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节后用工“窗口期”,就业市场加快供需对接

2022-02-17 08:35: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节后用工“窗口期”,就业市场加快供需对接,如果您想了解节后用工“窗口期”,就业市场加快供需对接,请往下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节后用工“窗口期”,就业市场加快供需对接,如果您想了解节后用工“窗口期”,就业市场加快供需对接,请往下看。

春节后的就业市场,亟待用人企业、应届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加快供需对接——
节后用工“窗口期”,就业机遇何处寻

正月十三,广东佛山制造业企业在忙碌的招工中开启了火热的一天;北京的应届毕业生正在筛选着合适的就业岗位,紧张准备着线上线下的面试;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的工友们在晨曦中坐上了开往天津的包车,怀揣着一年增收的希望……冬去春来,复工复产、招工就业的节奏步奋蹄急。然而,面对着企业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等困境,用工缺口与庞大的就业人群如何有效对接?如何保障外出务工人员顺利就业?

1.用工企业——“抢人”成为重头戏

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队在工美大厦门口折过几道弯,向北延伸了几百米。这是这个冬天里,北京市东城区一家奥运商品特许经营店铺门前的火热场面。北京冬奥会开幕后,网上的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内“冰墩墩”毛绒玩具、徽章、钥匙扣等商品被瞬间“秒空”;线下实体店铺中,“冰墩墩”也“一墩难求”。

这是一条热火朝天的产业链——一头是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另一头是工厂里的“加急”生产。新消费热点背后,是制造业对工人的大量需求。没等春节假期结束,一些特许生产企业就开始紧急召回工人开工,开足马力完成不断增长的订单。

随着节后复工,各地工厂抢抓生产,“抢人”也成为重头戏。许多制造业工厂纷纷亮出“大招”:位于河南郑州的某工厂,对介绍人和入职者给出总计8000元的返费奖金;位于湖南长沙的某工厂在招工海报上开出了最高17000元的返费奖金。

在广东佛山顺德区,大批家电工业园发展形成了我国小家电产业带,也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随着节后复产,招聘、入职正在这里热火朝天地进行。“目前已经进入春季大规模招聘阶段,需要大量招聘产业工人,主要岗位以一线生产工人及技术人员为主。”新宝股份人力资源中心招募部副经理温志坚告诉记者,“招聘从大年初五就已经启动。”

“为了满足订单能够按时交付,我们对务工人员的需求量确实比较大。目前入职员工大部分来自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新宝股份第八制造群人事综合部高级经理尹美英表示。

“春节假期后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与季节性因素以及农民工城镇化不充分、流动性大有关。”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赛尔指出,因为许多返乡农民工还未回城返岗或重新择业,企业补员性招工量较大,一些企业因短期突增的订单急需用人赶工,造成用工荒加剧。

整体而言,近年来制造业确实呈现出用工荒状况。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2021年,国家统计局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该比例也是近几年来的新高。

在招聘现场,尹美英也遭遇过不少困境:“过去在工厂上班是件极为光荣的事情,现在不少人认为到工厂上班没有前途。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同样也不愿意进厂。相比在工厂上班,一些年轻人更愿意加入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哪怕员工已经入职,也会面临一线人员稳定性及外来工子女上学等问题。”

2.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好就业

打开手机,各类求职招聘App给周晴推送了几十条信息。“有的是和招聘工作人员沟通的消息,有的是推送来的新岗位。”从去年9月进入秋招以来,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周晴就进入了海投简历、笔试、面试的高强度求职中。每天查看新的内容,与招聘工作人员沟通,积极准备线上线下面试,成为她从年前持续到年后的生活日常。

“目前我收到了3家公司的入职通知,有的公司给的待遇还超过了我的预期薪资,但是还想试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春节后,虽然没到返校时间,周晴已经开始筛选新发布的岗位,为春招做准备。

而在这场积极“备战”中,周晴也确实感觉到了就业压力。“之前报了某‘大厂’的校招,发布的几十个校招岗位中,研发类就占了一半以上。”对学习工商管理的周晴来说,市场类职位不多,同时要面临来自众多求职者的竞争。“我报的岗位招聘2人,在招聘工作人员拉的消息通知群里,报名的人大概有50多人。”周晴告诉记者。

2022届高校毕业生将迎来一个就业压力颇大的毕业季。数据显示,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首次超过千万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