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区:开放带动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2-03-03 09:14: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开放带动发展实现新突破,如果您想了解开放带动发展实现新突破,请往下看。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在世界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开放带动发展实现新突破,如果您想了解开放带动发展实现新突破,请往下看。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在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复苏前路坎坷的形势下,我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在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带动国内发展实现新突破。

去年,我国坚持扩大开放,对外贸易再创新高,吸收外资快速增长,对外投资合作和对外援助执行平稳发展,多双边经贸关系取得新突破,特别是主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提供机遇。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不断推进

进出口规模接连迈上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11.6万亿元,创8年来新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如期达到生效门槛……这份沉甸甸的开放成绩单成为我国去年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外贸数据是去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一大亮点,且整体远超预期。”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这既得益于我国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也得益于严格防疫措施为经济复苏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系列减税降费、融资信保支持政策陆续落地见效,同时研究出台《“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开展跨周期调节稳外贸。

——我国产业体系门类齐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能够快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增加供给。同时,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区域内供应链和产业链融合更加紧密。

——市场有需求,政策添活力。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力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去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同比增长32.1%,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过2000个。

制度型开放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去年,我国继续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放开汽车制造业外资股比限制,实现自贸试验区制造业限制“清零”。我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稳外资政策效应持续彰显。制定稳外资22条措施,明确稳外资路径。出台首份利用外资发展专项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利用外资发展指明了方向。去年的引资成绩单表明,规模增长的同时,引资质量也在提升。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17.1%,占比提升至30.2%。20个省份吸收外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外资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和转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去年,我国全面清理与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不符的法规文件,制定、修订和废止500多件法规文件。同时,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显示,在华德企对中国市场增长充满信心,71%的企业计划继续增加在华投资。

开放平台示范效应持续彰显

去年,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地区等开放平台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举措持续出台,同构建新发展格局相衔接,进一步发挥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21个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增长19%,海南自贸港引资实现翻番,“1+4”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地区服务业引资占全国的33.4%,开放平台示范效应持续彰显。

去年我国推出跨境服务贸易领域首张负面清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认为,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出台,对于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开放进行压力测试,以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都有重要意义。

为深化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的集成创新,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自主权,去年9月份,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19条措施出台。去年10月份,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全国首个直接整合境外数据用以支持贸易真实性审核的辅助信息平台——离岸通,提升了离岸贸易便利化水平,释放了新型贸易方式的潜力。

新一批18个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全面推广,涉及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国企改革、环保等领域,目前国家层面累计推广制度创新成果278项,带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开放提升金融国际竞争力

去年,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在年末站上4万亿元关口,全年加仓约7500亿元、超千家国际投资者入市……外资流入中国债券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正展现出强大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