤和高温的防范措施

10.6.7 机械及坠落意外伤害防范措施

10.6.8 人身防护措施

10.6.9 “两重点一重大”安全措施

10.6.10 安全教育

10.6.11 辅助用室设置

10.6.12安全色和安全卫生标志设计

10.7 安全卫生管理和机构

10.8 安全卫生投资估算

10.9 预期效果及建议

第十一章 工厂组织劳动定员与项目招标

11.1 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

11.2 生产班数及定员

11.3 人员来源及培训

11.3.1 人员来源

11.3.2 人员培训

11.4 项目招标

11.4.1 招标范围

11.4.2 招标工作机构人员组成

11.5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

12.1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2.2 编制依据

12.3 收入测算

12.3.1 预估说明

12.3.2 项目营业规模估算

12.4 销售税金及附加

12.5 成本核算

12.5.1 财务费用

12.5.2 管理费用

12.5.3 销售费用

12.5.4 外购成本

12.5.5 其它成本

12.5.6 总成本核算

12.6 财务评价分析

12.6.1 盈利能力分析

12.6.2 利润与利润分配

12.7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2.8 评价结论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 结论

11.2 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